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法温州人社团的政治参与

2013-08-15 00:55王梦影余万里
公共外交季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旅法参政温州人

王梦影 余万里

近年来,旅法温州人以社团为依托,通过游行示威、参与选举、影响舆论等多种形式参与当地政治活动。这些活动缘起于保护华人权益的初衷,却在实践中不自觉地担负起改善华人形象、维护中国尊严等国家责任,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考察旅法温州人社团政治参与的最新进展,探讨其承担侨务公共外交的作用。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1-2015年)》把“拓展侨务公共外交”作为我国未来五年侨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务委员戴秉国在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拓展侨务公共外交”的课题。全国侨联主席林军也指出,要充分发挥侨联的优势,加强侨务外交。因此,在国家公共外交的大局中,如何发掘和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中国人在海外,长期奉行“在商言商、不谈政事”的信条。但随着越来越多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成为当地公民,参政之风渐起而转强。华人参政,既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为我国公共外交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探讨这一问题,自然要提到旅法温州人,即旅居法国的温州籍“华侨”“华人”和“华裔”。

温州,地处浙江省东南部,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当地人素有经商传统,足迹遍及全球,并且取得了不俗的商业成就。2009年温州市侨情调查显示,现有12万温州人旅居法国,已成为法国华侨华人的主体。近年来,旅法温州人逐渐摒弃那种“经商不言政”的旧思维,开始以社团为依托,通过游行示威、参与选举、影响舆论等形式参政议政,加入到海外华人“贾而优则仕”的大潮中。

旅法温州人社团的参政现状

截至2011年3月30日,现有法国华侨华人会、法国华商会、法华工商联合会等12个主要的旅法温州人社团。这些社团以温州人为主体,是由生活在法国的华侨、华人、华裔,为达到一定目标、按一定原则自行组建的非盈利合法团体。其中,法国华侨华人会的历史最长,影响最大。自1972年建会以来,已有韩天进、杨明、林加者等多名温州人因其在旅法华人中间的威望,而被推举出任主席一职。2012年7月当选的现任主席池万升也是温州籍华人。

近年来,这些社团对内提高成员的参政意识,对外联络其他亚裔社团,在维护华人权益、改善华人形象、促进中法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政治参与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游行示威、参与选举和影响舆论。

游行示威

2010年6月20日,旅法华侨华人举行了“反暴力,要安全”大游行,呼吁法国治安部门打击盗窃犯罪,维护华人社区的安全。这次游行由法国华侨华人会、法华工商联合会、中法服装实业商会、外籍兵团退伍华人战友会、中法友谊互助协会等5个社团发起,由法国潮州会馆、法国青田同乡会等30多个侨团共同组织,是法国华人发起的首次针对社会问题的大游行。警方公布的参加人数为8500人,但据组织者统计,游行人数最高达3万人。巴黎副市长佩尼努、巴黎20区区长卡兰德拉等法国人士也参加了游行。

游行的导火索是美丽城(BELLEVILLE)暴力事件。位于巴黎东郊的美丽城街区是华人的一大聚居地,然而近几年它成为巴黎最受治安问题困扰的区域之一。长期以来,华人饱尝治安混乱之苦,却无从求助。2010年6月1日夜,一群歹徒围堵在“美丽城酒楼”外,对参加完婚宴、陆续离开的华人宾客实施抢劫。一位华人宾客见状,愤而拔枪,击伤一名歹徒,随后被警方以非法持枪等罪名逮捕。这一事件引发了旅法华人对社区治安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进而引发了“反暴力,要安全”大游行。

游行结束后,近万名华人联名致信法国总统府、总理府、国会、警察局和巴黎市政府、议会等机构,敦促政府改善社区治安。30多家华人社团成立了“6·20”组委会,继续与政府对话。法国华侨华人会还把从当年4月起就着意收集的约40份华人遭受抢劫、要求改善治安的文字及音像材料递交警察局,提请当局重视。华人的诉求很快得到了回应。6月22日,和美丽城相关四个区的区政府宣布,将设立一个“指导委员会”,负责整治美丽城的治安。巴黎警方还邀请华人参加座谈会,派出警界高层听取华人意见。会后,巴黎警方在美丽城加强了摄像头监控,设置中文报警系统,并增加了警力。

游行示威是法国主流社会经常采取的抗议方式,但是这种权利很少为华人所用。作为一贯沉默的族群,华人终于走上街头,通过和平游行争取合法权益,无疑给法国政府和社会以震动。

参与选举

近几年,旅法温州人对选举活动的关注度逐步走高。在法国华侨华人会、法华工商联合会等社团的合力组织下,旅法温州人的选民登记率和成功投票率均有明显提高。此外,旅法温州人社团还联合其他亚裔社团,组建参政联盟,团结亚裔选票,以期增强亚裔的政治影响力。甚至还有部分温州籍精英直接参政,如萨科奇总统的亚洲事务顾问、人民运动联盟亚裔事务专员孙文雄,拉开了旅法温州人走上政坛的大幕。

2011年7月9日,35家旅法华人社团的代表和商界人士在法国华侨华人会巴黎会所举行会议,宣布法国亚裔社团联盟正式成立。法国华侨华人会、法国潮州会馆、法华工商联合会等5家社团担任常务理事会成员,人民运动联盟亚裔事务专员孙文雄担任秘书长,巴黎13区副区长、法国潮州会馆副会长陈文雄担任执行秘书长。联盟成立后,主要开展三项工作:一是针对亚裔普遍关心的安全问题,与政府部门、地方警局进行沟通,阐明亚裔立场,敦促改善现状;二是针对2012年法国大选,举办各类活动,动员亚裔投票;三是针对许多亚裔遭遇的身份、拘留问题给予帮助,促进亚裔融入法国社会。12月9日,法国亚裔社团联盟举办了法国亚裔选民政见会,邀请法国社会党和人民运动联盟的代表向亚裔选民解释两党政见,倾听亚裔特别是华裔的诉求,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展开交流。这是法国华人史上第一场政见会。此外,许多社团和企业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选举动员。法国华人服装业总商会、法国上海经济文化发展会、欧华集团、恒通集团等在《欧洲时报》上刊登公益广告,呼吁华人参加投票。法国华侨华人会、法国潮州会馆等社团则多次召开动员会,号召会员及全体有投票权的华人投票。

这些动员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有投票权的华人都进行了选民登记。2012年4月22日上午8点,法国总统大选首轮投票开始。适逢中国“广交会”期间,许多华商特意飞回法国,履行选民的神圣义务,其中有法国华人鞋业协会秘书长王晓杰、法国华人服装业总商会荣誉会长王永庆等人。华人投票如此积极,这在以往是很少见的。

影响舆论

华文媒体是海外华人表达政治诉求、施加政治影响的重要工具。近年来,法国华侨华人会等社团依托《欧洲时报》《欧华联合时报》等华文媒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在改善华人形象、维护中国尊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0年11月8日,《欧洲时报》于头版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对巴黎内勒(Nesles)剧院正在上演的一出荒诞剧表示不满,因为剧名居然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此事一经披露,立即在旅法华人中间掀起轩然大波,并引起了主要华人社团的高度关注。起初,法国华侨华人会、法国潮州会馆等社团致电剧院,要求剧目更名,却被剧院以剧名是作者权利,剧院无权更改为由驳回。交涉不成,这些社团只好联名将剧院及剧本作者告上法庭。与此同时,中国驻法使馆与法方进行紧急交涉,要求剧院取消演出,并撤下相关广告。

最终,旅法华人社团提起的这场官司以胜诉告终。当然,这场官司的意义不在结果,而在过程。正是旅法华人社团的坚持不懈,才使得法国其他民众认识到中法文化的差异,也在后来的公共生活中更尊重华人的感受。在旅法华人中间,热爱祖国、勇于担当的温州人是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

旅法温州人社团的参政动因

影响旅法温州人参政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人口、社会经济地位、重大历史事件等客观因素,以及政治效能感、现状满足感、政治信任感、政治文化、对参与成本和收益的考虑等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首先是人口因素。法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月1日,法国本土和海外省(马约特岛除外)的人口达6558.6万。其中,温州人约有12万,占法国总人口的0.183%。假设温州人的年龄组成与法国人口的年龄组成基本一致,那么温州籍选民人数约占法国选民总数的0.1%~0.2%。

目前,法国总统由普选产生,实行“两轮多数投票制”。2012年大选中,奥朗德和萨科奇分别以28.63%和27.18%的支持率进入第二轮投票;最终,奥朗德以51.05%的得票率胜出,领先萨科奇2.1个百分点。可见,即使是0.1个百分点的支持率,也可能对选举结果产生影响。旅法温州人握有0.1%~0.2%的选票,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

其次,来看社会经济地位。法国华侨华人会现有800多名会员,均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许多会员的生活水平甚至好于法国一般民众。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不但产生了保护人身财产权益的需要,也为参政提供了可能。这个群体中,不再只有餐馆老板、皮包商人和超市业主,还涌现出医生、律师等专业人才。2012年3月法国市镇选举中,年轻的温州籍女律师朱晓阳受巴黎副市长奥弗莱夫人之邀,代表中间派竞选巴黎13区的副区长,为华人参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最后,重大历史事件往往能显著提高旅法温州人的参政水平。2010年的美丽城大游行就是由一声枪响引发的群体事件。旅法温州人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和强大的凝聚力,在与外部势力发生利益冲突时,会迅速以社团为单位做出反应。面对辱华剧名时如此,目睹同胞受害时也如此。

主观因素

旅法温州人的政治效能感较低。这首先是因为,他们的政治参与尚属起步,影响力有限,必须通过联合行动来表达政治诉求。另外,温州移民第一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社交圈子较小,比较关注自身的生活以及家乡的发展,不太关心法国政治,更不会考虑自己的行为能否影响当地政府的决策。显然,较低的政治效能感削弱了旅法温州人的参政欲望。

旅法温州人的现状满足感和政治信任感则较高。这是因为法国社会非常稳定,适宜经商,并且他们在养老、疾病、生育等方面均享受与其他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不过,每当自家商场遭遇小偷时,业主往往只能采取警告、设置闭路电视等方式来保障财产安全。如果无法向警方提供充足证据,业主很难将小偷绳之以法。总体上,旅法温州人对生活现状比较满意,对法国政府比较信任。仅在治安问题上,对政府不太满意;而这也是导致近几年华人参政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

政治文化对于旅法温州人的参政现状具有深远影响。他们奉行一种尊重权威、强调服从的政治文化。这种文化要求个体服从集体的利益,顾全大局,委曲求全。在这一点上,土生土长的法国人则“自私”得多,他们经常通过游行、罢工等方式来维权,有时也因此导致社会陷入暂时的瘫痪。温州人则难以理解这种做法,认为法国人小题大做,缺乏社会责任心。殊不知,正是这种锱铢必较的民族性格才构成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土壤。

最后,对参与成本与收益的考虑也阻碍了旅法温州人的政治参与。温州籍选民在大多数选区都属于少数派,而且普遍对法国政治制度不甚了解。如果没有统一组织,则难以对选举结果产生实质影响。即便为参政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短期内,他们依然很难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

目前,旅法温州人社团的政治参与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问题。然而,参政意识有所加强,参政热情渐趋高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参政的第一步虽然迈得艰难,但毕竟是在前进。总体而言,这些社团发挥了积极的公共外交作用。首先,其参政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决策,从而保护我国侨胞在法国的合法权益。其次,社团成员在政治活动中,展现出冷静、有序的风貌,改变了华人在法国其他民众心中的形象,有利于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在双边关系方面,旅法温州人更是承担着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有归国温商表示:“中国就像我的娘家,法国就像我的婆家。我热爱这两个国家,也希望两国都能越来越好。”正因为如此,温州商人一直在中法经贸、文化、社会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旅法温州人社团的政治参与虽然缘起于保护华人权益的初衷,却在实践中不自觉地担负起改善华人形象、维护中国尊严等其他责任,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法温州人日益活跃的政治参与,为华人与法国其他居民之间创造了新的沟通渠道,让其他居民不仅看到华人深谙商道的一面,也看到华人真诚友善、成熟理性的一面。

猜你喜欢
旅法参政温州人
邓小平的旅法革命活动
濠河边长大的旅法艺术家——赵无极
颜回之乐
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女性的参政运动研究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美国华人参政问题初析
湖南农村妇女参政问题研究
鹿城温州
全媒体传播,扩大社会正能量——《温州都市报》“寻找最美温州人”的操作实践
温州人创业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