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剧变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特征

2013-08-15 00:49
关键词:剧变苏东学派

郭 文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既是一个知识系统也是一个政治运动。苏东剧变后,国外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和组织领域都出现了危机,但思想领域的危机很快过去,学院式马克思主义得以“浴火重生”。因为运动的低潮更需要理论上的反思和创新,所以在经历短暂的阵痛与调整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资本主义的核心地带英、美、德、法、日、意等发达国家再次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并日渐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

一、告别唯我独“马”,直面多元倾向

苏东剧变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大厦倾塌了,与此相伴的是,人们心目中“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框框也被打破了。所以在苏东剧变不久,便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回归”现象,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继续成为研究对象,继续被不断解读,从而宣告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破产。

由于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内部存有诸多分歧,使得马克思主义在理论重建过程中分化为各种思潮学派和团体。目前,在国外理论界至少有20多个马克思主义学派,如:分析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实践派马克思主义、批评学派马克思主义、解释学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解放神学马克思主义、市场马克思主义、世界体系马克思主义、管理学派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女权(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乌托邦马克思主义、新李嘉图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托派马克思主义、现象学马克思主义、晚期马克思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调节学派马克思主义,以及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和激进政治经济学等等。在这众多的思潮和学派之中,有一些虽然产生较早,源自“西方马克思主义”或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并行多年,但直到苏东剧变后这些学派才逐步显露头角。有一些学派能否称得上是“马克思主义”尚存诸多疑虑,还需再观察。

尽管在这些众多的“新的”和“旧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学派中,存在着不同特点的理论,但在新的历史条件和语境下,绝大部分学派都已认同了差异的多样性,呈现出解释的多元化格局,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

二、注重文本解读,掀起“重读”热潮

苏东剧变后,在马克思学等流派的影响下,特别是金融危机等的刺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解读与研究成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的亮点。其中,基于MEGA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的研究最为火热,这方面的研究又包涵两个层面:一是围绕着历史考证版的编辑出版工作而展开的学术性研究活动;二是伴随着历史考证版的编辑出版而展开的学术性研究活动。随着MEGA2的出版,国外马克思主义掀起了一股“重读马克思”的热潮和一浪接一浪的“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和“走进马克思”的呼声与倡议。与此同时,对其他马克思主义人物原著的研究也在深化。在此基础上,利用新材料,发现新问题,做出新结论,俨然已成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大趋势,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三、立足全球视野,强化问题意识

苏东剧变后,国外马克思主义者愈加重视对当代一些全球性的重大现实问题及热点问题的理论思考与探讨,他们研究的主题具有鲜明的全球性和时代感。诸多主题,如:新自由主义、帝国主义的新扩展及其困境、恐怖主义、民族主义、宗教冲突、后共产主义和转型问题、阶级与阶级对立、生态环境、女权主义、民族性与现代性、技术与消费异化、大众文化的泛滥及其物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社会主义的前景,以及一些具体议题,如:美国政府的执政困局、欧盟及其认同危机、经济金融化与经济民主问题、中东问题特别是两伊问题和巴以冲突、阿富汗问题、民主化与西方国家的军事干预问题、美军虐囚事件、人权问题、腐败及国家司法机构的蜕变、拉美左派执政现象等等议题,都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课题,具有非常强烈的前沿意识和现实感。提倡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像马克思那样思考问题”,已然成为众多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自觉选择。

四、保持批判精神,凸显创新意识

国外不少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指出,马克思的方法是根本的批判方法,虽然时过境迁,马克思主义可能不再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但作为“现代性陛下的忠实反对派”,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锋芒犹在。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新自由主义与新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日益加重的掠夺与剥削,对当代资本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帝国主义展开分析批判构成了当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题之一。除了着力于对现实的批判外,近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也加大了对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反思。因为既然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那么它就不应当害怕批评,所以允许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批评,甚至承认指导思想多元化,是近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界出现的一个新现象。事实上,随着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凸显,很多在马克思主义史上被确定的问题,都在尝试进行开放性的学术探讨。

正是秉承着这种批判精神,伴随着世界历史进程的变化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号下各种标新立异的观点和理论呈现出变化发展的态势。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普遍的要求和共同的努力方向。

综上所述,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作为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了马克思主义者和左翼人士的面前。在经过短暂的调整逐步稳住阵脚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自90年代中期便开始走向复苏,并日渐呈现出一些有别于传统的新特征、新趋势,不管是其研究结论的多元倾向,还是其研究方法的文本解读,不管是其研究主题的现实倾向,还是其价值选择上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追求,都是值得我们更加关注和跟踪研究的。

猜你喜欢
剧变苏东学派
拟人句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著名导演——苏东花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
论清初江西三山学派
从波兰看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改变了什么
苏东剧变带来的启示
《苏东剧变之后》一书的写作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