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之殇

2013-08-15 00:54陆泉根
未来教育家 2013年12期
关键词:桐树墨绿花圃

陆泉根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学校教师

没有想到,学校花圃中央的那棵百年海桐枯萎了。在周围植物红花绿叶的映衬下,这棵海桐显得有些扎眼,大煞风景。把手搭在它虬曲的枝干上,轻轻摇晃,枯黄的叶子会簌簌地往下掉,像纷纷飘飞的泪水。

这棵可配称得上学校标志性的植物弥足珍贵,浑身上下洋溢着高贵的气质。它是有身份的,身份证便是树下那块省建设厅颁发的铜牌。铜牌镶嵌在一块赭红色的石头表层,上面赫然写着:古树名木之百年海桐。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这样树龄的海桐应该不多。海桐是四季常青的植物,就像这棵,一直树影婆娑,绿云扰扰。海桐对气温不太讲究,对土壤也不挑剔,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植物。没想到,这棵海桐说枯萎就枯萎了。

实际上,这棵海桐的病态早在两三年前就初露端倪了。当时,学校请了相关专家前来“会诊”。专家们转悠在花圃中间的水泥方块路上,围着海桐一番“望闻问切”,结论很快得出:由于受到方块路下面水泥砂浆的挤压,海桐的“生存空间”变小,导致营养不良。

这不足为怪。海桐是有生命的,有生命就要呼吸,就要饮水,就要吸收营养。之前,为了生存,海桐树的根到处乱伸乱闯,牛劲十足,以至拱翻路基,把水泥砖块挤得歪七扭八,让负责学校基建的领导很没面子。没办法,重新修路时不得不把根基挖得深一点、再深一点,用水泥、用砂浆,如铁桶一般拦住放肆的海桐,好让它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于是,海桐树变成了一个找不着奶头的婴儿——不会啼哭罢了。本来墨绿墨绿的海桐树叶,渐渐没有了水分,无精打采地耷拉下来,一碰便坠落,直至化作春泥。

学校采取的补救措施是迅速的:松土,施肥。甚至,输营养液,就像人生病之后挂水那样。但这是保守疗法、权且之计,治标不治本。终于,海桐病入膏肓,现在,谁也无力回天了。

我对这棵海桐是有深厚感情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教完书,我常常站在树下发呆,遐思迩想,心游万仞。海桐的树冠就像一棵大伞,为我撑起一片阴凉。文学社活动时,我常把孩子们带到花圃里,观察植物。自然,海桐是这里的主角。海桐的花很漂亮,小小的,黄黄的,一团团,一簇簇,星星一般,在树叶间忽隐忽现,散发出浓烈的香味。驻足其间,久之,神清气爽,心情舒畅。这样的海桐,学校里一共有三棵,只是,那两棵也许树龄稍短,枝干瘦小,长得也没有这棵蓬勃、茂盛。在学校重新布局绿化的时候,这棵海桐在选“美”大赛中脱颖而出,移到花圃的中心位置,并且底座修成了盆景形状。

负责学校宣传工作的严主任对海桐也情有独钟,每当和我谈起这棵树,常常眼中含泪,颇有恋恋不舍之情。我理解严主任,她曾让人拍过很多海桐健康时的照片,很是漂亮妖娆。这棵曾经枝繁叶茂、蓬蓬勃勃的海桐,可是学校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象征啊。望着日益衰败枯竭的海桐,严主任长叹了一口气,对我,又好像对她自己说道,好在还有两棵,实在不行,移一棵来这儿吧。

上个月,学校请了一位在市里小有名气的摄影师,给海桐拍了照,留作纪念。这最后的影像,算是给这棵功劳卓著的海桐一个交代。照片登在了校报上,非常醒目。我仔细看了:仰视的取景角度,空旷而深沉的背景……悲壮,苍凉,孤独。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其实,草木也是有感情的。就像太阳花永远钟情于太阳,含羞草永远腼腆含蓄一样,海桐树也有着自己表达情感的方式,也许,那飘零的黄叶,便是它递来的一张张无声的诉状。谁来承担虐杀海桐的罪名?是围追堵截步步紧逼的水泥路面,还是那些修路铺道的泥瓦工?我不知道。然而,至少有一点我很清楚,有时候,我们虐杀生命是无意识的、不知不觉的,甚至,我们的初衷是“爱”、是让它“遵守规矩”。

也许,若干天以后,这棵失去芬芳的海桐会被当作柴禾移走,取而代之的是另两棵当中的一棵。我不关心究竟哪一棵能够被“转正”、“提拔”,只是想提醒大家,要尊重那棵新移来的海桐,就像尊重每一个生命一样,给它一个宽松的生存环境和一片自由生长的土壤,不要让“海桐之殇”再次发生。

猜你喜欢
桐树墨绿花圃
我爱青桐树
桐树
6月,鸟语蝉鸣绿树成荫
法桐树下的男生
小河
母亲的花圃
虎伯的花圃
不会微笑的小墨绿
那一抹淡奶油的馨香
桐树花治烧伤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