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药学结合的临床应用

2013-08-15 00:54蔡文静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医药学中西药理论体系

蔡文静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前所街道卫生院 318016

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需要在实践当中对于中西药学的结合不断探究分析,这样才能够产生出一种统一科学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如果只有中西医学的结合,却忽略了中西药学之间的关系,必然是难以真正达到中西医学的结合;相对的中西药学之间的结合也需要中西医学结合作为基础。在临床上面,这个也是需要有所注意的。中西医学和中西药学之间的不断结合,不断促进,最后使得中西医药学真正的诞生,在临床上面显然是需要不断探究磨合的一个过程。对于中西药学来说,两者能够结合的根本在于它们都对药物还有使用的规律在研究的方向,都是为了针对人体当中的疾病。因为中西药学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西医药学体系当中,结合的基础还有核心是中药学。两者结合的中心,需要中西医学领域的工作者进行深入全面的合作,而且在临床上,显然这样的结合还是不成熟的,所以在应用的时候需要小心谨慎[1]。

在临床上坚持中西药学结合的方向

无论是中西药还是中西药学,都是在中西医药学各自的理论体系当中所表示的一种概念,对于每种药物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性能、内涵以及使用的规律,都有着本身相对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来表达,在中药当中,有专业的术语,如性味、归经或者是升降浮沉等等对于药物的性能进行描述;而这些药物的功效,如果用中医药学术来进行表述,则是理气、壮阳以及舒肝等。这些药物不管是单独使用还是综合使用,都逃脱不了中医药学理论的范畴,最为重视的就是和中医药学患者的机体总状况,"证"有所对应。药物在进行配合使用的过程当中,强调的是各种药物按照君臣佐使的关系,互相之间的功效整体关系是非常明确的,让处方和患者机体的"证"产生对应,最大限度的发挥治疗的作用。而西药在对它本身的性能进行描述时,多是使用物理或者是化学性质进行表述,例如是酸碱性或者是溶解度等等;在对功效以及使用规律的表述方面,则是以现代科学作为基础,通过西医药学的术语来达到表述目的的,例如生理指标方面的血压升高、病例指标的白血球增多,而生化指标方面的转氨酶下降等等,和中药相比之下,西药无论是在单独使用或者是配合使用的过程中对于患者的机体,在各项专项指标变化都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特别是在进行配合使用的时候,各种药物之间的关联整体性没有像中药处方那样的明显。正是这种存在着统一性的差别,决定了临床上面对于两者的结合问题需要不断的进行探讨。两者是不是能够结合使用,这要看这两者之间是不是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础。经过了不断的临床探究,我们认为这个共同基础是存在的。主要的表现如下:①物质基础: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着天然的产物以及人工合成产物的分别;也有着单体以及混合物的区别。在本质上来说,它们的组成部分都是化合物分子,这也就是说药物的在机体上面发挥作用,能够起到治疗效果的最小物质单元,都是化合物分子,而这些化合物分子能够是单一的种类,也能够是多种化合物相互配合发挥作用的;②生物活性基础: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在临床上它们最为主要的作用对象就是人的身体,通过对患者的机体消化代谢进行发生影响,进而在对患者的生理以及病例等多方面的状况进行改变,最终达到治疗的作用[2]。从这个角度来进行思考,中西药学对于药物的性能、功效以及使用规律其实能够通过共同的术语来进行表达,通过临床的经验来让两者能够达到完美的结合统一。虽然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和用药规律看起来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其实在临床上面已经发生了很长的时间,那就是两个种类的药物同时用在一个患者的身上。在临床上面,有一些是以两类药组成,然后给患者进行治疗;有的是在中医还有西医两个医师那里分别得到处方然后一同使用。对于中西用药的合理性要进行判断的话,除了依靠医生本身的经验,更要有中西医药学结合之后的相关标准来作为衡量。

中西药学结合需要医学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我们知道,中西药学的结合还有统一,所需要的理论基础还有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以及中药学的基本内容。在理论上面其实这个已经得到了验证,重要的是在临床上面如何才能够更好的将其应用。虽然当前也有不少医院在临床应用上面不断的对中西医药学的结合进行探索,但是这显然是需要经过很长的探索实践的。为了能够更好的达到这样的目的,使得中西医药学能够得到发展和完善,应该在临床上面提倡,西药学甚至是多学科的工作者到中西药以及中西药结合的领域当中进行研究工作。在中西医药学的结合还有统一的过程当中,是以中医药学的理论来作为指导的,中医药学可以说是中西医药学结合体系当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一个方向,在这方面中西医药学以及多学科的工作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在认识上面达到一致,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顾虑以及摇摆[3]。在应用中西医药学到临床当中的时候,应该对这个学科所存在的优势还有缺陷,同时对于自身知识结构中所存在的不足也需要有清晰的认识。

结 语

在临床应用的时候,两大医学之间的优势以及缺点都要起到互相推进、互相弥补的作用。应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进程越来越快,和西药学之间的结合也有更好的融合步骤,两者之间的结合和统一越来越快。但是在应用的时候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西医药学毕竟是以现代的科学作为本身的理论基础,但是在西医药学当中,并不等于现代科学就已经全部得到体现了,想要完全的实现中医药的现代科学化仅仅靠着西医药学的相关知识还有技术来推进是不现实的,应该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当前的多门学科知识,共同来推进中西医药学的结合,使之在临床上面的应用能够更加的顺利。

1 落潮应,郑继方,胡振英,谢家声,王东升.以复杂科学理论指导中西医药学结合[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2):123~124.

2 王家瑜.浅论中西药学结合的可能性[J].中国实用医药,2009(12):145~146.

3 张岩.西药中药化~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的突破点[J].中国水电医学,2008(13):142~143.

猜你喜欢
医药学中西药理论体系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中国民族传统医药学现代传承与高等教育
论蒙医药学的挖掘与展望
中医药学术语系统研究概述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