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肺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2013-08-15 00:43廖丽宁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侧卧位肺叶胸膜

廖丽宁

广西平果县人民医院外科 平果 531400

肺叶切除术是治疗肺癌的常用方法,科学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术后呼吸道等并发症,提高术后生存质量[1]。我院自2006-01—2011-12对65例肺癌患者进行肺叶切除术,围术期予以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效果肯定,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男49例,女16例;年龄31~77岁,平均55.6岁。左叶肺癌34例,右叶肺癌31例。左侧肺叶全切除7例,右侧肺叶全切除5例,左侧部分肺叶切除27例,右侧部分肺叶26例。经治疗及良好护理后均治愈出院,随访0.5~2.5年,未见并发症及死亡病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在肺部肿瘤未确诊前患者会有一定心理障碍,当得知自己患肺癌后,充满恐惧或绝望。护理人员应配合家属、朋友及同事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包括陪伴、关爱、生活照护等。使患者增强对护理行为的依从性,在需要支持和提供支持之间相互配合是取得支持成功的关键。

1.2.2 术前护理:除常规护理外,主要是呼吸道护理。做好手术前指导,包括指导患者腹式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及戒烟等。劝告患者停止吸烟,因为吸烟会刺激呼吸道分泌增加妨碍呼吸功能。注意观察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血痰情况。留取痰液,送痰培养及细胞学检查。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必要时给氧、解痉、雾化吸入、抗感染。一旦发现咯血征兆,立即做好抢救准备。大量咯血时,用吸引器吸出或取头低足高位引出口腔和呼吸道内的血液,以防窒息。遵医嘱给予止血、镇静剂。加强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指导患者练习腿部运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导患者进行手术侧手臂和肩部运动练习。因为肺癌手术均有胸腔引流管,术前应介绍胸腔引流设备及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1.2.2 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变化,特别注意呼吸及血压变化。若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并协助处理。注意切口有否渗出液及渗出液的多少、颜色等。记录尿量,监测出入量。麻醉未清醒时取平卧位,清醒后如血压平稳,可采用半坐位(床头抬高30°~45°),有利膈肌下降,促进肺扩张和胸腔积液的排除。肺段或肺楔型切除术者,应避免手术侧卧位,尽量选择健侧卧位,以促进患侧肺组织扩张。全肺切除术者,应避免过度侧卧,可采用1/4侧卧位(小幅度的侧卧),以避免纵膈移位和压迫健侧肺组织而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在保持一定体位同时,注意保护各种引流管,以免引流管被压或脱出。(2)呼吸道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胸廓运动是否对称,有无气促、发绀等缺氧征象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给予氧气吸入,流量2~4 L/min,若缺氧症状改善后可间断吸氧。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应将患者安排在重症监护室。如患者返回病房,应密切观察导管情况,注意导管位置,防止气管导管滑脱或移向一侧支气管而发生意外。协助并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及深呼吸。咳嗽和深呼吸是呼吸疗法中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可除去肺内分泌物,预防肺不张,并帮助排除胸膜腔内液体。随时吸痰,吸痰时间每次不得超过15 s,吸痰前后充分吸氧。常规氧气雾化或超声雾化吸入,2次/d,持续1周,以利于痰液排出。对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的患者,可行鼻导管深部吸痰,必要时协助医生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或行气管切开术。指导患者翻身、作腹式深呼吸运动、吹气球等,促进肺膨胀。

1.2.3 胸膜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胸腔引流管护理是肺癌术后的重要部分。应保持引流管畅通、密闭和合理的固定等。应注意以下几点:(1)胸腔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应位于患者胸部水平下60~100 cm,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术后患者通常取半卧位,如果患者躺向引流管侧,注意避免引流管受压。(2)为防止空气进入胸膜腔,所有接头应连接紧密,引流切口周围用纱布包盖严密,保持引流系统的密封。(3)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防止受压、扭曲、堵塞和滑脱,保持引流管通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避免因堵塞等原因引起的并发症。(4)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质、量。术后第1天引流液约为500 mL,若引流量突然增多(150 mL/h)且为血性时,应考虑出血可能,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如引流量过少,应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5)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置换的引流液应是蒸馏水或生理盐水,预防逆行感染。(6)胸腔引流管安放48~72 h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已完全复张,8 h内引流量<50 mL,无气体排出,患者无呼吸困难可拔出引流管。拔管时患者取半坐卧位,鼓励患者咳嗽。先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患者深吸一口气后屏住随即拔出引流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固定。拔完管后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气胸等症状。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定时患侧卧位,15~30 min/次,以利于健侧肺扩张[2]。

1.2.4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肺癌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有:(1)肺不张:可能与全麻导致患者膈肌受限,从而限制呼吸运动,使患者咳嗽无力引起。若患者出现烦躁、脉快、紫绀、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即可诊断。立即行鼻导管深部吸痰或行支气管镜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2)肺大泡破裂:患者出现张力性气胸的症状和体征,按张力性气胸处理。(3)肺水肿:若出现肺水肿的症状,立即减慢输液速度、给氧、以50%酒精湿化氧气、心电监护、遵医嘱给强心剂、利尿剂、镇静剂及糖皮质激素等。(4)支气管胸膜瘘:是肺切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1周,表现为持续从胸腔引流管排除大量气体,发热、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或咳血痰、呼吸音减低、呼吸困难等症状。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5)出血:常因胸膜腔粘连紧密、止血不完全或血管结扎线脱落而引起。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注意引流管情况,若术后3 h内引流液>1 000 mL/h,鲜红色,有血凝块,伴有低血容量表现,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加快补液速度,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做好剖胸止血手术准备。

1.2.5 营养及液体平衡的护理:提供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吸收、多样化营养丰富食物,鼓励进食。蛋白质100~150 g/d,总热量20 900~25 080 kJ/d。对于营养不良者,经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营养,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患者2 h总入量<2 000 mL,对于老年患者尤为注意,输液量不超过80 mL/h[3]。

2 体会

对于肺癌术前、术后的护理,护士要有整体护理理念,具有高度同情心和责任心,既能减少术后并发症,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肺癌术后,注意引流管护理,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肺癌手术患者由于受病痛的折磨,生活质量极度低下,但他们对生存还是抱有极大希望。只要医护人员能充分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帮助他们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并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其焦虑、恐惧、易怒、失眠等不良心理反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治疗,提高治愈率。

[1]何爱娣.肺癌全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124 -125.

[2]黄敏清,杨翠芹,陈秋芳.中央型肺癌全肺切除术的护理[J].广东医学,2004,25(2):227 -228.

[3]朱建英,韩文军.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555-559.

猜你喜欢
侧卧位肺叶胸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头高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