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提供有力气象保障

2013-08-15 00:47浙江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浙江气象 2013年1期
关键词:气象浙江现代化

浙江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黎 健

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对我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浙江气象部门而言,必须围绕发展大局,把握发展大势,直面发展忧患,理清发展思路,才能全面推进浙江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才能做好各项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提供有力气象保障。

1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大局

党的十八大对我国未来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判断,并对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等灾害防御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历史起点,浙江气象事业的发展要求、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挑战。

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中央“五位一体”总布局,对浙江气象工作提出了强烈需求

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明确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并首次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写入了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气象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进一步发挥气象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作用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更高的期待。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气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和要求的变化,着力解决好构建“五位一体”总布局面临的重大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问题。

1.2 坚持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方向,按照“三化”要求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对浙江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中国局党组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注重把党委政府要求、人民群众期盼和事业发展规律科学结合起来,明确了“需求牵引、服务引领”发展思路,作出了按照“工作政府化、业务现代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推进气象现代化、深化基层综合改革等战略部署,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事业发展道路。作为浙江气象部门,如何按照率先发展的要求和“三化”新思路,紧紧依靠“三科”来全面推进现代化,我们的责任更大,任务更艰,担子更重。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期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内涵和目标的变化,着力解决好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深化改革、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等问题。

1.3 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加快实施四大国家战略,对浙江气象工作提出了更多任务

中央批准在浙江实施海洋经济发展等“四大国家战略”,对于推动浙江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省委提出了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宏伟目标,并将气象现代化纳入现代化浙江总体布局。浙江作为经济大省、资源小省和气候变化敏感省份,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象灾害的强度越来越大、发生越来越频、影响越来越广、风险越来越高;应对极端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等面临着重大挑战;气象服务民生和保障“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气象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要求的变化,着力解决好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公共服务能力、拓展气象工作领域,为浙江发展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等问题。

2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保持清醒,增强忧患意识

党的十八大全面客观分析了我国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指出“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浙江省气象事业也存在着许多不适应、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方面,能力不足与改革压力同时显现,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相互交织,主要面临“四大挑战”:

一是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足。当前,浙江省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同样没有改变。突出表现在:气象监测网络布局不够完善,气象监测信息的共享和应用水平较低;气象预报准确率、精细化水平和气象服务产品质量与公众期望差较大;气象服务产品的传播能力不强、传播面不广、传播机制不完善、传播效率不高;社会主动接收、应用气象信息指导生产生活的能力不强,气象现代化建设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二是科技创新实力不强。科技属性是气象事业最显著的标志。作为浙江气象部门,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的全新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的科技内涵不足、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不强、高层次的气象科技人才不多、气象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发展改革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新形势下,必须始终坚持依靠“三科”来推动发展,促进速度、规模、外延增长向内涵、质量、效益增长的转变。

三是全面履职不到位。中央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省委提出努力把浙江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省份之一。气象部门如何在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要求,进一步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助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全面履职?如何全面履行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行业管理等职能?抓手不实、办法不多、措施不力。

四是体制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浙江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在政府归位、行政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但是,浙江省气象部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等政策、等要求、等部署的思想,改革力度、广度、深度不够,特别是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发展地方气象事业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新型气象事业结构尚未完全建立,迫切需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3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嘹亮号角,描绘了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也为气象事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拟定了方针、提供了指南。

根据中国气象局党组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浙江实际,2013年浙江省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始终坚持公共服务发展方向,以服务民生为宗旨,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中国特色气象发展道路在浙江的具体实践,按照“工作政府化、业务现代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全力推进“监测自动化、预报精准化、服务均等化、保障标准化”,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更好地为“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

“深入实践中国特色气象发展道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努力推进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加快构建新型气象事业发展新格局。其中,“工作政府化”是基础,是保障,是气象公益属性所决定的,目的是发展民生气象,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业务现代化”是核心,是关键,是气象科技属性所决定的,目的是发展现代气象,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服务社会化”是目标,是方向,是气象社会属性所决定的,目的是发展社会气象,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

在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统筹兼顾,注意4个始终坚持、把握4个关系。

第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有道理,科学发展是更硬的道理。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气象工作的各方面,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要求的是符合气象事业发展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要求的是立足东部实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率先发展;要求的是不断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统筹规划,更加注重集约发展、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基层基础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

第二、始终坚持服务民生不懈怠。加强公共气象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必须始终坚持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方向,以服务民生为宗旨,在服务中争主动,在有为中求有位,在贡献中谋发展。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无限需求与有限能力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努力提供群众满意的气象服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组织全社会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全面履行公共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切实保障公众享受气象服务的合法权益。

第三、始终坚持增强能力不停步。不断推进气象现代化,增强能力是实现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根本举措。必须按照“三化”的要求,正确处理好项目带动与创新驱动的关系,统筹推进硬实力与软实力协调发展的气象现代化。在坚持不懈地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科技进步、科技人才和科学管理的重要作用;必须坚持需求拉动、服务带动、创新驱动、人才促动、上下联动、合作互动,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服务水平和发展效益的气象现代化;必须全面实施气象创新驱动战略,更加注重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贯穿到气象现代化的各个方面。

第四、始终坚持促进和谐不松懈。和谐稳定是发展改革的基础。当前,气象事业也正处在发展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和谐部门建设的挑战更多,任务更加艰巨。促进气象事业和谐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关系,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积极有效化解气象事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必须坚持国家改革方向,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吸引各种积极要素向气象聚集;必须切实加强部门党的建设、廉政建设和气象文化建设,加强人文关怀,切实增强全省气象人的发展自豪感、工作幸福感、心灵归属感、社会认同感。

猜你喜欢
气象浙江现代化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