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及应对策略

2013-08-15 00:54王冬梅
传播与版权 2013年3期
关键词:网民暴力舆论

□ 王冬梅

一、网络舆论暴力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舆论日益受到各方关注。一方面,网络舆论在发挥舆论监督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发挥了正能量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与生俱来的特点,也展现出极大的负面效应,出现网络舆论暴力等现象。

网络舆论暴力是指网民超越正常理性、超越道德和法律,利用网络舆论对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或现实生活中的惩罚,损害其正当权益的行为。具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表现在网络上,属语言暴力,对事件及当事人态度偏激,极尽侮辱谩骂,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或是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同时对网络上持敌对意见者也肆意攻击,迫使其“销声匿迹”。第二类表现在网络下,属行为暴力,是网络舆论暴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延续,网民以“正义者”自居,甚至不惜以非法手段干扰当事人及其亲朋好友的正常生活。

二、网络舆论暴力产生的原因

1.网络媒体自身的特性

网络媒体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网民能自由、匿名发表意见和观点,不用担心真实身份被泄露,也不用为言论负责,因此在发言时可以随心所欲,这直接导致了大量无所顾忌的言论出现。同时,网络交互性的特点使大批网民在阅读信息的同时,也参与了信息的复制、重组、生产和传播。信息把关的多重性,使得信息在传播中越来越真假难辨,为网络舆论暴力提供了温床。

2.网民的构成成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54.4%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网民年轻化是导致网络舆论暴力的直接原因。年轻人由于阅历、经验的缺乏,以及对事物认知水平和深度的欠缺,容易被表面信息激怒,表现出冲动、不理性、偏听偏信,缺乏辨识信息真伪的能力,容易赞同“以暴制暴”的思想,表现为愤怒的个体。网络的开放性使这些愤怒的个体极易集结成为一个观点一致的暂时群体,以群体的身份进行道德审判、伸张正义。另外,报告中称网民中43.1%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生存的压力使这些身处社会底层的人们积攒了更多的不满和愤怒,暴躁情绪易被点燃,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和利用,成为“网络暴民”。

3.社会的现实因素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比较突出,行政不透明、官僚作风严重、社会阶层分化、贫富不均、竞争不公等都能轻易触动人们脆弱的神经,加上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极易煽动网民的愤怒情绪。再加上网民对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网络事件难辨真假,对事实的判断比较情绪化,容易缺乏理性思考、产生偏激意见,奠定了网络舆论暴力的走向。

4.网站和网络推手的推波助澜

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上的议程由网民自己设置。这个传播规律被某些精明的网站和网络推手发现并加以利用。由于我国网站运作的商业化,追名逐利是其与生俱来的属性,出于利益考虑,某些网站故意恶意炒作,助推网络舆论暴力的增长。近期被曝光的网络推手“秦火火”、“立二拆四”就是通过发表攻击性言论、反常性信息等虚假网络谣言来赚取点击量,以此成名并获利。他们不顾道德和法律,肆意策划刺激性虚假新闻以牟利的行为,无疑为网络舆论暴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5.传统媒体的失声

网络舆论暴力最直接的诱因是网民被别有用心的人误导、被虚假信息屏蔽,所以“让真相大白于天下”是制止网络舆论暴力的有效良药,传统媒体在此过程中有很大可发挥作用的空间。但现实中,传统媒体要么对此不关注不跟进,要么简单谴责网民的暴行,要么转发网络上的相关信息,只是在言辞上比较保守克制中立,很少有及时辟谣和澄清真相的举动,侧面助推了网络舆论暴力的增长。

三、网络舆论暴力形成机制

拉斯韦尔把人类的传播活动概括为由五个环节构成的过程,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本文按此脉络简要分析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过程。

网络媒体的传播者不同于传统媒体,由于网络自身的特性,每个网民都能成为信息把关人,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置议程。网络舆论暴力的传播者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发帖者、跟随者和围观者。发帖者多为策划者,是网络暴力的导火索。其动机不一而足,有想借助网络力量解决现实问题的正义人士,也有在网上发泄心中不满与愤怒情绪的人,还有以此作为商机获取私利的人。虽然动机各异,但他们发布的事件往往都是比较容易触动大众道德情感和愤怒情绪的,以此引发网民的关注和参与。跟随者即跟帖者,有以道德标杆和正义之士为标榜的讨伐者,有故意恶搞的跟风者,还有无意识的参与者。讨伐者作为狂热的声讨分子,成为了网络舆论暴力事件坚定的推动者和主力军。他们不但会刻意攻击当事人,而且会极尽所能煽动其他网民、推动事件继续发酵,甚至会以实际行动干扰当事人的生活,成为“人肉搜索”的主力,是主要的行动者。围观者虽然没有直接发言攻击,但由于他们的点击,使点击量增高,客观上增加了事件的关注度和知名度。

传播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事件帖,它们多为未经核实或故意造假的事件,共同点是挑战大众道德、情感或法律底线,要么以反常性内容博取眼球,要么以强弱对比悬殊的矛盾冲突吸引注意。在形式上,又多为言之凿凿的语气和句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精确清晰,有别于谣言的模糊不清,为难辨信息增加难度。为数不多的事实帖,也多半是一面之词,没有还原事件的全貌,属选择性呈现。另一类为评论帖,多为点燃和煽动群体情绪、对事件妄下论断、言辞激烈、以正义之士自居的论说,此时事实与真相已经变得微不足道,发泄和攻击才是重点。

网络作为网络舆论暴力的传播媒介,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模式,信息已经不是直线和单向传递,已经变成双向交互传播及裂变传播,这些特点均为其快速扩散和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网民的愤怒情绪也在信息的一次次难分真假的加工中愈演愈烈。

传播受众即全体网民,他们多为年轻人,收入较低、学历较低,容易偏听偏信做出冲动行为,缺乏思辨精神,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致使其盲目跟随,极易在群体情绪的影响和带动下成为网络舆论暴力的支持者和行动者。

网络舆论暴力往往在短时间内形成并影响巨大,对此著名新闻学学者陈力丹认为,某些网络谣言迎合了公众对事实的好奇,提升了谣言的传播效果;即使内容为部分真实,但发布者的措辞往往有明显的倾向性,不明全貌的网民易被误导跟风、一拥而上,形成网络舆论暴力事件。再加上别有用心者抓住人们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在第一轮抢先散布虚假信息使网民印象深刻,以致后来的辟谣帖和真相帖被淹没和忽略。印刷时代的媒体尽量发布准确信息,先搞清楚再发布;但在信息时代,“先声夺人”很重要,第一轮公布的信息更易获得信任。

综合而言,网络时代把关人改变,信息可信度降低,议程设置的主动权转移到每一个网民手里,这一现象被个别组织和个人出于私利加以利用。网民们对于要么捏造、要么局部真实的事件帖缺乏辨识度,在对现实不满、从众心理等各种情绪的催化影响下态度偏激,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转发、加工、重组信息,并按自己持有的观点集结成群、打击异己、扩大影响,在网络哄客的煽动和匿名制的保护下尽情发泄,最终酿成言论暴力。极端者甚至采取一些手段进行“人肉搜索”,干扰当事人及其亲朋好友的正常生活,使暴力行为延伸至现实生活中。

四、应对策略

1.加强网络的信息把关

网络并非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它和现实世界并行且交融。网络上的信息应同传统媒体一样,注重全面性和真实性,网站要肩负起对信息把关的职责。首先吸收合格的信息把关人,其次是建立网站信息把关制度,注重信息和信息来源的选择,防止出现为一己私利或疏于管理而放任网络暴力的现象。

2.提高网民素质

制止网络舆论暴力需要提高网民三方面的素质:一是法律素质,增强其法律意识,可在各类普法宣传中加入网络相关案例。二是新闻素养,要了解传播规律,知道媒介如何运作,特别要加强学习网络媒介的相关知识,增强网民对信息的分辨能力和选择能力。可在学校开设新闻素养相关课程,也可在社区进行新闻素养推广普及工作。三是自律意识,培养青年网民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总之,全社会要通过种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和疏导,提高全体网民的素质。

3.改善社会现状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网络上的种种不满情绪,虽然有可能是被误导,但它也是现实中负面情绪的一个缩影。事件可能是假,但人们渴望公平美好社会的愿望是真。因此,改善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现象,加快阳光政府、服务政府的建设,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竞争规则等都能为改善网络舆论暴力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4.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把法律作为控制网络舆论暴力的重要手段,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专门的网络传播法律、法规、制度等,加大对网站、网络水军的管理和约束,通过法律手段规范网民的行为。在执行中,可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净化网络环境,实现文明上网。在专门的法律法规没有出台之前,应依照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严格执法,惩处通过网络手段肆意侵犯他人权益的个人,保障每一位公民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合法权益。

5.利用传统媒体制衡

传统媒体自诞生以来就视真实为生命,因此积累了权威性和公信力。其工作人员大多受过专业的新闻教育,具备新闻传播能力,这一资源可在应对网络舆论暴力中有效利用。及时跟进事态、公正客观报道真相、深入明晰剖析事理,用权威的声音消除噪音和不理性因素,在融媒体时代信息泛滥的背景下拨乱反正,由“把关人”变为“引路人”,更好地发挥媒体的社会监测及文化传递功能。

[1]聂亮. 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因素与对策[J].新闻爱好者,2012(6).

猜你喜欢
网民暴力舆论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暴力云与送子鹳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向暴力宣战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