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县改市”热的体制根源

2013-08-15 00:43罗天昊
领导文萃 2013年16期
关键词:行政级别挂帅惠及

□罗天昊

近期全国兴起一场“撤县改市”热潮,据闻有130多个县在谋求改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风行的“撤县改市”之风卷土重来,而且似乎风潮更大。

某种意义上说,“撤县改市”乃是逐利行为。吊诡的是,在“撤县改市”过程中,并非仅仅是官方参与,民间亦推力巨大。

“撤县改市”,得利者首当其冲的就是当地官员。“撤县改市”名义上级别不变,但由县改为市的地方,往往暗藏机关。行政级别升半格,地方首脑往往配置为副厅级。

通过改市提高官阶,乃是官场捷径。由此,“撤县设市”首先激发了当地政府的巨大热情。机构高设、干部高配已成惯例,由此,大批官员无形中自动升级,地方官场从上到下,无不支持设市。

“撤县改市”另外一个动力,是可以获得相对优势的资源。县与市虽然只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改市后,在争取政策、项目、资源支持上,市比县拥有天然的优势。

中国的行政资源并非市场化配置,而是按照官阶分布。比如,央企多分布在少数几个直辖市,中西部很多省级区域却缺少支持。地方互相不服气、互相争斗,根源就在于“顶层设计”不合理,资源分布不均衡。

“撤县改市”根源还在于中国城市的行政主导模式,这种模式的本质就是权力干预资源配置。同时,本地经济发展直接惠及当地民众,“撤县改市”更有利招商引资,当地经济搞活了,税收多了,财政能力亦更强,可以提供的公共服务也更多。

“撤县改市”不仅可提升官位,也确实有利当地经济发展,并且部分惠及民生,三方利益均可兼顾。虽然地方官民分歧日大,在“撤县改市”方面,利益却高度一致。

为今之计,应当彻底改革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实行省直管县。同时,将城市与行政级别相对脱钩,这种改革应当从最大的市、直辖市做起。

未来直辖市管理模式转变的重点,在于告别“政治挂帅”。应考虑重新定位直辖市功能,只赋予其独立的社会发展方面的特殊性,淡化其政治领域的特殊性。淡化了政治色彩的直辖市,将从“政治挂帅”的体制中解放出来,更利于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行政级别挂帅惠及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
《我不挂帅谁挂帅》教学设计
事业单位取消行政级别研究
清洁供暖 惠及于民
挂帅不合适
韩伍京剧人物画选
行政级别缘何“难舍难分”
如何看待学校的“去行政化”策划
竞争条件下大学资源集中现象形成的实证分析
“五老”办书屋惠及众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