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互助献血情况分析

2013-07-31 19:49孟庆艳冯金陈贤华
海南医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亲友亲属献血者

孟庆艳,冯金,陈贤华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输血科,广西柳州545007)

我院互助献血情况分析

孟庆艳,冯金,陈贤华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输血科,广西柳州545007)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互助献血情况,使患者在血源紧张时期能科学合理的输血。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临床互助献血情况进行统计,根据互助献血指定患者的血型、用血理由、用血时间、互助献血的总量、献血者血型、献血者与患者的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在149例需要互助献血的患者的亲属379次献血中,外科手术患者的亲属献血237次,献血次数为我院最多,其次为消化内科患者的亲属献血60次,再次为其他内科的亲属献血45次,血液内科患者的亲属献血37次。结论择期手术患者的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是暂时可行的,危重症患者、无能力互助者、曾经献血者要适当调剂。

互助献血;血型;献血者

随着我市临床用血量的持续快速增长,临床供血日趋紧张,为缓解广西血液中心的供血压力,我院于2011年4月开展互助无偿献血(以下简称互助献血)工作。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部分消化道出血或血液病、肿瘤等而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实行互助献血动员,对缓解供血紧张起了一定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资料根据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患者的亲属献血时填写的柳州市互助献血表统计。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我院总用血量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5 417.5 U,血浆641 300 ml,机采浓缩血小板为279个治疗量。所有血液制品均来自广西血液中心。所有患者均为同型血输注。

1.2 调查方法依据《柳州市互助献血登记表》的内容,将互助献血指定患者分为血液病患者与肿瘤患者、消化内科患者、手术患者(肝胆外科、胃肠外科、普外一科、普外二科、神经外科、骨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产科)及其他类疾病患者(这里指ICU病房、内分泌科、呼吸内科、肾内科、心血管内科、干部保健科)四大类。统计互助献血指定患者人数(以下简称患者)、互助献血人数、患者用血量(分为血小板、红细胞、血浆)、互助献血量(分为全血、血小板),分析互助献血在我院开展的情况。由200 ml全血制备的血液成分为1U;血浆每100 ml为1 U;一份机采血小板为1个治疗量。因我市供血较紧张的成分是红细胞,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红细胞成分。

2 结果

2.1 我院患者用血量与献血量的情况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共有149例患者的亲友379人互助无偿献血,其中外科手术的100位患者有237名亲属献血,平均每位患者需要2.4名亲属献血,献血人数为我院最多;其次为消化内科18位患者有60名亲属献血,平均每位患者需要3.3名亲属献血,患者的献血压力最大;再次为其他科室14位患者有45名亲属献血,平均每位患者需要3.2名亲属献血,血液内科与肿瘤科17位患者有37名亲属献血,平均每位患者需要2.2名亲属献血。我院患者用血量与献血量的情况见表1。

2.2 我院患者平均每人每次输红细胞量从表2可看出,消化内科平均每位患者输血次数、平均每位患者输红细胞量、平均每位患者每次输红细胞的量都为全院最高,这主要是该科室收治的肝硬化病人最多,而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这些肝硬化患者经常住院,一来医院往往病情凶险,Hb<60 g/L,需要输血治疗。而内科治疗方法止血效果不佳,患者往往合并其他疾患,不宜做手术。另外临床医师在给患者大量输注红细胞后,往往不注意及时给患者输注血浆或冷沉淀等补充凝血因子,这也是造成止血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血液科与肿瘤科的患者多有重度贫血症状,在我院治疗的血液病患者主要是地中海贫血的患者,也需经常住院,输血后症状缓解就出院。我院患者平均每人每次输红细胞量见表2。

2.3 患者与献血员血型分布情况O型患者212人用了O型红细胞920 U,A型患者21人次用了A型红细胞86.5 U,B型患者51人次用了B型红细胞181 U,AB型患者9人次用了AB型红细胞14 U。患者血型分类计数表见表3。从表3可看出,我院患者用O型红细胞最多,AB型红细胞最少,这与中国人的ABO血型分布规律吻合[1]。而互助无偿献血的379人中,O型献血员167人共献O型全血277U,A型献血员93人共献A型全血154.5U,B型献血员97人共献B型全血171.5U,AB型献血员22人共献AB型全血35.5U。献血员血型分类计数表见表4。

表1 我院患者用血量与献血量的情况表

表2 我院患者平均每人每次输红细胞量表

表3 患者血型分类计数表

表4 献血员血型分类计数表

2.4 患者在亲友献血前或献血当天得到及时输血治疗情况149例患者中,91例在献血前或献血当天得到及时输血治疗,这主要得益于我院外科手术的22例患者在亲友献血后并未用血,加之广西血液中心每天适量地配发一些急救用血。只有36例患者在献血后才得到输血治疗,只占总患者人数的24.2%,这小部分患者主要是反复多次输血的患者,或者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内科Hb>60 g/L、外科Hb>70 g/L的患者。

3 讨论

《献血法》第十五条规定,为保护公民临床急救用血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及社会互助献血。我院从2011年开展互助献血工作以来,发现互助无偿献血者大部分来自患者的家人和亲友,与文献[2]吻合。同时发现,血液供不应求是造成被动员互助献血的患者增多的主要原因:在手术的黄金季节如每年的春秋两季因各医院的手术患者较多,用血量随之增加,因而造成血液中心的供血紧张;再者每年的寒暑假期间,由于各高校的学生放假造成的无偿献血量明显低于春秋两季[3],造成血液供不应求;另外,由于国家医保政策对农民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更多的患者看得起病,也是造成用血量激增的原因之一。而用血人数的增长较无偿献血的人数的增长快得多,因而造成供血形势紧张,在此种情况下被动员互助献血的患者也随之增多。

互助献血虽然有缓解供血不足、发展志愿献血者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增加患者负担、潜在输血传染风险、潜在卖血的弊端[4]。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有些患者的家属在外地工作或上学,他们虽说愿意互助献血但又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因而不能及时输注合适的血液成分;再者,有的患者的孩子尚未满18周岁,而父辈等又超过了55周岁,因而也无能为力;再者,有的孤寡老人也找不到互助献血员。还有,有的互助献血者在被动献血期间,由于情绪不稳或休息时间不足而造成谷丙转氨酶(ALT)生理性升高也无法互助献血[5]。为了缓解医患矛盾,有的血液中心实行“危重症优先原则”、“无能力互助者优先”、“贡献者优先”原则,此举值得推广。同时呼吁,对于用血量大的择期手术,尽量避开献血淡季[6]。患者或其亲友假如曾经参加过献血,在被动员互助献血时常常表现出不理解或不支持,政府公务人员献血较少[7]等情况也造成患者的心理负担。互助献血者中的一部分人由于参与了患者的陪护,生活不规律或劳累造成了献血反应高[8],此时医务人员应告知他们不要紧张,好好休息后该反应会消失。由于患者或其亲友心理负担重,在被动员互助献血后,患者往往把自己家人或亲友献的血液用完,甚至造成少数患者Hb>100 g/L后还要求输血的情况。有的患者由于亲友专程从外地赶来献血,而亲友一次来的较多,献血量也大,第一次住院的用血量远小于互助献血的量,在两三个月后不愿意或不能(我国献血法规定每隔半年才能献一次全血)再次互助献血,而其病情又需要输血,也给医院输血科造成一定的压力。由于红细胞的保存期为35 d,医院输血科肯定会在保存期内把红细胞悬液给其他需要输血的患者使用。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在动员患者互助献血之前,充分估计这次住院大概的用血量,可以让患者的家属分批分次地献血。同时医院输血科也可以制作宣传册子,告知患者其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献血后还能享受一定的报销政策,这次住院献的血没有使用或未用完,以后住院还能优先用血等,相信互助献血工作会得到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1]龙友国,黄文强,余跃生,等.中国56个民族ABO血型分布[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0,31(1):22-25.

[2]卢平,黄筱曼.柳州市2010年互助无偿献血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1):985-986.

[3]宫伟,邱艳,郑英杰,等.北京市无偿献血工作的现状和思考[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2):168-169.

[4]李彬,李丽兰,廖燕,等.刍议互助献血与替代献血之甄别[J].当代医学,2010,16(31):36-37.

[5]黄金环,庞栋,梁义安,等.互助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广州医药,2011,42(4):47-48.

[6]聂东航.互助献血中常见问题初探[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 (7):624-625.

[7]周建月,韦喜敢,吕亮亮,等.互助献血应用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73-74.

[8]卢媛,高明.患者亲属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相关因素对比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23(10):591-592.

Analysis on the mutual blood donation in our hospital.

MENG Qing-yan,FENG Jin,CHEN Xian-hua.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Liuzhou Municipal Liutie Central Hospital,Liuzhou 545007,Guangxi,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ondition of mutual blood donation in our hospital,enabling patients to receiv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blood transfusion in short of blood source.MethodsThe condition of mutual blood don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1 to September 2012 were analyzed,patients'blood type,reasons for blood transfusion,time of blood transfusion,quantity,donors'blood type,relationships between patients and donors.ResultsOf the 379 cases of blood donation from relatives(for 149 surgical operations),237 were from the Department of Surgery,60 were from the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37 from Blood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and 45 for other departments.ConclusionIt is acceptable for donating blood from family members,relatives,friends,public for patience scheduled for surgical operation.Proper adjustment should be made for the disabled,severe patients and blood donors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Mutual blood donation;Blood type;Blood donors

R457.1+2

A

1003—6350(2013)09—1376—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3.09.0580

2012-12-25)

孟庆艳。E-mail:mengyan918@sina.com

猜你喜欢
亲友亲属献血者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非法集资类案件中亲友认定问题探析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七绝·岁末染恙恰遇除夕以记之
什么?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English Abstracts
狗也怕醉汉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认知功能调查
限于亲友“低吸高贷”行为的司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