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农机维修管理市场发展探析

2013-08-15 00:42张学勇
山东农机化 2013年1期
关键词:维修点网点农业机械

张学勇

一、德州市农机维修网点现状

1.农机维修网点情况。目前,全市农机维修网点共有1577个,其中一级维修点4个,二级维修点179个,三级维修点1157个,专项维修点237个。拥有《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有586个,持证率37%。维修点在现有条件下,大多只能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排除以及轮胎修补、散热器和电器维护、电气焊业务等。

2.农机维修从业人员情况。全市共有农机维修从业人员4584人,其中拥有《职业资格证》的1195人,持证率26%。由于大多农机维修网点经营规模较小,维修网点的从业人员一般有1~2人,规模稍大的3~4人。基本上是由老板带着自己的亲属干。

3.农机维修网点经营情况。农机维修是个弱势产业,经营效益较低。维修网点的人均年收入大多在1.2~1.6万元之间,还不包括水、电、房费及设备折旧等维修成本的支出,根本无力投资进行扩大再生产。

4.维修配件供应情况。全市农机经销点751个,从业人员2234人,遍布各县市区乡镇。个体农机配件供应量占到80%以上。由于配件供应点进货渠道多、杂、乱,又不执行进货验收制度,加之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使得假冒伪劣农机配件流入市场,严重影响了农机维修的质量和信誉。

二、存在的问题

1.维修场地简陋,设备缺乏。大多数农机维修点经营场所比较简陋,只有简易的维修棚,甚至露天维修。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维修设施陈旧,手段落后。环境脏、乱、差,安全消防意识不强。

2.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农机维修人员文化水平总体偏低,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到80%以上。为数不多的高级维修工大都在50岁以上,30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无人愿意从事农机维修行业。维修人员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维修技能基本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缺乏系统的技能培训,对新型的农业机械更是缺乏必要的维修保养知识,实际操作中主要凭经验手摸、眼瞄、锤敲,维修质量难以保障,且维修成本高。特别在三夏、三秋农忙季节,由于维修不及时、维修质量差导致贻误农时的现象时有发生。

3.维修网点布局不平衡。现有的维修网点大多集中在县城附近、乡镇驻地及交通要道沿线。由于有市场需求,有些人在乡村路边设立了季节性农机维修点,他们以换件焊补为主要维修手段,农忙季节时开门营业,农忙季节一过就关门停业,难以保证维修质量。

4.驾驶员重使用轻保养现象严重。有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缺乏技术保养知识,不注重机车的维护保养。特别在农忙季节,驾驶员为多赚钱,不顾机车技术状况,即使机车带病作业,也舍不得或顾不上停机保养维修,一旦机车大病发作,才不得不停机修理。这不仅加重了农机维修的负担,还严重威胁着农机的安全生产。

5.对农机维修管理重视不足。德州市以及所辖12个县市区的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大多挂靠农机推广站,个别的由农机管理科(股)管理,没有设置单独的农机维修管理科(站),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加之管理工作经费有限,无法对维修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和新机具维修培训,使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换发工作进展迟缓。由于农机维修网点大多分散在乡镇、村,农机维修的主要对象是农民,经营农机维修的主要也是农民,他们的经济收入普遍较低,法制意识淡薄,尽管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而从事农机维修主动办证的人仍然很少,农机管理部门要跑遍每个乡镇、村,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为维修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6.农机执法不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及农业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发布的《农业机械管理规定》明确了农机管理部门的执法权力,由于农机维修网点大多设在乡村,制约了执法部门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管,致使无证经营现象大量存在。一些占地小、水平低、收入少的农机维修网点,躲避农机部门的监督管理,不愿办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

三、加强农机维修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1.加强农机维修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农机维修管理工作是法律赋予农机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农机管理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做好农机维修管理工作是实现农机化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三,做好农机维修管理工作是提高农机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第四,做好农机维修管理工作是推进农机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

2.依法全面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管理。一是实施全面管理。凡属于职责范围之内的必须纳入管理,消除农机维修无证经营现象。按照有关要求,对农机维修企业实施全面管理,不断拓宽农机维修管理服务领域。二是严格市场准入。认真做好《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审定核发工作,严把农机维修市场准入关。三是加强执法检查。主动协调工商、质检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依法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管力度。

3.深入开展“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对创建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坚持通过工作创新,促进农机维修经营者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把农机维修管理与实施购机补贴、阳光工程培训等优惠政策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适应农机化发展的需要。着力抓好已评星级网点的管理、服务工作,通过建立竞争有序、优胜劣汰的创建机制,提升农机维修管理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水平。

4.加强政府对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1)恢复市、县两级农机管理部门内设的农机修配科(站)。

(2)制定农机维修投入扶持政策或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单独列出一定比例扶持农机维修网点的建设。帮助农机维修网点购置必要的维修设备和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对维修人员不定期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

(3)建立农机、工商和质检等部门对农机维修管理的监督协调机制。开展联合执法,规范农机维修市场秩序,促进农机维修市场健康发展。

5.加强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认真落实农机维修就业准入制度,全面推进农机维修人员持证上岗,促进农业机械“三包”维修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加强农机维修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懂法、执法、业务水平以及对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和农机维修质量优劣的辨别能力。

为确保农业机械以完好的技术状态投入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农机管理部门应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监管,狠抓农机维修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机维修服务质量,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维修点网点农业机械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浦江开展农机维修点安全生产检查宣传活动
我国农机维修人员达92.8万人
数字
共享单车能骑多久?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