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惠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治方案评价与优选

2013-08-05 09:54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填方格栅土工

张 青

(贵州省交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1 工程概况

贵阳至惠水高速公路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黔南州惠水县境内,由贵惠高速公路、惠兴连接线组成。路线全长40.31 km,项目区域处于川黔经向构造带体系南部西缘,构造形迹主要为南北向。沿线主要地质构造形迹是褶皱和断裂。受地层岩性、构造、地形、气象水文的综合影响和控制,区内不良地质类型有:表层滑坡、岩质顺层、岩溶、软土等,其中沿线典型软基路堤段共17 段,分布面积较大,厚度2 ~6.5 m。因此软基处理是工程中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也是制约本项目进度的一项控制性工程。

2 软土路段设计方案及基本评价

十七段软土路基中,有四段采用CFG 桩进行处治,其余十三段全部采用换填处治方法。由于篇幅有限,本论文选择K1 +432 ~K1 +569 段作为设计方案评价对象。K1 +432 ~K1 +569 段路线跨越山间U 型槽谷,填方最高为25.45 m。地基上覆黑褐色淤泥质粘土、粘土夹碎石,厚4 ~6.5 m。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中统青岩组渔庆亚组雷打坡页岩组褐黄色、灰绿色、灰色薄层状页岩。

路基设计对其下覆软土,采用CFG 桩及土工格栅加筋联合处治方式进行处理,填方边坡坡比采用1∶1.5 ~1∶1.75,边坡坡面采用衬砌拱防护。CFG 桩长5 ~8.5 m 不等,采用梅花形布置,桩径0.5 m,桩距1.2 m。土工格栅布置10 层,每层间距1.0 m,要求格栅的强度不小于45 kN/m。经计算,未处理地基计算沉降量141 cm,安全系数为0.78;处治后计算工后沉降量11 cm,安全系数为1.39。其地基处治主要工程数量为:CFG 桩10554 根,合计70 254 m,土工格栅94 427 m2,砂垫层5 555 m3。

本段软土层较厚,其上路堤较高,为软土地基上的高填方路堤。路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路堤稳定与路基沉降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设计采用CFG 桩,从理论上讲是合理的。但就实际情况和设计计算存在如下问题:

(1)设计提出地基未处理的情况下,安全系数为0.78,明显是采用的快剪强度参数,且没有考虑固结的情况下得到,此种条件对应的是快速填筑方式,显然与实际施工过程不相符合。其原因在于,路堤填筑总是分层填筑,根据本段情况,路基填筑完成至少需要100 d 左右。而随着路堤的填筑,地基土固结,其强度逐渐提高,其安全系数也相应提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路堤的稳定安全系数远高于设计计算值。从这一方面而言,设计偏于保守,从而产生投资浪费。

(2)设计提出未处理地基沉降为141 cm,姑且认为这一沉降数据正确。众所周知,对于公路路基,我们最关心的是工后沉降,按规范对于一般路段其工后沉降允许值为30 cm,采用CFG 桩处治后,其工后沉降为11 cm,远远高于规范沉降标准。从这方面说,设计偏于保守。

(3)本段共采用CFG 桩10 554 根,合计70 254 m,施工难度大,施工进度难以满足要求。由于贵州地区很少采用CFG 桩,故一方面缺乏施工经验,另一方面缺乏合适的施工机具。这必然造成施工工期不能满足要求。根据调查和功效计算,实施完成CFG 桩,至少3 个月,再加上CFG 桩达到龄期和强度要求,至少1 个月,也就是说CFG 桩实施完成开始填土需要4 个月时间。对于近26 m 的填方,施工期至少3个月,这样路基施工完成需要8 个月时间。而本项目2012年6月份正式开工,2013年6月就要通车,总施工时间为12个月,根据要求路基必须在2012年12月前完成,显然,这个方案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4)工程投资高

首先CFG 桩需要桩体材料173 091 m3,按C15混凝土计算接近5 000 万元,钻孔及施作需要近40 000 万,而换填需要2 000 万,征地需要600 万,总共费用需要1.2 亿左右,对于本项目而言投资较高。

有鉴于此,就有必要结合具体的场地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在充分调查、试验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更经济合理,且满足工程需要的处治方案。

3 优选处治方案及其分析

3.1 设计参数

软土地基处治方案的关键在于搞清软土的性状。为此,在通过充分的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K1 +432 ~K1 +569 段进行取样试验。其具体参数见表1

表1 分析计算参数

3.2 设计标准

软土地基路堤设计其设计标准主要为稳定和沉降标准。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参照有关经验,其设计标准为:

路堤稳定安全系数:施工期FS≥1.2,运营期FS≥1.4;路堤沉降标准:工后沉降:S≤0.2 m。

3.3 设计方案及其分析

3.3.1 分析模型

K1 +432 ~K1 +569 段是一段比较典型的软基路堤段,取该段K1 +500 进行计算。

考虑到施工工期及现实条件,综合考虑稳定与沉降问题,本段填方施工135 d。其规划的填土加载曲线如图1。

图1 K1 +500 断面加载图(时间-填土高度图)

3.3.2 优选方案分析

该段路基原设计采用CFG 桩+ 土工格栅联合处治方案,由前述可知该方案第一投资大,第二工期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我们采取强夯置换+土工格栅方案,为此,我们采用有限元对其进行设计计算。

强夯置换是采用强夯将碎石打入软土中,根据试验,对于本段,其置换深度可达3.0 m。根据碎石的有关参数为:

内聚力CG=10 kPa,内摩擦角φG=35,弹性模量EG=15 MPa 则复合地基层的有关参数为:

强夯设计采用直径为2 m 的锤,间距4.5 m,梅花形布置,则m=0.179 1。则强夯置换层参数为:

内聚力C=19.6 kPa,内摩擦角φ=23.6,弹性模量E 如下表2。

表2 碎石桩复合地基土弹性模量 kPa

(1)变形分析

图2 为路基中心点、1/4 路基点、路肩点对应的各时期沉降曲线。表3 为特征点不同时间沉降及剩余沉降。

图2 地基表面点沉降曲线(时间-沉降曲线)

表3 特征点不同时间沉降及剩余沉降

由图及表可知,路基填筑施工期结束时,地基完成沉降95%以上,剩余沉降在5 cm 左右,工后90 d 沉降基本结束,满足规范对沉降的要求。这说明强夯置换碎石其处治效果明显。因此,从沉降的角度看,如2012年5月开始施工,2012年完成路基填筑,则采用强夯置换碎石进行处治可以满足要求。

(2)稳定分析

图3 -图5 分别为第2、4、6 步加载(对应的填土高度为10 m、18 m、25.45 m)时路堤的稳定分析成果图。表4 为各时间点安全系数。

图3 填土高度为10 m 时路堤稳定分析成果图

图4 填土高度为18 m 时路堤稳定分析成果图

图5 填土高度为25.45 m 时路堤稳定分析成果图

表4 不同填土高度路堤稳定性计算成果

由图及表可知,路基填筑施工期及运营期其安全系数均大于1.4,说明工程是安全的,采用强夯置换法进行处治是合适的。

4 结 论

贵惠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是典型的山区局部软基,本论文根据软土取样试验成果结合现场调查,在仔细研究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软基处治优化方案。提出的方案不仅充分利用填土时间、土体填土预压固结原理,解决了施工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施工操作简单,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满足工程建设工期的需要。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投资,对工程建设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

[1]张里中,张媛媛. 土工格栅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 公路,2009,(8).

猜你喜欢
填方格栅土工
复合土工薄膜在防渗中的应用
不同压实度下黄土填方边坡失稳的模型试验研究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2)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1)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市政道路高填方区域土石混填技术研究
双向土工格栅加筋挡土墙计算
基于GEO-studio的高填方渠道边坡变形分析
汽车格栅双色注射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