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书的背后(创作谈)

2013-08-15 00:50尹守国
星火 2013年6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大娘大爷

□尹守国

今年春天,我往老家打电话时,得知我的一个大娘没了。放下电话,我并没怎么悲伤。毕竟她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活着也是一种痛苦。但整整一天,我却不时地想到她。每次想起,内心总充满着一种悲凉。

我这个大娘没文化,一生闹出很多笑话来。在结婚的当天晚上,她不让我大爷上她的被窝,抱着衣服跑到当院,还站在那里大骂我大爷耍流氓,闹得左邻右舍的都知道了。因此她被我大爷撵回娘家,后来经媒人再次撮合,才被接回来。这之后,我大爷便摸到她的软肋。她稍有过失,我大爷就故伎重演,且屡试不爽。在平常的时候,有人叫到她的名字,她不知道应答。但一经提到我大爷的名字,她却很敏感。她的名字从结婚不久,就和我大爷的名字捆在一起,被称为“某某家里的”。后来她的儿子渐渐长大,她的名字又跟儿子的名字捆在一起,成为 “某某他娘”。她曾经把十元钱当成一元钱找给人家,挨过我大爷一顿臭骂之后,一生没再经手过钱的事。她对我大爷的所作所为,几乎是言听计从,从不反驳。但她心里也充满委屈。她对别人说起她的生活,总是不停地感叹自己没文化,吃了一辈子的大亏。“文化”这两个字,被一个没文化的人经常地挂在嘴上。

汉族文化的根本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根本,又是一种男性的文化。男性是道德标准的制订者,也是执行者。女性的优秀与否,是在男性的认可中被体现的。几千年来,女性的被压迫和被剥削,虽然体现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最主要还是在文化上。做为一个中国文化特有的符号,休书成为男性压迫女性合理合法的手段。我大爷虽然没给我大娘写过休书,但那封休书是存在的,是放在我大娘心里的,是规范她一生的准则。

我虽然没有看到我大娘临终时的状态,但以我对她的了解,她的脸上一定是挂着笑容的。那应该是一种满足,毕竟是名正言顺地走进男人家的祖坟了。可以说,没文化的悲剧和文化的悲剧,在我大娘的身上,同时得以体现。

这便成为我写作这篇小说的动机和契机。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大娘大爷
儒家文化与我国文化建设研究
一天没开张
不会抽
推销
幽默的大爷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探讨
好媳妇有眼力见儿
王大娘的遗嘱
雪天里的良心红薯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