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料出好材 好材成好器——在“2013年探月工程与空间环境、新材料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3-08-15 00:46高瑞平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3年6期
关键词:材料科学航空航天领域

高瑞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 100085)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参加探月工程与空间环境、新材料学术研讨会。我首先代表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这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大家知道,材料领域的研究涵盖了物质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二重性。对材料科学的深入认识将拓展对已有重要科技理念的理解,加深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并提供知识基础。同时,对材料科学的深入认识有可能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给科学和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形成新的科技革命的时代。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关村的时候,组织政治局学习,其中就提到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会,抓不住就是挑战。所以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好和用好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会,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这对我们也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

纵观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每一次材料研究的突破、每一次新材料的诞生,都为现代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航空航天材料来说,我觉得应该说是材料科学中一个富有开创性的、开拓性的领域。一方面,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给飞行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促进了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飞行器的设计也不断向材料科学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新的研究内容,推动材料科学特别是航空航天材料科学的向前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的促进上:一是促进了材料科学基础理论的一些新的发现,比如铝合金的时效强化理论就导致了硬铝合金的发展;二是材料加工工艺的进展,例如,古老的铸、锻技术已发展成为定向凝固技术、精密锻压技术,从而使高性能的叶片材料得到实际应用;第三,材料性能的测试和无损检测也取得了一些进步。所以一种新型的航空航天材料如果要用(到天)上去,必须是在这三方面发展到一定成熟的阶段才有可能。也正因为此,各个国家都把航空航天材料放在了其发展的优先地位。

应该说近几年我国在材料方面的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大家可能知道,我国科技论文总被引频次排世界第6,高被引论文数排第5。材料方面在铁基超导、高性能金属构件激光成型、纳米孪晶等等都有一些发展。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原始创新能力上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需要加强这方面研究。在材料方面,我觉得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还缺乏一些原创性的工作,目标也分散,针对共性的科学问题的研究、系统性的研究很少;工艺研究方面,我们还缺乏一些工艺的标准、工艺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工程化方面,我们也缺乏一些质量控制的体系。经常我们说一个材料性能不稳定,性能再现性差,其实是我们的控制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再一个,产业应用上,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少,针对实际应用,特别是研究和产业的结合也不尽如人意,过程也非常分散。所以我们经常说,做材料,“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不能像现在表现得成果一大片,用户看不见。怎么样把成果从实验室走到应用,可能也是我们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今天的会议非常好,材料研究者与材料的用户,针对探月工程,对空间环境、对材料的需求有哪些,大家是一个很好的对接和交流的机会。会议主题选得非常好,人员来的也是多学科的交叉,是一个非常好的组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方面,今年国拨160亿元,我们自己的计划拨出240亿元,受理了15万份申请,批准了 3万多项。基金委对于材料这方面,在信息领域、能源领域、功能材料领域以及生物医用、高性能结构材料(航空航天材料),还有材料的基础科学表征、制备等都进行了一些支持。我们对于空间飞行器研究,在“十一五”、“十二五”先后以两个重大计划(每个计划2亿元)的程度作为基础研究方面给予了资助,对空间环境的空气动力学、热环境和热防护,以及超轻质、耐高温材料的研究也给予了支持。

今天的会议主题正好是探月工程与空间环境、新材料这方面的研究。探月工程是我们国家航空航天技术先进性的一个标志,也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一个领域。作为材料工作者,大家今天聚集在这里,要多听我们用户——探月工程科学家对我们提出的一些需求。大家在这上面我相信一定能够各自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互相探讨,起到一个互相学科交叉的作用。相信各位一定有所收获,这也是一个结识新朋友的机会。

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材料科学航空航天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第十五届航空航天月桂奖
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沈阳理工大学)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浪漫的材料
我校省级高水平应用特色学科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南京航空航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