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2013-07-20 05:45黄前进安徽省桐城市金神镇文广站安徽桐城231400
大众文艺 2013年11期
关键词:基层群众活动

黄前进 (安徽省桐城市金神镇文广站 安徽桐城 231400)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千家万户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文化权益,是文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实抓好的基本任务。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声有色、欣欣向荣,文化市场也不断地丰富了起来。不仅有供人民群众活动休闲的广场文化活动,而且书店的不断增加也为人民群众增加了一个丰富知识的地方,充实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但在文化活动日益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对群众文化建设认识不够、队伍素质不高、活动单一等,为此,我们一定要着眼于实际,与时俱进,采取多种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各级领导要认真学习、认真研究加强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的有关政策文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以战略的眼光、与时俱进的思维、开拓创新的举措,充分认识到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加大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领导力度,加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基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作用,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把各项任务纳入任期目标,市、县、乡(镇)财政应设立专项经费,确保文化站建设和开展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相关部门、乡镇要提高对文化站、场馆建设的认识,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支持,简化办事程序,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认识到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进而拓宽群众文化空间,为人民群众解渴、解惑、解压、解难,满足人民群众求知、求富、求美、求乐的愿望,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

二、多措并举,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群众文化队伍

首先,对基层文化专干的聘用、考核等采用严格的制度,严把“入口”关,达到一定的素质、技术条件才能担任文化馆(站)的专业干部,做好工作;其次,制止文化专业干部身兼多职现象,使他们做回本职工作;再次,要有计划地对文化工作者进行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改变目前文化艺术人才断层的局面;最后,要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各镇主管部门可以和学校牵头,把本地的一些民间特色、传统文化等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在镇中小学校进行宣传、辅导,激发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文化活动的热情,同时,制定出台一些激励机制,通过文化专业干部培训业余文化骨干,组建文娱活动队伍,达到普及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

三、立足实际,促进群众文化多元发展

一是要根据基层实际,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努力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建设集文化、广电、计生、科技、体育、教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共享工程、党员远程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做到“一站多用,共建共享”,克服点多面广、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实现效用最大化;二是要借鉴学习外地文化发展经验,倡导白天谈经济、晚上谈文化,以文化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又以经济的发展来促进文化的繁荣;三是培育文化品牌,实施文化产业“一区(县)一品牌,一乡(镇)一特色,一村(社区)一团队”战略,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四是引入竞争机制,有竞争才有发展,有发展才有生机和活力,文化市场是一个大市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各种竞争机制,让文化这个产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四、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群众性文化建设

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需求者,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观,大力推进群众性文化建设,必将在新的层次上实现整个社会文化与生活的一体化,创造出普通大众新的审美生活和文化人生。

1.让文化融入生活。文化建设的生活化取向更符合文化的本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以文化人,它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于人的日积月累的影响,让人在平常生活中开悟见性,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确立指向百姓生活的文化建设理念,其目标就是让群众能够经常和主动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在具体的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结合本地实际,尽可能多地创造出多种贴近当地居民的文化活动方式,做到体现时代性,传承好习俗,引领新风尚。如,可以利用群众传统节日的集会,引导和发展庙会文化;可以在现有文化俱乐部创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其功能,探索建立“百姓知情室”“读书社”,以充分满足群众对现代科技知识、政策法规、时事信息、乡村政务的知晓度,使群众的文化活动真正由节庆化、仪式化向日常化、生活化转变。

2.让文化服务群众。“切实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这是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我们要大力推进和实施文化惠民计划,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建立镇、村图书流通服务点,加大组织公益性文化演出和文化下乡活动,扩大文化下乡的覆盖面。要努力建好县、镇(乡)、村三级文化共享技术服务平台,依托数字电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农民信箱及中小学远程教育等网络,让广大基层群众能够就近、方便享用各类网上公共文化资源。要推动各地区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根据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社会群体的需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流动文化服务,扩大文化惠民服务覆盖范围,满足他们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了搞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必须把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文化活动开展起来。对此,笔者认为,文化活动的内容要多形式、多样化。既要有民间民俗表演艺术活动,也要有读书看报、文化辅导、实用技术培训、法制讲座、卫生保健常识竞赛等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活动;既要有专业人员送戏、送电影、送卫生、送科技等输入型活动,也要有农民业余文化团体、广大群众参与的自娱自乐型活动。总之只有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才能真正让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在城乡生根、开花、结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1]袁恒梅.浅谈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J].群文天地,2011(14).

[2]贾杰文.对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3(01).

[3]林迪.乡镇群众文化工作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1(11).

[4]龙先颐.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探讨[J].时代教育,2012(24).

[5]程亚峰,杨文喜.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才智,2008(06).

猜你喜欢
基层群众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