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青年道德思想建设的思考——于张闻天的“青年修养”的启示

2013-08-15 00:43
电子测试 2013年20期
关键词:空想张闻天网民

徐 婕

(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

科学技术的突飞发展,改变了处在陈旧思想的我们。带领我们步入网络社会。青年与网络之前存在众多的契合点。不少青年甚至“一网情深”,他们的思想道德和表现给社会带来了担忧。张闻天同志极其重视青年的道德修养,在待人接物方面也有着深刻的体悟,这些都蕴含着张闻天的伦理思想,而这些伦理思想对当今网络环境下青年道德思想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当代青年网民道德思想现状

当代青年网民思想道德状况总体看来,趋势是乐观,积极向上的。他们能合理运用网络,进行认同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发展也是充满信心。但由于生活环境、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发展,青年网民的道德思想状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理想信念的模糊

如今的互联网好比快餐一样,对青年的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大增加了青年的好奇心。只要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就能通过鼠标轻轻一点,可以找到。然而,正由于他们的好奇心,他们成了随便接受各种信息的机器人,对信息不进行删选,全部接受。长此以往,这就让他们丧失了自己的主见,使自己的信念变得模糊不清,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

1.2 价值观念的冲突

绝大多数的青年网民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能过妥善处理自己与网络之间的矛盾关系。可是,我们也要看到部分青年网民实际的道德理念与理想中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我们可以观察到他们利用网络任意的抒发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的不满,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畅所欲言,而在平时的生活中,却将最心底的情绪收藏起来,冷漠对待周围的人。甚至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会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

1.3 道德品质的滑坡

当代青年网民的道德素质整体是好的,但部分青年网民道德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淡薄、是非观念不清和社会公德心弱化。网络给大众一个很好的平台去抒发自己,阐述自己的观点。然而有的青年网民却喜好在互联网上恶意的评判别人,或者散布谣言,影响社会稳定。

2 张闻天的“青年修养”

张闻天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有着卓越的成就,如外交、文学、经济、党建、思想宣传、社会主义观等,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他从小就对自己严格要求,力图在实践的过程中改造自己,长大之后为祖国做出贡献。在参加革命之后,他一直重视对青年的培养和教育,多次进行宣传演讲,积极鼓励和引导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加强自身道德的修养。在1938年4月,张闻天在陕北公学作了《论青年的修养》的演讲,对青年的思想道德修养进行了一定的引导和启发。

张闻天积极鼓励青年拥有自己的理想。他曾说,“正式这种理想鼓舞着我们的青年向前进步。正式这种理想使他们不愿在现实社会中醉生梦死,而愿意为理想社会的实现牺牲奋斗。正是这种理想,使我们的青年,在过去,在现在,创造了许多惊天动地与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业”。张闻天从几个方面阐述了青年的理想与修养。

2.1 理想有别于空想

所谓的理想是建立在现实社会物质基础上的东西,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有的青年在面对不被现实生活满足的社会时,肆意的放大自己的理想,这样的理想不是理想而是空想。空想只是幻想,它脱离了现实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没有根据的凭空想象。张闻天指出,“理想与空想不同,理想能够实现,空想不能实现,理想的实现需要具体的办法”。青年们在树立自己理想的同时,也要明确自己的理想是理想还是空想,要脚踏实地,着实眼前。

2.2 要为理想的实现奋斗到底

在张闻天看来,青年们有崇高理想固然重要,但在确立了理想之后,也要有为实现理想奋斗到底的精神。他认为,“青年人一旦觉醒,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之后,都能够不顾一切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这种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牺牲精神,是我们青年的一个很大的优点。”理想虽说是建立在现实社会物质基础之上,但其实,它更是高于社会现实。一般看来,理想是很美好的,但与之相比下的现实,看上去却是丑陋的。不仅如此,理想的实现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它需要人们不断的努力和奋斗。不能因为现实的原因,而中途放弃了追逐理想。

在1938年,张闻天又进一步回答了关于理想的实现,他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做了一次重要的演讲,演讲的题目是——《论待人接物》。该演讲将待人接物提升到抗日战争层面上来讲。对中国共产党的修养提出了一些要求。在张闻天看来,共产党人不仅要有宽宏大度的胸怀,循循善诱与诲人不倦的精神,还要有真诚谦虚与尊敬仁爱的态度。在面对坏人的时候要做具体分析,对症下药,既要尽力争取,又要坚决斗争。

3 张闻天的“青年修养”对当代青年网民道德思想建设的意义

胡锦涛曾指出,一个社会的和谐,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是由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的。而青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需要加强当代青年网民思想道德建设。这其中包含网络教育、网络管理、实践和自身修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张闻天的“青年修养”对当代青年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3.1 引导青年树立理想,积极进取

树立崇高的理想,脚踏实地。在社会的网络化,知识化下,青年人更应当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并且这个理想应当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切实可行;这个理想应当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不应当是虚拟的,不实际的。张闻天从小立志救国,在五四运动中,成为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最为活跃的学生之一,之后在投入革命过程中,他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了时刻心系祖国。从张闻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要想有这样的理想,青年人就必须要充分的认清自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不畏艰难,积极进取。

3.2 鼓舞青年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如今的网络已经在信息化开放的年代。网络中存在不少信息在引导当代青年。然而因为信息的混杂也影响着当代青年的在对自己人生方向的选择。在张闻天看来,理想的实现是不容易的。他在引导青年树立理想的同时,也鼓舞青年要有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仅是理想,在生活工作中也同样会遇到困难和波折,而在这时,坚定信念,奋斗到底是每个青年应当有的精神。张闻天认为,“一切革命的工作,只要能够坚持的干下去,一定可以得到一定的成绩。巨大的建筑工程没有一砖一瓦的砌筑,是永远不能成功的。伟大的理想不经过许多胜利和失败,是永远不会实现的”。在当今社会,青年们更要坚持自己的理想,面对复杂的环境更要勇敢前进,这样我们的理想才能实现。

3.3 培养青年诚信友爱,宽厚待人

科学技术不断强大,网络信息也呈现多轨道、多层次的发展。网络不再只是一味的提供数据搜索,也开始对网民道德素质有一定的影响。要宽厚待人,尊重差异,诚实守信。这与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做过一次演讲——《论待人接物问题》相呼应。张闻天演讲的内容是要青年们培养伟大的胸怀和气魄,要有循循善诱与诲人不倦的精神,。网络社会发展需要法律制度的规范,道德的维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如今构建网络和谐社会的年代,言而有信,博爱仁慈,宽厚待人显得尤为重要,青年们不仅要有好的科学技术,也要做到这些,才能够很好的构筑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有利于事业的成功。人与人之间才能更加的相互尊重和认同,才能更好的给予处于危险状态下的他人帮助,这样才能有助于网络社会和谐的发展。

[1]张闻天选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62,164,165

[2]张闻天选集编辑组.张闻天文集(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399

猜你喜欢
空想张闻天网民
张闻天《神府调查经验谈》
警惕“空想”
从生活小事看张闻天廉政大情怀
小老虎种花
警惕“空想”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不空想不抱怨 有激情在线状态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