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护士个性化管理的效果与体会

2013-08-15 00:47修晓燕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护理部管理者个性化

修晓燕

实施个性化管理,是现代护理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医院和谐发展的全新要求,尤其是在全社会关注人的价值的今天,实施个性化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自2009年1月以来,我们对全院的病房护士实施了个性化管理,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个性化管理方法

1.1 招聘阶段 每个护士都有自己独特的、丰富的个性,由于他们的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生活经历等多方面的不同,就必然导致每个护士的“内心世界”都带有了强烈的个性特色,他们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特长等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个性意味着差异,因此护理部在招聘护士时除了考核技能外要深入了解每个护士的个性特征,建立管理档案。

1.2 试用期阶段 护理部和科室做好衔接,把在招聘时掌握的一手资料和科护士长进行沟通,使护士长在安排带教老师时有的放失,带教老师可针对新来护士的特点进行施教,包括生理层次 (头痛、失眠、月经不调等现象)、心理层次 (职业的自卑感,专业自信心不足,工作期间心理紧张)、社会层次(与带教老师不容易沟通,与手术医师难合作)和技术层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手术室基本护理技术掌握不够)等[1-2]。并进一步了解和观察她们的个性、家庭和思想,试用期结束时要求把每个护士工作状态和思想状况记录“反思日记”,以便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让护士在今后的工作中表现得更加从容和智慧[3]。

1.3 科室工作阶段 护理部根据科室试用期阶段的评价,结合本人意愿以及护理部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综合考虑,力求合理地安排到工作科室,最大效能地发挥每一个护士的优越性。护士在科室工作期间,要求护士长要坚持“适事宜人,人尽其才,个性互补”的原则,要掌握每个成员的思想状况、业务能力、学识水平、特长兴趣等,针对不同特点,不同情况安排合适工作[4],最大限度地按档次培养,实施个性化管理,并结合当前的分层次管理做好排班,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积极性,使各项工作有重点有计划的完成[5]。

1.4 对管理者的要求 作为管理者必须明白自身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必须有一双慧眼,善于识别人才,善于发现人的潜在能力和优势,善于激励人的积极性,扬长避短,有识大弃小之大量。处事不要找毛病,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斤斤计较。从发展变化的角度,促使每个人尽职尽责,要不断研究管理对象,深入了解护士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把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护士个性化发展的舞台,邵逸夫医院的“护理委员会”制度是护理界展示护士个性化发展的一个成功经验,委员会工作和APN业务发展相映成辉,是普遍和特殊的最佳结合,给护士提供了一个展现发挥个性的一个平台[6]。护理部要定时召开恳谈会或单人交谈帮助护理人员分析医院发展形势,了解护理工作建设思路,倾听护士心声,掌握护士心态,现场解决提出的问题,让护理人员在宽松的氛围、真诚的关怀、信心的支持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每个护士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找护理部主任谈任何问题,只有掌握了护士的个人思想动态,才能实行个性化指导和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每一个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2 实施效果

自实施护士个性化管理以来,护士对医院管理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分别由2008年的83%、92%上升至2010年的92%、98%;患者投诉率、护士流失率分别由9‰、2% 下降为2‰、0.5%。

3 讨论

个性化管理,是适应当今“以人为本”的世界发展潮流而提出的新的人本管理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在管理实践中,基于管理对象不同的生理、心理和各自拥有的优势,采取从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方法以及激励措施等诸多方面,给被管理对象提供独到的管理服务,体现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个性特征与人格力量,是一种因人、因时、因地、因材、因过程和因结果而进行的独特的管理方式。其目的就是立足于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能有效地协调起来,以达到人的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从而保证组织目标和效能的有效实现。从护理的角度来说个性化管理就是根据护士的个性特征、专业能力、气质禀赋的不同,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针对目前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有关要求,要做到“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以及实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活动目标,其关键在于每位护士的自觉服务意识,由于出生于80年代后的新生力量在临床工作中比例不断增加,他们的个性修养,工作态度,服务理念等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项活动的开展,如何发挥这一代人的优势,提升他们的主动服务意识,是我们每一个护理管理者的重要课题。这一代人他们从小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和“万事我为先”的思维模式,对于他人分享、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等概念缺乏最基本的认识。但他们拥有更多的见识、勇气和魄力,更善于表现自己和自我张扬,也崇尚自主、自由的精神[7],因此护理管理者就要与时俱进,积极改变护理管理模式,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文化及精神氛围进行个性化管理,把组织的意志,刚性的工作制度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形成护理管理者“以护士为中心”,护士服务“以病人为中心”,就医患者依赖医院,始终体现出人力资本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以人为本,满足护理人员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需求是护理管理者的当务之急。一所医院只有做到了护士满意,才会使他们服务的患者满意,才能真正做好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这项活动。所以,个性化管理的实施会直接关系到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对创建示范工程的活动目标具有极大意义。

1 徐小群,陈丽莉,潘彩青,等.手术室新护士入科初期适应问题的调查及对策 [J].护理与康复,2009,8(2):103-107.

2 张健.结对带教模式对手术室80后新护士个性化指导的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2010,63(12):48-49.

3 林白浪.反思日记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 [J].山东医药,2009,49(28):118.

4 姚小群,沈慧玲.护士长领导艺术之我见 [J].护士进修杂志,2001,6(6):463-464.

5 许桂娟.ICU护理流程中分层次岗位培训的探讨[J].河北医药,2010,32(23):3416-3417.

6 秦建芬.个体化的关注专业化的发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护士职业发展现状 [N].现代护理报,2006-09-01(17).

7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3-194.

猜你喜欢
护理部管理者个性化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