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老子的生命观——基于《道德经》的哲学阐释

2013-08-15 00:43张明初秦自强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物欲哲学思想道德经

张明初,秦自强

(四川农业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

老子被誉为中国生命哲学之父[1],因其思想更加强调重生崇生、贵身爱身,对人的自身存在以及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体现出一种难得的人文关怀。这不仅与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价值取向相一致,更难能可贵的是,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洋洋洒洒五千言,为生命本真的探索和思考作出了详尽阐述,深入透彻地发掘了主体生命与道德之间的客观联系,并通过“见素抱朴”、“知止知足”、“谦下贵柔”等后天之“德”的培养,消解人们对生命的种种无知“妄见”和戕害行为,从而在“逝者如斯”的自然生命和“知也无涯”的道德生命中,更好地修身明德、体悟大道,进而实现与“道”、“玄同”的终极追求。

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42章:233,作为“道”的产物的人,其生命存在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客观联系,人应该如何处理生命存在与道德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让自身的行为符合“道”,进而在“逝者如斯”的自然生命中使人的道德生命之花更加充分绚丽地绽放?这些都是千百年来众多先贤圣哲们苦苦思索的问题。为此,曾担任周守藏室史30多年的老子在包含其一生智慧思索的著作《道德经》中,作出了自己无比睿智而又饱含启发意义的解答:“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21章:156老子说,大“德”的样子是始终追随着“道”而存在和变化的,而“道”则是:“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21章:156

然而,老子所说的“道”和“德”是一对具有外在实存意义和内在本体论意义的范畴,而并非像其他学派所简单理解的仅仅是具有外在实存意义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简言之,“道”是形而上的,它的存在“恍惚无形,但在深远暗昧之中,确是‘有物’、‘有象’、‘有精’”[2]21章:160。“道”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本原和运动的规律,作为宇宙万物的存在本原和运动规律的“道”具有实存性、创生性和超越性的特点,“道”产生了宇宙万物,之后又内在于万物,成为万物各自的本性、属性。“道”在宇宙万物之中所表现的本性、属性就是“德”。简言之,形而上的“道”落向经验界就是“德”。由于“德”是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经验层面中所显现出的本性、属性,因而人们在现实活动当中所遵从的各种行为准则和道德实践活动,都是对“道”的体认和践行。所以,老子才会说道:“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2]23章:164

此外,老子还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2]51章:260人作为“道”的创生产物,其各种活动必然要遵从“道”的约束和法则,“惟道是从”,而人能够得以蓄养繁衍,更加离不开“德”的繁育作用。然而,“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2]51章:260,“道”和“德”的尊贵地位并不是来源于外在的强制压迫,而恰恰在于其不横加干预万物的成长活动和过程,任凭万物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自我化育、自我繁衍。也就是说,“道”的创生过程和“德”的蓄养过程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毫无外力的限制和干扰,纯任自然,正如老子所说:“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2]2章:80老子认为,作为“道”在经验层面所显现的本性、属性的“德”,其具体表现应该是见素抱朴、知止知足、柔弱谦下以及功成而弗居等行为准则。“惟道是从”,其具体要求就是希望人们能够在现实活动中真正自发地遵照这些行为准则,因为它们是“道”的创生过程和“德”的蓄养过程的具体显现,也是万物各自内在的本性、属性,更是保持生命本真的客观要求。简言之,“惟道是从”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自我化育和自我繁衍的过程。

面对社会各种形式化、固化、僵化的异化道德对人之自然本性的扭曲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弊病乱象,老子痛心疾首,他希望“惟道是从”的思想主张能够补偏纠错、重返道德之本真面目,除此之外,老子“惟道是从”的思想主张更是凝聚了他对生命本真的探索和思考及其对生命存在意义的阐述。

二、见素抱朴,遏渐防萌

人在现实活动中能够将自身的生命与道德更好地结合起来,遵循“道”并且在“道”的指引下构筑道德生命,这是老子生命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和出发点。见素抱朴则是遵循“道”、合乎“道”的基本原则和体现。其中,“素”、“朴”均是指自然而然,未经人为的修饰和雕琢,它们是“道”的原初状态,也是对“道”的特征属性的生动描绘,更是真实地反映人自身的生命创生之初,身体内元气醇和,内在机理有条不紊、和谐平衡,精气柔顺如同婴儿般纯真的状态。正如老子所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2]10章:108

然而,人的生命创生之初的和谐纯真状态却随着各种内在物欲执念和外在客观生存环境的蒙蔽污染而遭受破坏,人逐渐背弃了“道”的指引,人的各种行为也与“道”相背离,离“道”渐行渐远而不自知,天长日久逐渐累积成了各种痼疾和病痛,对自身的生命存在构成严重威胁。面对这种情况,老子说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64章:301各种痼疾和病痛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必定是长期累积所致。所以老子提醒人们,要保持遏渐防萌、防患于未然的警醒意识,只有注意日常身体的养护,趁各种病痛隐患刚刚显现,根基未稳,就及时将其消灭于弱小状态,正如老子所说:“大小多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此外,老子还提出了“专气致柔”[2]10章:108、“涤除玄览”[2]10章:108等自我调理、自我修正的方法,倡导人们要“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2]39章:221,以期能够使人们回到生命创生之初和谐纯真的状态。

现代心理学实验和众多医学经验表明,人体健康免疫系统的形成和维护有赖于愉悦淡泊的身心状况和合理均衡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日常生活当中形成的与他人、社会友好协调的交往关系。倘若相反,整日醉心于尔虞我诈、钩心斗角、蝇营狗苟,斤斤计较一己一事一时的得失只会让自己精乏神疲、情绪不佳,这样势必会慢慢蚕食和威胁自身的免疫系统,对生命造成危害。由此可见,老子所倡导的见素抱朴、遏渐防萌等生命哲学思想具有实际的养生效用和超前的思想智慧,时至今日,仍旧具有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

三、知止知足,贵身爱身

面对现实社会各种物欲横流、奢靡成风的乱象,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2]44章:241众多声名货利、奢靡享受只会令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内在的物欲执念和外在的感官刺激只会令人为此轻身而循名利、贪得而不顾己身存亡,最终付出惨重代价,这些与人的生命比起来轻重立现。所以老子才会忧心地告诫和提醒人们,面对物欲享乐和名利诱惑要知止知足和珍爱自己的生命,时刻保持“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2]13章:121的清醒意识,否则一味地追逐物欲名利,其结果是最终迷失自我。为此,老子意味深长地说道:“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2]52章:265

老子认为,对各种名利财货和奢靡物欲的追求是对“道”的背弃,更是对人自身生命的践踏和抛弃。“道”本来是质朴无华、浅显易明,然而世人却因为贪图享乐、放任私欲,对“道”漠然置之,结果只能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2]9章:105。人因为一己之私和一时执念,最终却要将生命置于危险之境,实在是愚蠢之至。为此,老子充分认识到了各种物欲执念和名利财货所带来的害处,他说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2]12章:118所以真正的有道之士“为腹不为目”[2]12章:118,不会去追求声色名利等各种纵欲生活,只希望能够恬静适足地养护自己的生命、体验生命的本真。而人只有知止知足,充分爱惜自己的生命,也才会懂得去爱惜他人的生命,正如老子所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2]13章:121

由此可知,知止知足、贵身爱身等生命哲学思想是对“道”的遵循和体现,是体悟“道”、感知“道”、实践“道”的必然选择。但是,它们并非是外在强制性的各种伦理道德约束,而是来源于主体,出于生命的发展和养护的必然需求,能防止人的生命被各种物欲执念和感官享受所异化而丧失生命的本真。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2]33章:201,人的自然生命是有限的,但是道德生命却是可以无限的,因为人可以在有限的自然生命过程中,充分去感知和体验生命的本真,遵循“道”、体悟“道”。虽然自然生命最终会消亡,但道德生命却可以延续下去,至于永恒。

四、谦下贵柔,涵容恬淡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2]8章:102水是对“道”最好的体现和诠释,水的品格更是有道者所应具有的品格:柔弱、谦下。老子以“水德”喻“人德”,告诫人们应该以水般柔弱谦下的品格和德行去体验自己的生命本真,践行“道”的法则,有利于万物而不争名夺利。但是老子所倡导的柔弱谦下,并不是一种消极避世主义,恰恰相反,他极力推崇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老子说:“柔弱胜刚强。”[2]36章:207他之所以极力提倡“守柔用弱”是因为强弱可以互相转化,“刚强”的事物不一定就能战胜看似弱小的“柔弱”事物,而“柔弱”的事物却往往具有强大的力量,破坏“刚强”的事物。老子“用弱”但不“求弱”[3]83,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善利万物”,体现出一种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涵容恬淡是老子从对“道”的感悟和对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当中得出的思想智慧。老子认为,在人的自然生命过程中,人要在“道”的指引之下,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自身对生命本真的体悟转化为创造的动力,“衣养万物”但是却“不为主”[2]34章:203,消解自身的占有欲和控制欲,“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2]2章:80。顺应自然万物的本性而去成就蓄养自然万物的功劳,努力控制自己的意欲,默默滋养万物,创造而不占有,正因此才会“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2]34章:203、“夫唯弗居,是以不去”[2]2章:80。老子的这一饱含人生智慧和哲思的主张,后来为汉初黄老道家予以进一步发展,成为后世所熟知的:“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4]

由此而知,老子谦下贵柔、涵容恬淡的生命哲学思想可以使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有效地处理好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之间的关系,以更加平和自然、宽广淡泊的心态去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交往关系。如此,才有利于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本真,保持个体生命与“道”相契合、相一致。

作为道家学派创始人和重要代表人物的老子,以其饱含人生体悟和思想智慧的生命哲学思想,为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老子对“道”的追寻和个体生命本真的关注,都显示出老子生命哲学思想的高度人文关怀。与孔子强调人为的思想不同,老子更加注重自然,他所倡导的见素抱朴、知止知足、谦下贵柔等深邃的生命哲学思想,对于现代人们如何在各种竞争日益激烈、身心渐趋失衡、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恶化的现代社会,保持自我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以及社会和谐都有深刻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1]李霞.老子:中国生命哲学之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6):3-4.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卫周.道德经新译新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3.

[4]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653.

猜你喜欢
物欲哲学思想道德经
物欲如镜照灵魂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道德经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运动能够抑制物欲
敬业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运动能够抑制物欲
消费主义视域下的中产阶级想象——论新都市电影的物欲狂欢与精神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