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案例解析

2013-08-15 00:45刘清芝丁辉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年19期
关键词:冷冻机控制站能源管理

■ 刘清芝丁辉

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案例解析

■ 刘清芝1丁辉2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以节省的能源消耗费用支付能源项目成本的投资方式,其中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列为国家财政奖励资金支持的一种节能市场手段。本文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和5种模式,并解析了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建筑节能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合同能源管理;效益分享型;建筑节能。

建筑业是社会三大能源消耗行业之一,如何推进节能建筑,实现生态城市发展,已经成为近年来建筑界一直在探索的课题。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1年5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财建[2011]207号),该通知中要求:公共建筑节能工作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各地要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大力推广运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要加强第三方的节能量审核评价及建筑能效测评机构能力建设,充分运用现有的节能监管及建筑能效测评体系,客观审核与评估节能量;在节能改造效果明显的领域,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进行节能改造,并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10]249号)的规定执行。

1 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是一种以节省的能源消耗费用支付能源项目成本的投资方式。“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分析客户的节能潜力,提出节能改造方案,然后与客户签订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项目的设计,项目融资,设备的选购、安装、维护、运行和管理等一系列的服务,最终向客户保证节能效果。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节能服务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与专门的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开展。

合同能源管理不是推销产品或技术,而是推销一种减少能源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其经营机制是一种节能投资服务管理:客户见到节能效益后,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才与客户一起共同分享节能成果,取得双嬴的效果。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的风险,为客户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它不仅适应现代企业经营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的需要,而且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潮流。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也发展迅速。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于2013年5月公布了第五批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仅这一批名单就包括了全国各地的800多家节能服务公司。全国各地,特别是北京、上海、安徽等地,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推动地方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2 合同能源管理运作模式

2.1 合同能源管理5种模式简介

结合国内外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践,可以把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划分为以下5种基本类型:

2.1.1 节能量保证支付型

此种模式是由用能单位负责融资,ESCo公司则在合约中明定用能公司在合约期间内可节省之用能费用。在项目合同期内,ESCo公司向企业承诺某一比例的节能量,用于支付工程成本,而达不到承诺的节能量的部分,由ESCo公司自己负担;超出承诺节能量的部分双方分享,直到ESCo公司收回全部节能项目投资后,项目合同结束,先进高效的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企业享有以后产生的全部节能收益。该模式适用于诚信度较高、节能意识一般的企业。

2.1.2 节能效益分享型

节能效益分享模式是由ESCo公司提供节能服务与设备给予用能单位,而双方于合同期间内,依约定比例共享节能效益。即节能设备等费用由ESCo公司负责融资,用能单位在节能设备安装时不用负担任何费用,而是以设备安装之后所获得的节能效益,作为支付ESCo公司的费用,直至合同结束。节能改造项目合同期内,由ESCo公司与企业双方共同确认节能效率之后,双方按比例来分享节能效益。项目合同结束后,先进高效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企业享有以后产生的全部节能收益。该模式适用于诚信度很高的企业。

2.1.3 能源费用托管型

能源费用托管模式与节能量保证支付模式一样,由用能单位负责融资,不同的是用能单位将其能源系统的建置、运行与维护工作交予ESCo公司,承诺为客户实施节能改造并规定节能效果,且由ESCo公司承包用能单位的能源费用。双方的经济利益来自于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和节能改造产生的节能效益。ESCo公司的利益来自能源费用的节约,若未达目标则须赔偿用能单位损失。合同期间结束后,先进高效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企业享有。该模式适用于诚信度较低、没有节能意识的企业,目前市场上一般不采用。

2.1.4 改造工程施工型

企业委托ESCo公司做能源审计,节能整体方案设计、节能改造工程施工,按普通工程施工的方式,支付工程前的预付款、工程中的进度款和工程后的竣工款。

该模式适用于节能意识很强、懂得节能技术与节能效益的企业。

2.1.5 能源管理服务型

此种模式是指企业委托ESCo公司进行能源规划,给予整体节能方案设计、节能改造工程施工和节能设备安装调试。ESCo公司不仅提供节能改造业务,还提供能源管理业务。在节能设备运行期内,ESCo通过能源管理服务获取合理的利益,而企业所获得的收益为因先进节能设备能耗降低而降低的成本和费用。能源管理服务模式有两种形态:能源费用比例承包方式和用能设备分类收费方式。

2.2 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的优势

上述5种模式中,目前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仍是主流。而在分布上,节能效益分享型和能源费用托管型项目主要分布在建筑领域。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其详细流程就是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资金,提供项目全过程服务;合同规定节能指标及检测和确认节能量(或节能率)的方法;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分享节能效益,合同结束后设备和节能效益全部归客户所有。

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0年6月印发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10]249号),明确提出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支持实施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支持范围包括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以及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

节能效益分享型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只要节能量超过一百吨标准煤,工业项目超过五百吨标准煤,就可以享受国家专项资金的财政奖励。其原因主要是这种商业模式最能体现合同能源管理优势——项目融资须由节能服务公司负责完成。也正是这个特点,此种模式最受用能单位青睐,采取这种模式的节能服务公司也更容易取得用能单位的信任。

3 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案例

3.1 绿色照明系统节能改造

某酒店对其大堂和走廊的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改造内容包括:1层大堂、8层中餐厅、9层厕所、20层至62层电梯厅和公共走道灯具更换。

与ESCo公司的节能效益分享期:12个月;

改造施工期:一个月;

改造前使用灯具:120W卤素灯;

改造后使用灯具:18W调光LED射灯;

节能技术原理:项目采用LED照明产品替换卤素灯,通过降低功率,减少电力使用量,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LED灯具较原灯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LED光源直流驱动、低功耗、电光转换效率高,LED光源亮点无延迟,响应时间快,使用寿命长,LED光源热量低、辐射低、不含汞元素,环保效益佳;

节能量计算需要监测的参数:灯具数量、灯具实际功率、每日运行小时数;

节能量计算公式:项目年节能量=节能改造前原照明系统年耗能量-节能改造后照明系统年耗能量;

本项目节能效益:节能措施投资:16.26万元(100%由ESCo出资);

改造前项目边界内能耗:182吨标准煤/年;

改造后项目边界内能耗:24吨标准煤/年;

节能量:158吨标准煤/年。

3.2 中央空调冷冻系统改造

某电子公司对其中央空调冷冻系统进行改造。该项目主要改造内容包括冷冻机房控制系统及相关控制设备和仪器的改造。控制系统采用两层构架,上位机是1台作为中央控制站的工业控制计算机,负责整个控制策略的实现及整个机房运行状态的监视;下位机包含1个PLC控制站,实际控制各相关设备的运行。中央控制站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硬件基础,安装核心节能优化控制软件。该软件以各个设备模型为基础,根据PLC控制站采集到的系统工况按照优化算法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传递给PLC控制站作为其执行的依据。另外,中央控制站的软件界面承担了机房日常运行管理的工作。中央控制站和PLC控制站均位于该冷冻机房一楼机房内。

与ESCo公司的节能效益分享期:48个月;

改造施工期:三个月;

节能技术原理:节能超高效中央空调冷冻站节能优化控制系统,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冷冻机房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包括一次水系统、二次水系统、定频冷冻机和变频冷冻机),以整个冷冻机房运行效率最高(或运行能耗最低)为控制目标,以冷冻机房中各设备的基本特性为基础,以实时制冷负荷为控制依据,根据既定的控制策略对冷冻机房中各设备进行协调控制。该控制系统在采用了变频冷冻机的全变频冷冻机房可将机房全年综合效率提高40~50%,在采用定频冷冻机的冷冻机房可将其全年综合效率提高20~30%;

节能量计算需要监测的参数:改造前后的耗电量;

节能量测算过程:节能量=基准能耗量(改造前)-当前能耗量(改造后);

本项目节能效益:节能措施投资:603万元;

改造前项目边界内能耗:9476吨标准煤/年;

改造后项目边界内能耗:8147吨标准煤/年;

节能量:1329吨标准煤/年。

4 结论

合同能源管理这种新兴市场机制,由于集合了各方力量和优势,已成为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个重要市场手段。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能源危机加剧,建筑能耗升级,引入各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能有效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改变建筑节能模式,推动建筑节能市场发展。

[1]于震,吴剑林,徐伟.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研究与案例.建设科技,2011(4).

[2]王传慧.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筑领域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研究.2006.

[3]常燕等.节能投资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技术经济,2011(2):40-44.

[4]吴施勤.合同能源管理促进政府机构节能的作用.中国能源,2004(5):22-23.

TU71

B

1671-3362(2013)10-0060-02

1.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2.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

猜你喜欢
冷冻机控制站能源管理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 曾作为法国在长江上游的控制站
苏州静思园冷冻机房大数据智能化技术项目改造
ECS-100系统控制站硬件配置及使用
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汽车空调冷冻机油的选用与加注方法研究
美国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的改进与发展
中俄界河黑龙江主要控制站设计通航水位研究
合同能源管理在TDM交换设备退网中的应用
合同能源管理在重庆配网节能中的实践应用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