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持续关节腔对流冲洗的护理体会

2013-08-15 00:54刘贵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液量管径对流

刘贵芳

(宁夏医科大学总院门诊 宁夏 银川 750004)

持续关节腔对流冲洗术,临床常用于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切口感染等患者的治疗。但由于手术创伤大,坏死组织或脓栓不易彻底清除、术后出血等原因,术后常有异常情况的发生。现将我科2002年1月~2006年3月我科对38例患者行病灶清除,持续关节腔对流冲洗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9岁。其中骨髓炎16例,化脓性关节炎9例,均采用持续关节腔对流冲洗,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切口均甲级愈合,拆线时间15~20日,平均拆线时间为18日。出院3~6月随访,切口均无不适。

2 方法

2.1 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后在切口的病灶腔隙内将前端开有2~3个侧孔的冲洗管和引流管平行放置,摆好两端位置,使冲洗管置于高位,引流管置于低位且管径大于冲洗管径,分别连接于装有冲洗液的滴瓶和接有负压装置的引流瓶进行持续吸引。

2.2 冲洗液配置(1)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庆大霉素8万单位;(2)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卡那霉素0.5g;(3)5%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三种注射液可交替使用,也可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用不同的冲洗液。

2.3 冲洗方法每日冲洗液量根据病情轻重、病灶面积、术后时间长短等不同而异,一般引流管放置时间为1~2周。术后3天内尤其是24h内,冲洗液量要大,约为5000~18000 ml,冲洗速度约在100~180滴min左右,且每隔2h直线冲洗约1 min,同时从上到下挤压引流管,以防切口内脓栓、血块、脱落坏死组织在引流管内沉积而堵塞引流管;72h后可根据感染程度、引流液颜色、有无浑浊及絮状物等逐渐减少冲洗液量,一周后每日冲洗液量可维持在2000~3000 ml或遵医嘱执行。

3 异常情况原因分析

3.1 出血因患者手术创伤大、切口敷料渗血较多、术中血管接扎不牢靠接扎线脱落、髓腔或创面渗血多、引流液持续为淡红色未及时处理或患者凝血机制差等引起术后出血。

3.2 引流管堵塞因术中管腔放置位置不当、深度不够或管腔在切口内打折、引流管口径小于或等于冲洗管径、术后引流管扭曲、受压、折叠引流管口有凝血块、纤维蛋白、脱落的坏死组织或脓栓未及时清理;负压吸引压力过大使切口内正常组织贴敷于冲洗管的内侧孔发生堵塞所致。

3.3 患肢肿胀若冲洗液量大于引流液量,冲洗液渗入皮下组织引起患肢肿胀;若患肢极度肿胀且张力高、疼痛加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温下降时应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若患肢肿胀、肤色变暗、小腿腓肠肌被压时应注意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4 髓腔内感染由于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引流管放置时间长,长期应用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熟练,引流瓶装置中液体过满而未及时倾倒或引流瓶高于患肢平面使污染的引流液逆流入髓腔内感染。

4 对策

4.1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检查患者的凝血机制是否正常,异常时及时治疗;术中彻底止血;术后定时监测脉搏、呼吸、血压、脉压差的变化,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若引流液量大于冲洗液量且颜色鲜红,切口敷料渗血较多,患者脉搏细速、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术后72h后引流液仍为持续淡红色,则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师,行加压包扎,遵嘱给予止血、补液等治疗,必要时行再次手术止血。本组病例中1例因有活动性出血行再次手术。

4.2 妥善管理,保持引流通畅可使关节囊得到间接膨胀,防止关节粘连,使关节得到有效减压,减少骨骺及关节囊障碍,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及切口愈合。因此,术者在选择引流装置时应使引流管径大于冲洗管径,术中应将冲洗管和引流管平行放置,不可在切口内打弯且深度要够;术后妥善固定,随时检查管道有无打折、扭曲、受压,每2h定时挤压引流管并直线水柱冲洗,防止血凝块堵塞,保持冲洗管通畅。若引流不畅应及时挤压引流管并直线水柱冲洗,防止引流管堵塞,保持引流管通畅,若引流不畅应及时挤压引流管并用无菌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加压冲洗;也可调整引流管位置,并用50 ml注射器试抽,清除堵塞物,调整冲洗速度。经上述处理仍无效,须重新置入引流液引流管。

4.3 严密观察患肢的感觉、运动及肿胀情况,若冲洗液量小于冲洗液量,且患肢肿胀,提示冲洗液渗入皮下的可能,此时应调整引流管的位置,抬高患肢20~300,以减轻肿胀促进血运,疑有骨筋膜室综合征应即行切开减压。

4.4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每次更换冲洗液时及时倾倒引流液,以防止引流瓶内液体过满,污染的引流液逆流引起髓腔内感染或切口感染加重。

[1]朱维继.实用外科杂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36

[2]王澍寰.临床骨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16

[3]王筱敏.护理学原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03

猜你喜欢
液量管径对流
齐口裂腹鱼集群行为对流态的响应
大管径水平定向钻在沿海滩涂施工难点及措施
大管径预微导纠偏防护窗顶管施工技术研究
大管径大折角热水供热管道设计方案
TAP阀压开地层解决方案及其在苏南的应用
工程因素对页岩气井产水的影响分析
CO2 驱低液量高气液比井下气锚模拟与优化
基于ANSYS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方法研究
拓扑缺陷对Armchair型小管径多壁碳纳米管输运性质的影响
二元驱油水界面Marangoni对流启动残余油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