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要“以貌取人”

2013-08-15 00:53重庆熊建峰
读写算(下) 2013年9期
关键词:丹凤风俗习惯项圈

重庆 熊建峰

阅读文章要“以貌取人”

重庆 熊建峰

常言说,人不可貌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只根据身材相貌、衣着服饰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贵贱。然而,阅读文章却要“以貌取人”,透过人物的长相体态、穿着打扮、音容笑貌,去体察人物的身份地位、个性风采和精神品质。阅读文章时怎样“以貌取人”呢?

认识个性风采 透过身材长相和音容笑貌,可以体察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比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说:“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丹凤”、“柳叶”,可见美丽漂亮;“三角眼”、“吊梢眉”,足见丑陋凶狠。“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这样描写充满了矛盾、对立,表现出王熙凤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的个性: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老谋深算。

了解思想品质 透过描写的容貌、神态、举止,可以体会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比如《金色的鱼钩》一课中说:“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老班长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表现了他为战友吃苦,为革命受难的高贵品质。病号不吃,他“皱起眉头”;吃了,“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多么强烈的对比,把老班长为谁忧愁、为谁欣喜,为啥痛苦、为啥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

显示风俗习惯 透过穿着打扮,可以看出当地的风俗习惯。比如《少年闰土》一课中说:“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小毡帽”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江浙一带农村人常戴的帽子;“银项圈”是当地的风俗习惯,表明父母对闰土的疼爱。这样写活现出一个健康、朴实、可爱的乡村少年形象。

预见人物命运 透过穿着打扮和神情举止,可以预见人物的命运。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小女孩没有鞋穿,还在街上卖火柴,她的命运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猜你喜欢
丹凤风俗习惯项圈
智夺项圈
丹凤的水
丹凤“五个先行”推进村“两委”换届
丹凤“四个强化”从严落实“三项机制”
少数民族作文教学改进优化措施探析
你已住进我的心里
探索满族中的风俗习惯之——猎鹰文化
新工艺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你已住进我的心里
安徽利辛丹凤村汉代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