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超稠油地面作业技术措施的优化

2013-08-15 00:49雷光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年17期
关键词:集油工艺技术稠油

雷光明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金马油田开发公司热注作业区,辽宁 盘锦 124010)

1 关于超稠油集油系统工艺技术环节的分析

为了确保油田工程的稳定,我们需要进行超稠油集油工艺技术系统的优化,根据超稠油的特点,进行相关措施的应用,超稠油具备高年度性、高流动性等。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特点,才导致日常输送环节的麻烦,也容易导致运输过程中的脱水现象的产生。为了保证超稠油集油系统的优化,我们需要实现井口拉油方式的深化应用,该模式含水量是比较小的,其产液量也是比较小的。

随着油田开采技术的发展,油井平台采油生产工艺不断得到深化发展,其油井平台就是通过对水平井组及其丛式井组应用而实现日常采油环节的优化。其内部设备有中心平台,泵平台等,超稠油集油系统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其内部设备的稳定运行。在运用过程中,通过对自压平台的应用,确保各个平台之间的有效协调,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该技术条件具备较多的产液量、含水量大等,能够满足日常工作的输送需要,其生产环节是比较稳定,能够实现对费用环节的有效控制,有利于促进日常管理环节的优化。我们通过对某个区域的超稠油集油系统进行分析,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比如某地区实现了杜84块井口至集中处理站的高含水超稠油集油管网的生产工艺,管网长3.5km,根据井站的特点,集油管网呈环状结构,即方便各平台输入,形成统一的输油系统,叉可维修调整。通过这条管网的建设,初步得出了含水超稠油管道摩阻损失的数据和有关的计算方法。

2 关于超稠油脱水系统工艺环节及其长输管道工艺技术环节的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得到影响超稠油脱水系统稳定运行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超稠油脱水的温度、沉降的时间及其相关破乳剂的应用,都会一定程度影响超稠油脱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此环节中,我们要进行脱水温度的控制,从而实现对油水密度差的有效控制,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实现对超稠油粘度的控制,促进油水的有效分离,该环节的稳定运行,也离不开对沉降时间的控制,从而实行油水的有效分离。在该环节中,破乳剂的应用是提高脱水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对该工程的集中处理站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其在1997年开始建设,设计处理超稠油能力50×104t/a,原油综合含水50%,总液量100×104t/a。采用汽车拉油进站,进站混合液最低温度75℃,脱水工艺采用一段脱水,脱水温度90℃,沉降时间96h。 特油2号集中处理站1999年建成投产,设计处理超稠油能力50×104t/a,原油综合含水50%,总液量100×104t/a。于2002年扩建,设计处理超稠油能力100×104t/a,原油综合含水75%,总液量400×104t/a。采用管输集油进站,进站混合液最低温度75℃。

针对实际作业过程中的油田超稠油的特点,进行相关环节的应用,其粘稠度是比较高的,具备比较强的抗压强度,在凝固点之下就会形成固体。在日常输送过程中,我们为了满足工作的需要,应该进行输送环节的优化,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在此运作过程中,我们要针对工作需要,实现管道水力计算公式的优化,以此实现对管道水力损失环节的控制。由于其超稠油的降低的流动性,我们需要进行再启动系统的优化,实现管道运作的安全性,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对输送管道环节的优化,实现其管道热应力的有效补偿。在此过程中,我们要针对难题进行集肤效应电伴热环节的优化,实现对防腐保温材料的有效应用,实现技术难题的解决。在超稠油的流动性变化过程中,针对其粘温变化规律,实现其物性测试环节的优化,进行热力计算数学模型的应用,促进水力热力计算难题的解决。确定超稠油输送工艺条件和停输再启动措施.研制出高粘、高效双螺杆泵和耐高温防腐保温材料以及配套的集肤效应电伴热,特种变压器等工艺设施。根据施工条件和管道工作环境对补口材料和管道端部防水进行试验研究,采取聚氯酯涂料防腐解决了端部防水问题,使本工程一次投产成功。曙光特油2号站至该石化分公司超稠油输油管线垒长25.46km,管线设输油首站、中间热泵站、来站各一座,首站至中间站13kin,中间站至石化罐区12.46km。设计输量100×104t/a,最大输量为120×104t/a,最小输量为75×104t/a。全线采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集肤效应电伴热系统作为管线停输再启动保护设施。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为了实现超稠油运作模式的深化,我们要进行SAGD地面工艺技术模式的深化发展。以保证油田建设过程中的超稠油蒸汽吞吐开采模式的深化,促进其SAGD模式的深入应用,确保开采配套工艺技术系统的健全。实现对各个工艺参数的有效选择,保障先导试验的稳定运行。在工作中,通过对计量结转站、注汽站及其相关主干集油高温管网系统的应用,满足SAGD地面工艺技术的发展需要,协调其高温脱水环节及其机械蒸发污水处理环节,实现日常工作质量效率的提升。采用不同的超稠油集油工艺,可以解决了超稠油不同开发时期的原油输送问题。超稠油脱水的温度不能低于90℃,沉降时间不得小于96h,自主研发的高效破乳剂可保障脱水效果。脱水过程中采用半动态沉降罐可解决动态沉降罐收油难的问题,并增强了脱水效果,采用静态沉降罐使沉降罐内低位进油、出水,高位出油,保证脱水后原油含水和污水含油始终处于最低值,达到了超稠油脱水的目的。长输管道工艺技术的成功设计创造了国内外先例。

结语

通过对油田超稠油地面工艺技术方案的深化,来满足我国日常油田工程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保证油田工程的稳定发展,实现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益。

[1]侯健,陈月明.综合化的蒸汽吞吐注采参数优化设计[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

[2]侯健,陈月明.一种改进的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模型[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

[3]蒲海洋,杨双虎,张红梅.蒸汽吞吐效果预测及注汽参数优化方法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

猜你喜欢
集油工艺技术稠油
相变换热技术在油田稠油开采中应用
稠油不愁
华北油田西柳站伴热集油工艺能耗测试与优化
浅谈以煤为原料的氨合成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
薄煤层综掘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生化微生物技术在稠油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
制氢工艺技术比较
小型氨制冷系统中集油包爆炸事故分析
辽河油田破解稠油高温调剖难题
大庆外围油田的原油集输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