开齐开足开好课程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013-07-13 02:31潘必方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小班化教职工容量

潘必方

2013年6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把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着力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无疑是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风向标。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将这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定义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绿色评价”,笔者认为这是旨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素质”的评价改革。

现对福建省中小学名校长培养人选中53名小学校长所在学校为研究对象,对比全国其他部分小学生师比状况加以分析。实现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目标,必须配齐配足配好教师,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素质。

一、与其他省市地区比较,我省优质小学教师编制普遍偏紧,班容量过大

1.福建省53所小学名校长培养对象所在学校生师比统计情况

2012年5月省教育厅公布了中小学名校长培养人选108人,其中,小学校长53人。按照省教育学院要求,53位小学校长在2012年7—12月期间提交了《办学自我诊断报告》。以市区为单位,经过对53位小学校长提交的自我诊断报告提供的数据统计,各市区小学校长所在学校生师比详见表1。

2.全国其他部分小学生师比统计情况

经过对《人民教育》2011年、2012年两年杂志封二、封三及彩页刊载的所有小学宣传资料信息(有学生数、班级数、教职工数)的统计,17所学校分布在9个省(直辖市),生师比详见表2。

2013年3月18—23日,福建省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高级理论研修在上海复旦大学进行。期间小学校长先后参观考察了复旦大学旦附小、杨浦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共同特点是小班化教学。我们还抽空走访了松江区中山小学。三校生师比情况详见表3。

3.比较分析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闽政文〔2008〕344号)规定:“将县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提高到城市学校水平……小学在校生200人以上的学校按员生比1:19.5配备教职工”,客观上提高了县镇及农村小学的师生比标准。

表1数据是全省53名小学名校长培养人选2012年7—12月份提交的学校诊断报告书,可视为这些学校2012年在校师生情况。相对来讲,53所小学都是全省各地办学条件较好、学校规模较大、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53所学校平均生师比为19.66:1,略高于19.5:1的省定标准,平均班容量55.96人,明显高于45人的标准班容量,属大班容量。从地市情况看,生师比最高的是福州,为22.18:1,班容量最大的是龙岩,为60.10人;从学校看,生师比最高的是福州某小学,为25.54:1,班容量最大的是漳州某小学,为67.03人,班容量最小的是厦门某小学,为45.89人,也超过了标准班容量。

表2统计的同期全国其他省市17所学校平均生师比为16.18:1,班容量为46.07人。2011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560.49万人,在校生9926.37万人,生师比17.71:1,与2010年的17.7:1基本持平。17所学校教职工人数一般都包括教辅人员,生师比与全国2010、2011年统计数据基本吻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因此,我省53所样本小学2012年平均生师比为19.66:1,不仅远远高于上海、北京等教育发达地区学校(上海三校平均生师比13.10:1,北京两校平均生师比12.60:1),而且高于全国2011年小学生师比17.71:1;53所样本小学2012年平均班容量55.96人,远远大于上海、北京(上海三校平均班容量43.29人,北京两校平均班容量34.16人)。与全国其他发达省市比,我省优质小学教师编制普遍偏紧,生师比普遍偏高,班容量普遍偏大。

二、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应试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素质。”要彻底扭转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除了改变评价机制,必须配齐配足配好教师,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落实各学科教育教学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

1.配齐配足配好教师是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的基本条件

《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2012年前在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齐开好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一是多年受“小升初”指挥棒影响,考什么教什么的思维定势根深蒂固,现在很多地方仍然在组织区域性的小学统考,社会、家长、学校最关心的仍然是文化课考试成绩;二是教师编制太紧,学校将师资力量集中配置在语文数学等统考学科;三是学科不配套,开齐开足开好课程无法保证。以漳州课程开设为例,按照省颁课程计划要求,小学语、数学科的课时量仅占全部课时量的30%左右,而据市教育局统计,2012年全市担任小学语、数教学的教师却占小学教师总数的70%—80%左右,语数教师占比越高,其他学科要开齐、开足、开好越无法得到保障;部分学校只有语、数专任教师,没有其他学科专任教师;全市几乎所有的农村中心小学,几乎所有的语、数教师都兼任2门以上的课程。

2.严格控制班容量,开展小班化教学实验

《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2015年全省中小学班额普遍达到国家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小班教学。”现实同样不容乐观,我省优质小学班容量普遍偏大,小班化教学实验几乎还是空白。

表1显示,53所学校平均班容量55.96人,超出标准班容量近11人,班容量明显偏大。全省53名小学名校长培养人选所在学校没有一所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而小班化教育是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人们对优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国内外小班化教学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上世纪60、70年代,美、英、法、德、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开始探索小班化教学。上世纪90年代末,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省的南京、苏州等地也率先进行了小班化教学探索和实践。除了班级人数的减少,小班化教学改革最主要的特征是通过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评价的重构等来寻求适合每一个学生充分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

南京市经过10年探索,于2012年10月出台了《南京小班教育行动计划(2012-2015)》,标志着十岁的南京小班化教育新十年行动启航。目前,南京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小学已达92所,占全市小学的27%;初中达32所,占全市初中的20%。计划2015年近半学校实现小班化。小班化教育坚持“面向每一个,尊重每一个、幸福每一个”的核心理念,在教学环境、课程设置等很多方面都能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特质,最大限度地包容每个学生的个性,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彰显“多元化、个别化、适性化”的“小班精神”。

3.开发开设校本课程,实施个性化教育

现在一个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校本课程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已经成为我们衡量学校办学总体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设上,我省与教育发达地区有明显差距。有理由相信,个性化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及《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有充分的体现。而小班化教育无疑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实施个性教育,实现综合评价指标的最有效举措之一。这就需要破解目前我省小学教职工编制的瓶颈,在政策层面为配齐配足配好教师提供依据。

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认为:“一个行业的成熟度决定于它的选择性”;“除了选择性,更好的教育还应该有另一个摸样,就是个别化。查阅一下世界各国小学和初中学段教学班的平均人数,可以发现,OECD成员国平均23.4人,欧洲各国平均21.8人,G20国平均26.4人,美国为23.2人,英国为19.4人,法国为24.5人,德国为24.7人,而中国则为53.8人。个别化即基于每个学生个体的教育,大班额与小班额在提供教育个性服务上的差距一目了然”。

4.厦门市中小学教职工核编的作法值得借鉴

最近几年厦门市根据教育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省定教职工编制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教职工核编政策,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厦门湖里区为例,2012—2013学年度教职工编制核定标准为(括号以一所22个教学班、1000人规模的小学为例,核编配置的教职工人数):

(1)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的教职工编制分别按照师生比19.5:1、13.5:1、12.5:1计算;(1000÷19.5=51.3≈52)

(2)全日制小学每6个班增加1名英语教师专项编制;(22÷6=3.67≈4)

(3)全日制小学、初中每校增加1名计算机教师专项编制,全日制完全中学每校增加2名计算机教师专项编制;中小学每校增加1名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专项编制;(1+1=2)

(4)完全中学每校增加2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项编制;(1)

(5)教师脱产进修培训按专任教师总数的2.5%增加培训专项编制;(52×2.5%=1.3≈2)

(6)省级示范学校按生师比250:1核增专项编制。

该小学编制合计为:52+4+2+1+2=61(人),比省颁编制标准可以多配9人,生师比下降为16.39:1,接近表2统计的17所小学的平均生师比16.18:1。对缺编学校由区财政给予经费补贴,由学校聘请代课老师。一所千人规模的学校增加9个编制对学校、对校长可以做很多事情: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将更加现实;校长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开设校本课程、组建各种社团、派更多的老师外出学习培训交流;教师将不会兼任数门课程而疲于应付,无暇深入研究;学生将接受“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将有可能得到发现、培养、发展!

(责任编辑:徐小敏)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小学生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3-189)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小班化教职工容量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水瓶的容量
小班化的“化”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
鼹鼠牌游乐场
大脑的记忆力容量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