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走转改”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电视新闻宣传报道

2013-08-15 00:49文丨孙宏文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走转改芸豆电视新闻

文丨孙宏文

(忻州广播电视台,山西忻州034000)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迅速兴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就要进一步深入“走转改”,把宣传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主流媒体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重要的工作,反映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基层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本文就当前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以“记者在基层、反映在基层”为切入点和报道角度,通过电视新闻报道将十八大精神内涵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进行深度融合,紧扣“精神”和“基层”两个层面,仔细剖析其内在特点和表现形式,为进一步搞好十八大精神的宣传报道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论断、新表述、新思想,所有的采访报道必须紧扣十八大新精神,突出主题、主线、主要内容,使电视新闻报道及时准确、与时俱进。

准确把握十八大精神实质,使电视新闻报道旗帜鲜明,主题突出。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带头学习和深刻领会大会主题、旗帜、道路、目标。特别是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大会引领时代的鲜明主题;深刻领会、全面把握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基本总结;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容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和深刻内涵;深刻领会、全面把握深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五位一体总体部局和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部署;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党章修正案的新内容、新观点,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自觉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把学习宣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要准确把握十八大精神的主要内容,要把握要点、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强化舆论引导,形成宣传声势、强势。在宣传活动中,记者通过集中辅导和自学,掌握了十八大新论断、新表述、新思想。如“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以及老百姓关心的建设和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更高质量的就业、十年倍增的收入、覆盖城乡的保障、方便价廉的医疗、幸福和谐的社会,十八大报告中的这些要点,必须和老百姓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真实反映十八大给他们带来的新希望。记者按照建设“美丽中国”的要点,采访老百姓的感受时,就发现十八大的新提法与建设“山川秀美新山西”的思路非常相近,各地老百姓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绿水青山、绿色发展的道路,改变山西一煤独大、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旧貌,建设宜居城乡、再现清灵灵的水、蓝盈盈的天等方面有许多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他们对建设美丽中国感同身受、非常向往,所以做出的采访报道就既切合主题又非常真实感人。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三个留下”,即“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深情而色彩丰富的语句把生态文明和老百姓的幸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许多群众说到城市空气质量在以前确实比较差,他们说“没人敢穿白衬衫,因为早晨穿了,一到中午领口就黑了,而如今发展方式的转变使这一切得到彻底改观,记者以赢得未来而不透资未来为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并且在现场采访中引用了一位社区居民写成的打油诗:“村庄鸟语花香,道路园林美景,河岸杨柳青翠,社区开窗见绿,远郊青山绿水,近郊绿色环抱,城区绿地花园”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重点报道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新思路、新措施、新动作、新成效,特别是要深入基层、深入报道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中,当地党委政府把十八精神与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与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十八大所带来的温暖和变化;与加强党建结合起来,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记者领到采访任务后,深入到基层选择了教育、就业、医疗、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话题,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第一要务,老百姓普遍认为党中央对教育是更加重视,“让人民满意”实际上就表明中央注意到了目前教育发展不公平、质量不高的现状,并有决心改正,所以记者从教育的投入、教育质量、教育公平等要点进行采访,让他们谈对现状的不满意,谈改进的目标,谈他们心目中“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什么样子,并采访政府教育部门对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办法。

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继续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结合起来,要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深度融合,要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

要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特性,即时效性强、现场感强的特点,采用记实手法,多发现场报道。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中,要特别注重“十八大精神在基层”这个主题,要充分应用电视手段,发挥电视新闻现场感强、可视性强的独特优势,从生产生活中发现,从山庄窝铺、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坑口井下、乡镇社区中寻找报道由头。在《山西:由“黑”变“绿”,文化旅游产业引领经济转型》报道中,记者深入到山西代县矿区和旅游景区,深入到河曲西口古渡、五台山风景区等地,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新论断做了大量的调研,记者采访了矿区的铁矿老板,投资6亿元发展文化旅游,采访了矿区职工搞生态养植、水果玉米和红辣椒,畅销省内外的新闻素材,表现了他们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要从民生视角出发,从小处切入,反映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大主题。在采访中记者从老百姓普遍关心的“菜篮子、米袋子、钱夹子”入手,通过讲故事的手法,注重新闻事件的情节和细节的把握,选择具体事例进行切入。记者拍摄《岢岚县发展“羊”加“豆”产业,鼓了农民钱袋子》这条报道时,从岢岚县大力发展绒山羊养殖和红芸豆种植,延伸产业链,发展羊产业和红芸豆的深加工,使岢岚县成为山西养羊第一大县和全国红芸豆的出口基地。记者结合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贯彻十八大精神、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方针,记者采访了规模养殖户和种植大户,采访了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切入点选择了该县温泉乡农民靠养羊和种植红芸豆发家致富的例子,特别是采访了他们一家人加入绒山羊养殖协会和红芸豆专业合作社,既当农民又当工人又当股东,既有农场又面向市场,在整个报道中反映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环节和要素,这篇报道就是从百姓的“钱夹子”这个小处切入,反映了十八大所倡导的发展现代农业大主题。

猜你喜欢
走转改芸豆电视新闻
拯救爱情的芸豆豆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干煸芸豆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故事细节语言
芸豆蛋白的理化功能特性研究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电视新闻解说词发展三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