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好新闻的质变之路

2013-08-15 00:49文丨周卢亚飞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基层

文丨周 均 卢亚飞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南京210003)

“脚底板下出新闻”,这是新闻界的共识。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好新闻是跑出来的”,扎扎实实走基层不仅现在没有过时,未来也永远不会过时;不仅传统媒体时代适用,网络媒体时代也照样适用。正如穆青同志所言:“深入群众,深入调研,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我们搞好宣传报道,加强队伍建设的根本途径。”当然,只知道“需要走”还不行,更应当知道“怎样走”,怎样走出新闻,这是我们新闻从业人员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1 人至——走出好新闻的基础性条件

跋山涉水,至人之所未至。我们现在的同志都知道基层是新闻的富矿。但是愿意真正扑下身子走进基层的却为数不多,原因是基层太苦、太累、太危险,为了一篇稿子不值得冒险或者是用不着“折腾”自己,随便写写搪塞了事也无不可,只要报纸上刊登、领导目睹就大功告成。产生这类情况,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必要的新闻职业道德严重缺失和新闻业务水平的严重不足,把“读者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变成了“领导所喜闻乐见的形式”。

毛泽东同志有句著名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的一些同志不喜欢调查研究,“天天围着会议转,步步跟着领导转,坐在办公室围着分配的任务转,时时围着考核分数转,处处盯着创收稿件转”,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稿子无疑会漏洞百出,甚至会误导受众。因此,只有坚持“三贴近”原则,把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作为体察百姓生活、为民服务的根本途径,才能发掘出最鲜活、最真实的新闻。

善于忍耐,不图一时成就。记者不愿走出去、走下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他们觉得走基层取得成效的速度过于缓慢,渴望自己的努力立竿见影,自己的稿件能够立马见报,或者说一口气要出多少成品,所以到处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成为不二选择。然而对效率的重视必然导致对效益的忽视,长此以往作品将难以得到受众青睐和喜爱。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具备忍耐精神,通俗的讲,就是要耐得住寂寞,不能贪图一时成就,沽名钓誉、急功近利的人绝不可能成为一名成功的记者,写出来的东西也是达不到应有的深度、力度、厚度,因为他们身上缺乏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缺乏打造精品力作的意识。

再者,新闻工作者之所以能够倚马可待、快速成文,能够成为名记者,原因多半在于他们成名之前的“沉潜”,在于循序渐进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这种行为表现最突出的是在一些年轻的新闻记者,刚刚走马上任,为了得到领导赏识和上级认可,通过各种途径来展示自己的“新闻才能”,或者东抄抄西抄抄或者发些“关系稿”,但是这都不是长远之计,因为这不是自己真才实学获得的成就,久而久之也就黔驴技穷了。

2 笔至——走出好新闻的关键性环节

笔至就是笔触到位,要有东西可写。在现代社会,纯地理意义上的“人迹未至”之地已经很少,但各种新的“未至”会随时空发展变化不断出现。所以“笔至”是“人至”的又一环节。其实,每天都有新情况发生,有新矛盾产生,有新问题出现,只要记者自己善于捕捉新闻线索,基层就是“源头活水”。

培养新闻敏感,善于以小见大。有些新闻记者、通讯员,文化程度和生活经历都相差无几,但是到同一个单位或地方寻找新闻的时候,有的可能独具慧眼,能够看出“门道”,有的则可能目光呆滞,只是看“热闹”,所以再过三年五载,有的在新闻圈内已是小有名气,有的则是原地踏步,渐渐被埋没以至杳无声息。归根结底,这是新闻工作者新闻敏感差距所造成的结局,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过:“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新闻记者。”可以看到,新闻敏感对于一个记者走向成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培养新闻敏感需要记者具备对现实生活尤其是对新闻事实的感知能力,要善于以小见大,从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细节中寻找有价值的新闻,细嚼慢咽,一个重大的主题可能就会因此产生。作为现代记者,只有平时多关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情况,多做研究,才能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而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不搞虚假新闻。杜绝虚假新闻,自然需要新闻机构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但是最为根本的还是需要新闻工作者自己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著名新闻记者艾丰曾经讲过:“哲学家靠理论说服人,文学家靠形象感染人,那么,新闻记者主要是靠事实作用于人。”要用事实作用于人就必须实事求是,客观报道。邵飘萍也曾反复强调,新闻记者应具备“不欺阅读者”的道德良心。所以我们的记者走到基层之后,必须要有宁缺毋滥的新闻道德素养,退一万步讲,即使真是没有新闻可写,也不可瞎编乱造,违背自己的良心。

3 心至——走出好新闻的决定性因素

坚守底线,用行为捍卫道德。《循环日报》创办人王韬曾经说过:“顾秉笔之人,不可不慎加遴选……助于挟私讦人,自快其忿,则晶斯下矣”。此话所说的便是新闻道德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当下,社会主义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和冲击,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有了严重的滑坡现象。如果新闻记者不能坚守自己作为一名记者的底线,不能坚守职业道德,那么无论他走基层走多远、走多深,无论他能发多少稿件,他终究不能算是一名好记者,他写的新闻也绝不会是一篇好新闻。

记者走进基层不是去吃、去喝、去伸手要钱的,作为一名记者,必须要有起码的新闻职业道德。优秀新闻记者范长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想世界上很少有人像新闻记者这样有更多诱惑和与压迫的。”只有忠于事实、忠于真理,才有可能成为出色的记者。记者本身有高尚的道德,新闻报道才会有说服力,记者才有可能走出好新闻。

真情报道,用心灵感受基层。在新闻记者走进基层写新闻的过程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记者的责任心问题,这一点对新闻作品的质量尤为重要。现在有一部分记者,他们是走进了基层,但他们却完全没有融入到基层中去,只是把自己当成局外人看待,认为自己只要完成采访报道任务,只要能到基层走一趟并写出新闻就可以了,基层的好坏和自己毫无关系,带着这样一种心态,就算他们在基层扎根一年、十几年,甚至是一辈子在基层待着,那也是不可能写出优秀的新闻报道的。记者不能真正融入基层,只是表面上做做样子,把自己与群众完全剥离开来,自然不能理解体味到基层百姓的心声,写出的报道必然也就缺乏针对性和实际的借鉴意义。再者,记者不用心去做采访,就很难和基层的百姓产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这样也就很难采访到一些生动、新鲜、贴近基层的大量鲜活事例,文章内容的写作也会显得空泛、乏味,毫无生机而言,更不用说用真情去打动读者了。

记者到基层是要怀着一颗责任心去采访、去写作的。既然到基层去,就不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自以为自己是“无冕之王”,而忽略基层百姓的真实情感。我们讲怀着责任心去报道,就是指记者要用自己的报道去真实反映基层百姓的心声,用自己的报道把基层百姓的真实情感流露出来。记者只有到了基层,用心去感受基层,带着真情和责任心去报道基层,这样的报道才有意义,这样的报道才有价值,这样才有可能走出好新闻。

[1]徐人仲,李年贵. 穆青新闻作品研讨文集. 新华出版社,1998.

[2]范长江. 通讯与论文.新华社出版,1981.

[3]王韬. 韬园文录外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基层在线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