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不要求德艺双馨

2013-08-15 00:52孙建勇
文苑 2013年1期
关键词:略萨帕特里莉娅

孙建勇/文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的评奖向来是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在人们的直觉中,诺贝尔奖得主都应该是专业技术上的精英和道德品质上的楷模,其实不然。

2010年10月8日,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因其作品“对权力结构和个体坚持、反叛与抗争鞭辟入里的形象刻画”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文学成就有目共睹,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是一个乱伦者、一个负心汉,还曾与朋友拳脚相向。

1954年,18岁的略萨在利马一所大学读书,他舅妈的妹妹、28岁的胡莉娅到利马度假,美艳绝伦的胡莉娅立刻招引来很多不怀好意者,她不胜其烦,便让略萨充当保镖,经常一起看电影,在林间散步。没有想到,这两个辈分和年龄都相差悬殊的人互生情愫,爱得如痴如醉。当时,胡莉娅充满犯罪感,但是,略萨却极力说服她,大讲辈分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之类的甜言蜜语,最终两人建立了家庭。婚后不久,胡莉娅就发现略萨和她15岁的外甥女帕特里西娅经常眉来眼去。1963年,略萨和胡莉娅正式离婚,第二年,与帕特里西娅结合,并生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第二个儿子举行洗礼时,略萨的好友马尔克斯,也就是世界名著《百年孤独》的作者做了孩子的教父。然而,这段婚姻同样遭遇了危机,几年后,略萨再次陷入婚外恋,疯狂地迷上了一个瑞典女郎,甚至抛下妻子和儿女,与瑞典女郎私奔。不过,疯狂了一阵之后,瑞典女郎一脚将略萨踹开,黯然神伤的略萨重新回到帕特里西娅的身边。就在他离去的那段时间里,帕特里西娅无比失望和痛苦,多次向马尔克斯哭诉,马尔克斯十分同情她,对略萨的为人有了重新认识,他建议帕特里西娅与略萨离婚。为此,略萨与马尔克斯反目成仇,1976年的某一天,在墨西哥一家破旧电影院里,他们大打出手,略萨把马尔克斯打得鼻青脸肿。

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还有一个人的私生活堪称糜烂。他就是2001年获奖的英国作家奈保尔。

1932年,奈保尔出生于加勒比地区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获奖那一年,他已是年近七旬。关于他的绯闻远比他的获奖新闻更加令人关注。在接受采访时,奈保尔大曝其嫖妓的心得体会,他说:“我无法去追求其他的女人,因为这耗费时间。如果你想引诱一个女人,如果你的婚姻在各方面都不如意,你就无法决定这样去追求,这需要很多星期的时间,这等于是放弃事业。”他还强调说,妓女“给我以生活中别处无法寻得的性慰藉”。

不过,略萨和奈保尔的不端品行还只是表现在个人生活上,下面这几个诺贝尔奖得主的不端品行却与政治相关,有的还直接危害到了人类的利益,一个是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国人勒纳德,一位是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国人斯塔克,还有一位就是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人君特·格拉斯,他们都曾为臭名昭著的德国纳粹服务。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勒纳德就是一个狂热的沙文主义者,他可笑地认为,不少英国、法国的科学成果都是剽窃他们德国人的,因此,他要求把电流强度的单位由安培(法国人)改成韦伯(德国人),他还利用自己的实验室研制杀人武器。一战德国战败,他迁怒于犹太人,从此开始仇恨爱因斯坦,视其为自己科学事业的障碍,恶意诽谤、攻击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他恶狠狠地叫骂:“把爱因斯坦这个犹太人当作一个好德国人是个错误!让相对论在德国存在也是个错误!”

而斯塔克则全力支持勒纳德反对犹太人的教条主义物理学。1922年6月,斯塔克在他的《当前德国物理学的危机》一书中,指责相对论有害于德国实验物理的工作。1924年,当希特勒还蹲在监狱的时候,勒纳德和斯塔克两人就共同签署了支持希特勒的声明,双双成为纳粹在物理学界的代理人,肉麻地吹捧希特勒为“头脑清醒的哲学家”。加入纳粹后,两人进一步联手,肆意攻击和谩骂爱因斯坦。

同这两个家伙一样,君特·格拉斯也曾经效忠于德国纳粹,还参加了臭名昭著的党卫军。当然,拥有这段历史的德国人很多,并不能证明格拉斯道德品质有污点,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这段并不光彩的历史,君特·格拉斯一直长期隐瞒,以至于战后波兰人真诚地把他当作可靠无私的德国朋友,直到1999年获得诺贝尔奖后,已经78岁的君特·格拉斯才在自传中有所保留地提及这段历史。这不能不使人们对他的诚实表示怀疑,波兰前总统莱赫·瓦文萨就深感失望,认为格拉斯应该主动放弃1993年被授予的格但斯克荣誉市民称号。

上述这几个品行不端的人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奖,完全是由诺贝尔奖的性质决定的,这个奖项的创立者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在遗嘱中,只是强调了获奖者的专业成就,而不在意一个人的道德品行,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其实是一个单眼失明的人。

猜你喜欢
略萨帕特里莉娅
饲养员手记
动物园里趣事多
朱莉娅·罗伯茨
———“人民的选择”
还原一个真实的略萨
还原一个真实的略萨
诺贝尔文学大师不伦之恋揽动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