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步骤实现IT应用性能优化

2013-08-09 06:32洪蕾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3年17期
关键词:终端用户工具客户

洪蕾

行业观察家一直在抱怨 IT 管理。他们预言高科技孤岛的优势、毫无意义的讨论会议以及表现不佳的应用性能,将会为故障排除带来阻碍并导致用户投诉升级。虚拟化、云计算和移动性等技术已经迫使IT运营经理必须更快地采取服务保障策略。

通过以下五个简单步骤,IT经理可以远离困扰、让IT管理方式高效运营、让应用性能得到优化并最终让终端用户和客户感到满足。

步骤一:改变心态 推进IT

大多数的IT项目初始都涉及到一个思维转变或者文化转换。对于大多数 IT而言,根据不同的域,以往的成果都可以通过服务器响应时间或者网络正常运行时间统计数据来进行衡量。而在现如今的动态环境中,终端用户的体验和交付的IT服务才是衡量成果的标准。这就意味着 IT 不仅仅需要像以往那样监控整体服务的各个组成部分,还要专注于那些组成部分如何支持服务,服务又如何满足客户需求。

步骤二:集成现有IT工具

下一步就是要集成服务管理生命周期和监控工具的视角。集成以往那些单独的工具,并且调整他们使其为服务目标而服务,这将是技术上的一大挑战。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工具都可以轻易过渡到服务保障模式。

业务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有红绿指示灯的仪表来指出是否存在问题。 IT运营需要鉴定服务并将这些服务塑造为这样一种模式,支持服务的底层应用和基础设施组件的任何变化都能够接近实时地自动更新。这就保证了运营可以更容易地追查来源或找到问题,从而减少宕机时间,提升终端用户体验和最终结果。

步骤三:优先考虑补救措施

一旦企业明白某个问题会影响到谁以及如何影响他们,就可以开始寻找解决方案了。一个客户也许愿意在更新他的联系人信息时稍等片刻,然而如果登录时间过长,这就足以让他直接寻找别的提供商了。IT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终端用户交易体验和业务成果联系在一起。

步骤四:合理使用资源

与此同时,一个有效的服务保障模式能够允许企业更有效地查看和规划交易,以更好地了解 IT 和业务的需求。之后,企业便能够以最佳的组合方式为程序分配资源,包括硬件、带宽和网络能力,而不是过高或过低地供应资源。

一个很好的案例是一个国际食品制造公司已经让服务保障融入了其全球运营当中。这家公司的目标是每七年实现翻倍增长,因此需要更好地掌控各区域从交易活动到网络性能的各项表现。

步骤五:不断调整

为IT管理采用服务保障措施并不是一个一次性的IT项目。IT运营经理必须要决定他们想从哪里开始。如果所需的最终结果是提升终端用户体验,IT部门必须明确这对其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因此,一旦变革发生,IT企业就可以开始考虑诸如“如果我们改变基础架构将损失多少钱?”等指标。现如今客户如果想要更换其他服务提供商的其他服务实在是太简单了,所以IT必须辨别那些对其业务影响最深的指标,并确保将其运营风险和声誉风险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终端用户工具客户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准备工具:步骤: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巧用”工具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组播环境下IPTV快速频道切换方法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一种基于负载平衡的网络接入选择方法*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