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多用电视语言讲故事

2013-08-15 00:54毕明玺
传播与版权 2013年3期
关键词:敬一丹信息源电视新闻

□ 孙 杰 毕明玺

在当前不少电视新闻中,仍有许多电视新闻记者像报纸和广播记者一样仅用文字写新闻,忽略电视新闻的多媒体特征,特别是忽略镜头的运用,造成一些电视新闻成为配图片的报纸或广播新闻,从而导致电视新闻的魅力得不到充分展现。电视是以镜头为主同时运用声音文字来讲故事的媒体,要做好电视新闻,就要从电视语言入手对电视媒体特性作认真思考。本文尝试从画面和声音两个方面,对电视新闻的语言进行浅显探讨。

一、画面

画面就是我们常说的镜头,是电视语言的三元素(画面、声音、文字)之一,没有画面,电视新闻也就无从谈起。比如说,有这样两个电视画面,一个是“通红的大囍字”,一个是“一群小孩趴在窗户上往屋里看”,观众一看就明白画面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既明了又生动。但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往往不少记者会忽视这一问题,结果出现各种不该出现的情况:

——在电视中看到了人群欢呼叫好,马上听到了解说“人们欢呼雀跃起来”;

——经常有的镜头不是观众想看的,想看的没拍着或拍的太少。这种情形在各种新闻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尤其在晚会、各种赛事之类的新闻中比较常见;

——该出的字幕、图表(观众非常想知道的)没出,观众都明白的,字幕赫然醒目……

各种问题,不一而足。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思维习惯的问题。电视新闻是在报纸新闻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长期以来造成我们的电视记者习惯用语言思维来叙事、来做电视新闻,结果出现看图说话的电视新闻也就不足为怪了。

1.养成用镜头思维表达思想的习惯。电视语言的特性要求电视记者养成用镜头思维表达思想的习惯。看到一件事,要用镜头去想,讲事用镜头去讲,对于现场感很强的新闻(如节目现场、施工现场、事故现场等)或进行时的事件来说,做到这一点比较简单,多捕捉能充分表现事件现场的镜头即可。但对于一些现场感不强或过去时的新闻事件,则必须用镜头思维去组织画面,再现现场。比如,拍摄一个企业半年来的发展情况,涉及企业的管理创新、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市场开拓、新产品研发等工作都已经完成,要使画面蕴含丰富的信息量,就不能只是简单地拍摄车间生产,还要拍摄一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图纸、标注市场营销地图、产品研发等的镜头,同时要运用好现场主持及采访,才能使报道有声有色。

2.要讲求画面的美感。既然画面是电视新闻的主要元素,画面就必须讲求美感。在不违背新闻事实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将美的画面呈现给观众,让所有与主题无关的东西远离镜头。比如,拍摄一个建筑物,建筑物前面的线杆、空中的电线不仅与主题无关,而且横竖的线条还会对画面造成分割,影响画面的美感。时下,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闻层出不穷,在拍摄农村面貌时更要注重画面的美感,要全面展现新时期农村的面貌和新型农民的形象。要多拍摄新农村整齐的街道、靓丽的小花园,以及“改厕、改圈、改厨”带来的变化;多拍摄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同时要注意选择的被采访群众的形象要大方得体。

3.要巧妙运用空镜头。有时候一个镜头所传递的信息是任何语言替代不了的。这里所谓的空镜头,不是任何意义都没有的镜头,相反,是有内容、有信息量的空镜头。笔者曾经拍摄过一条新闻,主人公是一个因家庭贫困13岁还没有上学的孩子,因为没有同龄玩伴,他整天和家里的小狗一起玩耍。拍摄这条新闻时,笔者拍下了小男孩和小狗玩耍的画面,还有他望着同龄的孩子背书包上学放学时羡慕和无助的眼神。这两个画面编排在一起,形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拍摄一位含辛茹苦照料7位老人的农村妇女时,除了对面部皱纹、手骨节变形等进行特写体现主人公操劳过度外,还特意安排了一组主人公浇花的画面,表现她热爱生活、勇于向困境挑战的积极精神。在拍摄一个在村“两委”关怀下走出贫困的农户时,笔者用他们家中栽植的鲜花作前景,拍摄了主人公含饴弄孙的画面,以及主人公在村里新建的公园里散步的画面,这些空镜头对于表现好政策给贫困户带来的可喜变化,很有说服力。

4.要善于用细节讲故事。一篇好的新闻报道不能没有细节,不能没有故事情节。说到细节,笔者在北京广播学院培训时,听敬一丹讲过她在采访中的一件事:节目《在沙漠边缘》采访中,敬一丹有意识地从一个农村孩子的名字——“沙沙”问起,她预感到一个沙漠边缘的孩子起这个名字或许有特殊意义。敬一丹问孩子的母亲:“这孩子叫什么?”孩子母亲回答:“叫沙沙。”一听到这名字,敬一丹凭直觉认为一定是沙漠的“沙”,于是装作没听清又问了一遍,并示意摄像师开机录下来。孩子母亲很自然地说:“进门是沙,出门也是沙,就叫个沙沙。”后来,在编辑的时候,敬一丹用了这段采访,并引发了一段议论:“沙沙的小姐姐叫翠翠,沙窝里的孩子起了这么一个水灵灵、绿莹莹的名字,这里头不是有乡亲们的一个盼头吗?”可见,只有善于发现细节,才有可能在平淡的采访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成为节目的亮点。

新闻要贴近群众,还要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典型,通过讲述某个有代表性的个体的故事,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主题。这样的新闻才有可信度,才能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比如某市再就业有一个什么举措,如何搞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如何安排就业岗位等,写得非常详细,数字也列了不少,详细到百分之零点零几,但是没有任何故事、没有任何细节,观众看了没有什么印象。其实,只要选取一位有代表性的下岗再就业职工,寥寥几笔勾勒一下他的就业或创业史,从他的故事扩展开来,使整篇新闻有点有面,可看性自然就增强了。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发过一个地区远程教育网络发挥的作用的新闻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想脱贫致富而又找不到门路的农民,通过收看远程教育网,学会了一门技术,走上了富裕,并带动其他村民搞起了同样的副业,通过这样一个典型事例,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声音

声音包括解说、同期声(包括现场声)及音响效果。声音是画面的延伸,可以补充画面在表达上的不足,有利于挖掘画面内涵,增加新闻信息量并升华主题。

同期声(包括现场声)是让观众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的重要手段,传播学研究证明,传播信息的可信性与信息源的权威性成正比,信息源越有权威,信息就越容易为受众所接受。新闻事件的权威信息源就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目击者。现场报道中,记者(主持人)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现场,其本身就是权威信息源之一,无论是记者面对新闻事件的现场主持,还是记者将话筒对准新闻事件当事人请其讲述,都是来自权威信息源的事实,都会提高观众对新闻传播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需要指出的是,采访同期声与解说词要前后呼应、有机衔接,采访同期声有时是回答解说词提出的问题,有时是证明或者强调说明解说词提出的观点,是对解说词的补充或强调。另外,要注意采访同期声与解说词不要重复,在采访中要提前考虑好,采访中不好把握的话,要在写解说词的时候进行调整,如把采访同期的一部分变成解说词。一般来讲,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解说对于看电视的观众并不容易理解,又不能像看报纸那样反复揣摩,因此最好在采访时提前考虑到这个因素,将这样的解说变成采访同期,观众通过电视字幕可以更好地理解。

电视新闻中,现场声的运用也很重要,观众感受现场气氛,很大程度上是从现场声中获取的。例如,香港回归的主权交接仪式现场,当五星红旗升起,播放的国歌就是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最好的注脚,胜过一切语言文字。节目、晚会现场及各类赛事等现场感较强的新闻事件也一定要注意捕捉现场声,这对于更好地展现电视新闻的魅力很有必要。

猜你喜欢
敬一丹信息源电视新闻
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信息源选择多样性研究:概念内涵与测度方法*
睡眠者效应
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源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感谢遇到你——敬一丹采方录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敬一丹 宣布退休
敬一丹否认新书是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