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琳 涂东生 徐 进 李占营 (沈丘县文化馆 河南周口 466300)
历史的脚步跨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世界接了轨,步入国际一体化进程中。同时,开创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天地,揭示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步入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良性化、可持续化发展进程中。于是,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工作者,就集思广议地围绕如何或怎样才能保护好;如何或怎样才能传承、传播、弘扬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上进行研究,并把其当作研究社会科学课题的焦点、重点、难点来研究。这些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推动了、支持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名村名传说,作为专项专题研究的却甚少。目前,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领域里,还没把其当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里的一项主要内容,一支璀璨的奇葩去保护去研究。对它的保护和研究还没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尚无专家学者问津涉猎潜心研究。对于它的研究还处于摸索、探索的初级阶段,或刚开始起步阶段。我们之所以把它立为研究项目,是因为我们在开展搜集、挖掘、整理《沈丘地名村名传说》的工作中,收获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发现了很多耐人寻味闪光点,激励着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目前,我们已把地名村名传说是一个村庄发展史的记载见证者;是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蕴涵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等作为专题,进行了尝试性、探索性的浅析研究。现在我们再把地名村名传说产生的根源、渊源,存在的个性特色、特点、特征,和所反映、记载、展示、揭示的内容、内涵,存在的价值、意义、作用,它与农村文化等诸多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它开展保护、研究等几个方面上,进行总体综合性、尝试性、探索性研究。以便于理清思路,辩明观点,将对其作以下一一分析论述。
地名村名传说产生的根源,显而易见是围绕村子是怎样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和在长期而艰辛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让村民难以忘怀或耿耿于怀的事件或事情?以至于影响着村子的形成,影响着村子的发展轨迹,引起村子不得不发生变迁、更替、演化的发展变化。这些事件或事情或史实,使村民们没齿难忘,在他们的心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痕,被永久的保留在记忆里,为让后代子孙了解、知道、记住这些事件或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其过程,或经验教训,就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一代接一代的相互传诵。这就是传说产生的根源。
至于这里所说的渊源,它是比根源所发生的时间上较为久远些,向前推移到现在的村子形成前的史前文化。也就是说,在该地该村产生形成前,此地有什么人在此居住过,遗留下什么事情或事件,与该村子的形成有着什么样的因果关系,影响制约着其的形成发展,让当地人不得不保留在记忆的渊源。
要具体说明白,地名村名传说产生的根源、渊源,不得不说一说地名村名的诞生或形成,以及它所发生的变迁、更替、演化的发展变化。
地名村名的诞生或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为之不懈努力奋斗,是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诸多因素制约、限制,才得以诞生或形成的。
众所周知,任何一座高山,任何一条河流,任何一片地域,任何一个村庄,犹如人之有姓有名一样。其之名,也是区别于其它大山、河流、地域、村庄而不被误称的代码。但,其名字,不是像人的名字那么受主观意识所决定,不受外界客观条件或因素的影响,说叫啥就叫啥的,他人或社会众人只能被动地跟着称呼。而地名村名则反之,其主观意识决定不了它的名字的。它的诞生或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说诞生就诞生,说形成就形成了的;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的;是需要历经几代人甚至数代人的努力的,是受主客观条件影响和诸多因素制约、限制的。有则民谣很形象地反映出村子是怎样形成的。“一人不成家,一木不是林。独门寡户人零星,非庄非园不是村。是村房成片,大人小孩并成群;鸡鸣狗吠相呼应,门枢转动蹱耳闻。”这则民谣说明了,所居住地居民人口的主客观条件,得达到一定的数量和一定的规模,方被社会公众认可为村庄的。反之则不然。
地名村名的诞生或形成,除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外,也受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周边人际环境、当地风俗习惯、已约定俗成的习惯称谓、居住条件、人口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限制的。某些客观条件或因素甚至会阻碍、左右它的迅速诞生或形成。有些村子的名字,是社会公众以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历史沿革或习俗;或已约定俗成对该地的习惯称谓;或因历史上此地曾发生过战争等历史事件,或因地形地貌的特征、特点;或因村民们所经常性经营的农副业生产,手工艺制作等因素的特点;或根据工、商、农、贸、仕、学、兵等发展的情况;或因村子里的建筑特点,或因村民之间偶发事件被社会公众认为稀奇古怪;或根据其他因素等,强行给冠之的,加戴的。譬如:沈丘县北城区有个村子叫兀术营,其名就是因历史上金国侵攻南宋时,金国将领金兀术率大军驻扎过的地方。战争偃旗息鼓了,当地人为记住这段不愿发生的悲惨历史,就把后来住进该地人的村子谓之为兀术营(谐音叫母猪营)。该村人深刻厌恶金兀术是个残害中原人民的历史罪人而遭外村人蔑称,曾多次欲改其村村名,改了几百年也未能如愿。又如:现在有不少的村子叫什么什么姓氏的庄子,可在里面居住的人家没一家人,是姓村名上冠着的姓氏。这个冠在村名上的姓氏,在现在人居住到里面之前,曾在此生活过繁衍过,或因战争或因自然灾害或因其他什么原因,或灭绝或迁徙走了。但他们在这里留下的足迹还在,所做事情产生的影响还在,当地人或后来的村里人为纪念他们,就不改村名仍称谓原名。可有些村里人想改村名为自己姓氏的村名,无论做了多少努力就是改不掉周围村里人的习惯称谓,只能被动认可。
在悠悠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曾历经了几许朝代的生生灭灭与更替、变迁;曾发生过几许灭绝人寰的大小战争;发生过几许墙倒屋塌的大小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谁人能说得清,道得明?频繁的战争,频繁的自然灾害都能瞬间把身临其境的家庭、村庄、城邑毁灭于一旦,尘封于黄土之下,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使多少人口生灵涂炭,流离失所,迁徙他乡。战争偃旗息鼓了,自然灾害过去了,社会安定了,新的朝代,新的权贵为巩固得来不易的江山,就要安抚民众发展生产增加国库收入,于是就从人口多的地方,迁移人口到因战争或自然灾害而荒废的土地上来开垦田地。
在中国的历史上,因为战争、自然灾害曾发生过多少次人口大迁徙?小的不说,只说几次大的迁徙:在西晋匈奴人入侵洛阳,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中原人第一次人口大迁徙。在唐朝末年黄巾军起义,在南宋金人入侵等,都使中原人因躲避战火而远迁闽粤成客家人。在明朝为开垦因伐元战争而荒废的田地,征山西、山东人移民到河南来开荒垦田。在清朝发生了湖广填四川的人口大迁徙,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客家人下南洋;清朝末年,山西、山东人因发生旱灾而走西口闯关东,在民国,河南人为躲避日寇蹂躏而进陕西等等。在一次次人口大迁徙中,数中原人的流动性最大,遭受的战争、自然灾害创伤最厉害。
因为中原地带在历史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得中原者得天下吗。同期旱灾、涝灾、蝗灾、瘟疫等自然灾害也频繁发生,使得中原地带的人口流动性很大。因此,今天的中原人非全是远古时、历史上的此地人后裔,此地之名村之名,也非全是远古时、历史上的地名村名,除为数不多的地名村名还记忆着历史上的发展轨迹,保留着原来的名字外,大多数地名村名随着战争、自然灾害的发生,人口的流动迁徙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变迁,以前的地名村名被后来迁入的人用新的名字给更替了,或演化为别的名字。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平盛世的大建设大繁荣,又有许许多多老地名、老村名、老街道名被淹灭在发展建设中,被新的名字给替代。
总体来说,历史上的朝代更替一回,战争、自然灾害发生一次,就有不少的家庭、村庄、城邑被损落,就有不少的地名村名被变迁、更替、演化、发展。周而复始,拟似类推,现在的地名村名,在历史上要发生过多少次变迁、更替、演化,才发展为今天的地之名村之名。这就是说,地名村名的诞生或形成,以及它的变迁、更替、演化的发展变化,是传说产生的根源、渊源。
研究地名村名历史传说,决不可忽视它产生的根源、渊源,以及它存在的个性化特色、特征、特点。只有溯清它的根源、渊源,注重它的个性化特色,才能探寻出它的共同性,探寻出一片地域一个村庄的历史发展,乃至一个地方的发展史。
要了解地名村名历史传说形成的特点,首先应知道它的性质定义是什么?而后才能去理解、分析它。什么是其性质定义呢?它是以记述本地域本村庄的历史为目的,以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一个个事件为基本媒介,有所侧重有所选择的阐释其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情,来反映其历史发展情况而形成的传说。从其性质定义上来看,它不具有全面、整体、连续、系统的记述本地域本村庄的历史发展的全部或全程的性质,而是有选择、有侧重、有限制的局限在其历史上的某个时间点上,某个阶段上,某个时期上,以局部来概括反映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全部。由此看出它所形成的特点,是具有专属性、个体性、局限性、零散性、事件性的。
那么,什么是地名村名传说的特征或特色呢?从其性质定义和特点上不难看出,其传说中所反映的东西,只能是反映本地域本村庄的东西,而不能反映其他地域村庄的东西。所反映存在的现象,也是个体现象,不具共性,不能代表其他地域村庄所存在的现象,是区别于其它地域村庄而独立存在的。这就是说,其特征或特色,是具有独立存在而区别于其它地域村庄的,既能反映本地域本村庄历史发展情况,又能呈现本地域本村庄个性化的传说。
一片地域或一个村庄所流传的传说,之所以能区别于其它地域村庄的传说而独立存在。是因为,各地域各村庄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与环境,生产、生活条件与情境,经济基础与历史、人文情景与文化情愫、情结、氛围、渊源等的不同,而产生出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方法、习惯和习俗,产生出不同的文化信仰、文化情结、文化氛围等。如:居住在崇山峻岭、大川河谷、边陲要塞等地区的人们,与居住在平原、内陆中部的人们就存在着很多的不同和差异。要不咋会有“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的说法呢?这种不同或差异,就产生出相互间的区别,以各自的独特个性化性格特征,来反映出地名村名传说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的特色。
地名村名历史传说所存在的形式,都是由先辈们在繁重繁琐的生产劳动和异常艰辛的生活中所缔造的,凝结着他们的智慧与心血汗水,以口咏嘴噬的方式在不断的加工、修炼、推陈出新,以记忆的形式保留在大脑里,以口传心授的一代一代地相互传诵,才流传到现在。
所反映的内容,都是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凝结了人民的智慧,结晶了人民的血汗,倾吐了人民的心声,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反映了村民的爱憎,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劳动情景,寄托了人民的理想与期望,揭示出人生幸福的真谛,记载、展示出地域、村落文化在历史上的发展、变迁、更替、演化的情况。(本论点,在《浅析地名村名传说是一个村庄发展史的记载见证者》等文中,或多或少的已经谈及过,在此就不多赘述了。)
在没探索地名村名历史传说与非物质文化、农村文化之间的关系之前,先了解以下它与一般意义上的传说故事之间的关系。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从属关系。地名村名历史传说隶属一般意义上的传说故事,是其范畴之一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二者的相同之处,都是以口头传诵的形式,向外界宣介着保留在老百姓记忆中的历史故事。二者的不同之处,是反映在二者的内涵和外延上。一般意义上的传说故事要比地名村名传说的内涵更丰富,外延面更大,它可以容涵各个方面、领域内容的传说,可以兼容地名村名传说,可以无限制的向外界延伸扩张,具有虚拟性、夸张性手法的特点。而地名村名传说充其量只能说,是其中的一个子项,是其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局限性和限制性,不具有虚拟性和夸张性,它所形成的传说,要尊重历史史实,基本上是围绕着这片地域这个村,是怎样产生形成的?这里的人是由哪而来?繁衍发展情况如何?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发生了哪些让人难以忘怀的事件或事情等。
而它与非物质文化、农村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是从属关系。非物质文化、农村文化涵盖了地名村名历史传说,决定着它的存在与发展,是其范畴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却是组成农村文化要素的村落文化、家族文化、家庭文化产生的根源,依附的载体、媒介,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因为,村落、家族、家庭等文化中,所记载、所反映、所展示、所表现、所揭示等的东西,全依赖传说来给与体现。所以说,传说是村落、家族、家庭等文化的存在与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能动性地促进非物质、农村等文化发展的作用。
由此可见,重视非物质文化、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就必须注重对地名村名历史传说保护,发挥它的能动作用,为建设发展好农村文化,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研究价值:具有研究历史的价值。以它为线索,为揳入点,不仅可以顺藤摸瓜地探明、探知出一片地域,一个村庄的历史发展变化、演化的状况,也可以探索出一个地方的历史发展变化、演化的脉络或轮廓。具有研究农村文化的产生、形成、发展的价值。以它为对象,为依据,可以探知集市文化、村落文化、家族文化、家庭文化,产生的根源,依附的载体、媒介,传播的主要途径,以及对村民对各种文化的影响度等。具有研究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把它作为对象,作为有机组成部分,一项主要内容,可以拓展研究保护的渠道、领域,可以扩容、增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层面与范围。具有探寻出民间文化艺术所蕴涵的艺术精髓、艺术魅力、艺术价值,以及所反映的事物本质,所体现的精神实质,所揭示的思想品质等的价值。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心血、汗水,倾吐着人民的心声,表达着人们的情感等的本身来说,也应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现实意义、作用:保护它,研究它,具有补遗、拾漏,保持历史的连续性、完整性的意义、作用;具有不因老人的逐渐谢世,使保留在记忆中的文化瑰宝或奇葩不至于断流失传,而得以保护的意义、作用;具有为了给后来人留下念想,留下缅怀的依据,留下一个看得见的根,留下一个美好完整的精神家园,让其为之更好的继承弘扬的意义、作用;具有可以让现代人和后来人了解知道所居住地域村庄历史状况;了解知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生了哪些变迁、演化、更替,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了解知道他的先祖是由哪儿来,来是怎样的来,有何曲折经历;了解知道他的先祖是如何创业立业的,又是如何一代一代繁衍发展到今天的意义、作用。具有让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记住过去,记住祖宗,坚守祖宗创下的基业,守住民族根本,系住民族魂,保护好精神家园,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更好的地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促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大建设大繁荣共同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做出积极的贡献的意义、作用。
如何开展地名村名历史传说的保护与研究呢?首先,要坚持这一原则:以客观真实的史实、事实为基础,去伪存真,剔除糟粕,矫枉过去,还原历史真相,充分予与保护和研究。因为,地名村名历史传说所记述、描述、展现的东西,虽然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在当前也是能看得见摸得到的;它所反映的内容不是凭空想象、捏造、杜撰出来的,而是以客观真实的史实、事实为根据为原型的。但,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般意义上的传说故事,在保存、流传的形式、方式上是一样的,都是以记忆的形式保留在老百姓的头脑中的,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老百姓中间相互流传的。凡是记忆、口耳流传的东西,难免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会不发生发酵、变味,不发生演绎性?凡是保留在记忆中,再通过回忆讲述出来,难免不会在讲述的过程中,不会不发生自觉不自觉的给与加减,或把自己的感情色彩揉进去,把别的事情揳入所讲述的东西中?因此说,地名村名历史传说也不例外。在开展对它的保护、研究工作中,无论是搜集者或是整理者、研究者,都要坚持这一原则。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研究者,尤其是县乡农村工作干部、文化工作者,各行政村干部、村书屋或文化大院管理员,要自觉积极行动起来,要有不怕吃苦不怕劳累的精神,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把保护县域、镇域、乡域、村庄之历史传说,当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中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各地各村群众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出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去发现、发掘保留在记忆中的本地本村史实传说。同时,要脚踏实地的真抓真干,坚持常抓不懈,建立责、权、利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可持续化管理模式,把采取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把责任与奖励同等置换,明确分工,量化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指标,进行广泛、深入、系统而持久的开展地名村名历史传说的普查、登记、建档、造册、搜集、挖掘、整理、研究工作。
再次,要开设好保护的途径,搭建起讲述传说的平台,营造良好的气氛和氛围,以文化大院或书屋为平台、媒介、载体组织起一个讲述传说的团体。就是把村中的老人召集起来,唤醒他们的记忆,组成一个通过回忆记忆中的东西而讲述的小团体,不仅给家里人讲,也给搜集者讲,更要向村里的中青年人讲述保留在他们记忆中的村里的过去,村里的故事、故人、故情、故境,以及与外村发生联系的其它事情。召开专题或专项传说座谈会。就是为使所讲述的故事更具真实性、连续性、完整性,符合历史史实,为深入研究它,提供充分而详细的参数、依据,组织老人围绕一个专项传说,进行集思广益的相互询问、补遗、修正、刨根、探底的向记忆深处发掘。送传说进课堂,形成气氛营造氛围。就是组织老人走进学校走进课堂,给小学生、中学生讲述。把它当作历史、思想品德、乡情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对学生广泛展开教育。因为,要传承它,就寄托在青少年身上,要弘扬它,寄希望也在青少年身上。可现在的青少年,却很少有人去了解它,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根在哪里,他的源出自何方?他的先祖是从哪里来?他的祖宗是谁?他居住的村庄是如何形成的?先祖们历尽了怎样的艰辛,吃尽了怎样的酸甜苦辣,才把村子繁衍发展到今天?等等,他们知之甚少或一概不知。所以要经常性地展开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来影响、教育他们,在其心中烙下印迹。同时,要在全体村民中形成人人愿讲、爱讲、好讲、相互讲述自己所了解知道的村事、村史,传说中人、情、事、故的气氛,并养成或营造出老人给大人讲,大人给小孩讲的习惯或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身边的传说,身边的历史,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继承好、传播好、弘扬好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优秀文化;才能使之发扬光大,走出国门影响世界,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构建多元化和谐世界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