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看“授”——用受众的眼光探讨新闻编辑创新

2013-08-15 00:49文丨严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受众效果内容

文丨严 含

(《环球人文地理》杂志社,重庆市 400031)

1 让受众的反馈成为编辑创新的来源

所谓“受众”意即接受信息的群体,包括读者、听众、观众三种类型。受众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对传播的效果起着重要的扩散作用,同时也是传播效果的直接反馈者。在传播学研究中,受众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的著名的5W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用大众传媒的相关术语 表示即为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在早期的传播学理论中,媒介被看做传播威力强大的“主动进攻者”,而受众则被看做毫无抵抗能力的“靶子”,这就是传统的魔弹论和靶子论。然而随着对受众研究的加深,魔弹论与靶子论被逐渐的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正在发展中的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以及强大效果论。这就表明受众在传播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被重视起来。

受众的心理和需求影响着传播活动,受众接受传播的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选择行为。任何一种传播产生效果的前提条件是被受众注意到并且被选择。而影响选择的因素则是传播的信息是否能够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因此导致受众选择行为的因素必然是与受众自身的需要息息相关的。因此,新闻编辑如果想去的更为广泛的传播效果就需要从受众的需求入手进行创新。

2 受众心理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闻编辑现存的不足

受众是由无数的个体构成的,新闻受众的结构层次决定了其需求层次。由于受众的文化水平、年龄结构、生活环境等诸多不同,其心理特点也有着显著的差异。但是在中国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受众的特点也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尤其是随着社会进步传媒扩展而产生出的新特点具有更为广泛的一致性。

首先,受众的互动意识有了显著的增强。新闻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新闻传播者与新闻接受者都是作为社会的组成成员而存在。二者主动选择与主动传播的过程便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所谓互动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行文的前提条件。新闻传播中的互动是通过大众传媒媒介传递新闻信息来实现的,新闻受众的互动性指的是在新闻互动中,传播者与听众或观众的交流。

其次,受众的随意性更加突出。随意性也是受众的一种主动性。这是由媒介与传播内同决定的。不论是电视新闻还是广播新闻或者是互联网新闻,其主要功能是全面而丰富地向观众传递社会最新发生的事实。因此受众的兴趣选择权便得到了保障,因此带来的受众的主动探究性也在不断地发展中。

最后,新时期的受众心理具有明显的交融性。媒介是由大众传播媒体形成的精神世界,是利用大众传媒对感性世界的摹写与抽象。人们通过沟通直接通感性世界发生联系,通过媒介沟通认识感性世界。因此受众也是深受媒介世界与感性世界的双重影响。研究新闻受众的心理就应该将着眼点放在受众接受信息时的心理活动上,而他们在接受信息时的心理活动在受已有的感性世界认识的同时也受身边他人评价、态度等方面的影响。这种交融性的心理特征不但将使得受众对新闻的理解受到撞击已有世界观的限制,也会导致受众在信息选择过程自发地接受与自己有贴近性的新闻。

然而现在的新闻传播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应受众的心理变化,在新闻的传播模式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一些新闻信息量少,空话连篇而且表现力不足,内容枯燥。这样的新闻无法让观众产生兴趣,空洞无物,平淡无味。例如在一些新闻中常会听到此类的句子“我市公安机关在去去年对社会突出问题进行了大规模整顿和治理,破获了一大批刑事案件,并在全市展开打击偷盗电动自行车以及电瓶的专项整治活动,切实保障了人民的财产安全”等。此外还有一些新闻时效性不足,且画面单调,编排方式陈旧。在一些新闻中常会听到“前不久”、“近年来”等字眼,将发生在几天前甚至数周前的事拿出来当作新闻播出,所传播的信息价值极低。而在大部分的新闻中,其表现形式依旧停留在画面解说加字幕的形式,其实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动画、图表等丰富有趣味的形式呈现。

3 新闻编辑的创新要做到形式内容两手抓

无论是内容的质量还是形式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新闻的前期准备与策划工作,在搜集信息的时候要坚持搜集有用的信息,搜集真实的信息。在保证新闻信息真实、丰富、易于接受的基础上选择富于美感的表达形式来进行新闻编辑。

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受众感受调研,根据受众的心理和需求来进行新闻内容选择的创新,进而提高公众的满意度。由于受众现在具有的随意性和互动性增强,其选择空间也不断加大,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在新闻内容选择的过程中要选择易于接受的语言、文字、声音以及图像来对新闻内容进行解读,同时,在关注趣味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所选择的表现形式不要违背了图文的贴近性。

在新闻的选材上要选择受众喜欢的方向,并注意加大新闻内容的有效信息含量。在进行新闻编辑的过程中,编辑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先期的删节与整合,设法多选取一些现场的有效的声音与画面素材,并在确立核心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分析判断采访素材带,对核心新闻进行整合,对与新闻事实无关的内容进行剪裁。此外,新闻的背景与新闻的链接都可以用来增加信息含量。这是对新闻内容进行的一项合理外延,对于一些有历史渊源的新闻或者追踪报道的新闻要注意通过外延来阐释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在新闻形式的编排上,首先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便是受众收视随意性,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符号的综合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新闻信息的吸引力,从而抵消收拾随意性对新闻传播的劣势影响。传播学研究结果发现,阅读文字能记住所接受信息的10%,收听语言能够记住所接受信息的20%,看图则可以记住30%以上,如果将视听结合,给受众留下印象的内容将在60%左右。据此可知,采用多种符号刺激受众可以更便捷也更新颖地向受众传递信息。

此外,在新闻的编排过程中,可视性元素在增强画面说服力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所谓可视性元素包括屏幕文字、动画、图表、口播数码配图等。尤其是口播数码配图的合理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所谓口播数码配图是指,主持人在播报的同时,在屏幕的一侧配以解说,从而在实现视听结合的同时避免了主持人的表情语言、服装等分散受众的注意力。

编辑在进行新闻的编排工作时,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意识,在画面构图、色彩搭配以及播出节奏等方面进行美化处理。新闻编排的美包括由均衡、和谐、富于表现力的画面所形成的结构美、包括冷暖、动静、华丽与朴素、轻重和谐的色彩美,还包括长短、强弱、断续所带来的节奏美等等。新闻编辑进行的不是一项简单的罗列任务,而是进行艺术创造的一个过程。

结语:新闻事业必然要沿着满足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作为新闻事业的重要一环,新闻编辑在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了解大众化的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地发挥创造性和灵活性才可以实现新闻编辑的创新,才能够将更全面更丰富的信息与内容传递给受众并取得受众的满意。

[1]传播学概论 ,毛峰[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2]现代新闻写作教程,董广安[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赫伯特·霍华德等[M]新华出版社2000年1月版

[4]当代新闻编辑 张子让[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版

猜你喜欢
受众效果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主要内容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