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并发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护理

2013-08-15 00:47唐青凤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皮温鞘管肾动脉

唐青凤

肾动脉狭窄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难治性高血压、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密切相关。近年来,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肾动脉狭窄的重要措施,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恢复快等优点。但介入治疗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类并发症。本院2011年12月对1例冠心病合并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并发右下肢急性动脉血栓,再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术,术后经对症治疗和护理,使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于第25天出院。现对其术后的护理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77岁,因反复胸痛、心悸4年,于2011-12-26入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6.2℃,脉搏6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85/80mmHg(1mmHg=0.133kPa);动态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心房纤颤。入院诊断:(1)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Ⅱ级;(2)高血压 (2级,极高危);(3)双肾动脉狭窄。入院后给予降压、营养心肌、抗凝及抗血小板等对症治疗。于2011-12-29经右股动脉穿刺行肾动脉造影+肾动脉支架植入术,于左肾动脉植入EV361mm×8mm支架1枚。术毕,于12:00返回病房,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常规护理。13:00患者主诉右下肢麻木感,即加强观察,13:50患者主诉右下肢麻木感进行性加重伴疼痛,以膝关节以下明显,皮温较对侧明显下降,皮肤颜色较对侧黯淡,可见花斑状改变,足背动脉搏动不明显。即刻松解伤口的加压包扎,并急行B超检查,B超示:右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完全性栓塞)声像;右下肢股动脉急性血栓 (股浅动脉接近完全性栓塞)声像。于15:30再次送患者至介入室行股动脉造影+溶栓术,因溶栓后再造影示血管仍未复通,送手术室行右股动脉切开探查+取血栓术治疗,留置左股动脉鞘管和右腹股沟引流管。术毕转入ICU治疗,经对症治疗和护理,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2012-01-01病情好转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于2012-01-21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肾动脉造影+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护理 患者返回病房后给予心电监测及低流量吸氧,右下肢制动,观察患者介入部位情况:弹性胶布有无松脱或过紧,有无渗血、渗液及血肿。每30min观察患者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感觉、温度及颜色变化,询问患者主观感受,若肢体出现麻木感,立即与医生联系,每15min观察术肢肢端血运情况。嘱咐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2.2 溶栓术及股动脉切开取栓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患者术后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精神状态、穿刺点、足背动脉搏动及伤口情况。观察有无胸闷、胸痛、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记录患者尿量,及早发现体液不足,及时调整输液量,以防止因血流量减少造成的血管充盈不良,按医嘱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并根据用药时间检测出凝血时间。

2.2.2 左股动脉留置鞘管的护理:患者留置的左股动脉鞘管,在拔出鞘管前,穿刺侧肢体平伸,不可弯曲,防止折损鞘管。拔除鞘管后,绷带加压包扎穿刺部位16h,沙袋压迫穿刺部位6h,肢体平伸制动24h,但足部关节可做伸曲运动,因患者使用过尿激酶溶栓,每15~30min观察患者穿刺口有无出血及血肿,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每1h观察1次,且注意观察肢体的皮温、颜色,询问患者有无麻木或疼痛的感觉,嘱咐患者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活动,以防穿刺处出血。本例患者左下肢术后,足背动脉搏动明显,皮温及颜色都是正常的,无麻木及疼痛等感觉。

2.2.3 右下肢的护理:患者行右侧股动脉切开取血栓术,术后予右下肢平伸,持续制动,但可活动足部关节。可适当抬高床头,但不要超过30°,每小时观察患者右下肢皮温、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患者术后停留右腹股沟引流管接负压罐,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观察引流量及术口敷料有无渗血,患者取出血栓后,足背动脉搏动恢复,皮温逐渐恢复正常,疼痛消失,肿胀逐渐减轻。术后第6天拔除右腹股沟引流管,伤口愈合良好。

2.2.4 准确记录出入量:记录尿量可以估计肾脏功能,并为保持出入量平衡提供依据。术中创伤及造影剂的使用,患者丢失液体较多,造影剂还会影响肾脏功能,因此,术后应鼓励患者饮水,加快造影剂的排出。

2.2.5 生活护理:患者术后要卧床一段时间,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为其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协助患者完成洗漱、进食、排便等生活护理。饮食方面应以易消化、清淡、低盐、低脂饮食,进食不可过饱,少食多餐,以免增加心脏负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将呼叫器及常用物品放在患者易取处,保证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并注意尊重个人隐私,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以免引起肾功能损害。

2.2.6 皮肤护理:由于患者术后要平卧制动,使用电动充气床垫,可减轻支撑部位骨突处的压力,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每2h进行翻身、按摩。本例患者皮肤清洁、干爽,无褥疮发生。

2.2.7 下肢功能锻炼:术后指引患者做下肢肌肉收缩运动,发挥腓肠肌泵功能[1],促进血液循环,家属也配合护士定时按摩下肢,呈向心性按摩,通过一定压力使血液向心流动,从而减少血液在腿部停留时间,防止血栓形成。患肢解除制动后协助患者做下肢活动操,具体方法:脚部正勾绷紧运动6~8次,脚部侧勾绷紧运动6~8次,踝部旋转运动6~8次,下肢被动屈伸4~8次,2~3次/d,下肢被动按摩,次数不限[2],局部红外线照射2次/d,30min/次,以促进血液循环,患者康复良好。

2.3 心理护理 因治疗过程的复杂,患者及其家属有一定的担忧及焦虑,对此,护士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采用心理压力消除法疏导,减轻心理应激水平,重建心理适应能力,减轻内心冲突,保持心理平衡[3]。

3 讨论

介入治疗后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发病急、进展快,如果治疗不及时将给患者带来一定不适,严重的导致患者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等。通过护理该患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介入术后病情观察的重要性,多巡视能发现患者有无胸闷、胸痛、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观察患者肢体的颜色、皮温,询问患者肢体有无疼痛、麻木等不适感觉,能及时发现下肢动脉血栓形成,予以立即处理。

介入治疗后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应立即配合溶栓治疗,若溶栓不成功做好术前准备,配合动脉切开取血栓术。术后要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有无红、肿、热、痛等,要及时更换敷料,预防感染;术后留置的引流管要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以及性状。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的锻炼,促进康复。

1 张洪君.一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发生肺栓塞抢救成功的体会 [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5):475-476.

2 刘莹.老年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护理杂志,2006,12(1):45.

3 王晓林,鲁灵,丁红云,等.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护理 [J].齐鲁医学杂志,2004,19(4):319.

猜你喜欢
皮温鞘管肾动脉
阳虚体质大肠息肉患者的红外皮温特征研究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出现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估多支肾动脉
经右侧成角狭窄的头臂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一例
经皮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在移植肾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及比较
肾动脉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
自制简易肌腱引导器修复手部肌腱损伤的临床应用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皮温变化的研究进展
经皮经肝胆道硬镜联合鞘管治疗肝胆管结石
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