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护理体会

2013-08-15 00:49杜文波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肺栓塞卧床溶栓

杜文波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30)

肺动脉栓塞(又称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病死率达20%~30%。肺栓塞是突发性疾病,发病后头两天最危险。急性肺栓塞80%的死亡者死于发病后2小时。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阻断了肺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临床和病理综合征。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次是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肺栓塞是一种常见急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患者丧生。肺栓塞患者如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死亡率可降到8%以下。肺栓塞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胸痛、胸闷。良好的护理对于肺栓塞患者的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 心理护理

肺栓塞发病急,患者感觉持续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有频死感,有猝死的可能。所以患者易产生恐惧,厌燥不安、悲观失望。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恐惧心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安慰。多陪伴患者,关心患者,多给患者安全感。鼓励患者坚定信心,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治疗。

2 一般护理

应提供适宜的治疗和休息环境,一般室温在20℃左右,湿度70%。床垫的软硬度要适中,床单要清洁平整。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饮水、进食和大小便。防止因活动引起静脉血栓脱落而发生二次肺栓塞,以免加重病情。定时翻身预防褥疮,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便秘,用力咳嗽。必要时给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如便秘,必要时给予缓泻药或甘油灌肠,保持消化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温度,水肿程度。不要挤压按摩下肢,防止血栓脱落。注意保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检测患者呼吸、血压、心侓、心率生命体征。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给予低盐、低钠清淡饮食。在口服抗凝药物期间应减少使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和蔬菜。密切观察各种食物的应用效果和毒副作用。

3 肺栓塞患者溶栓后的护理

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期间。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注意观察患者齿龈、皮肤黏膜、胃肠道有无出血现象,注射部位有无血肿。观察有无咯血、呕血、便血等现象。观察患者意识变化,发现患者有头痛、呕吐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治疗期间备好除颤器、利多卡因,以备抢救应用。用药期间须定期监测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及大便隐血试验。发现患者有出血倾血,要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妥善处理。

3.1 心理护理 溶栓后患者自觉临床症状减轻,想下床活动,这时要耐心地安慰患者,主动与患者沟通,说明溶栓后休息是必要的,早期活动会引起栓子脱落而造成再次肺栓塞,加重病情。

3.2 合理膳食 饮食结构不当和饮食习惯不良,可能会导致血栓的形成,影响健康。合理的饮食主要在于控制总量的供给,保持体重正常,不超重。肺栓塞患者恢复期的营养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禁食辛辣食物,少食油腻、高胆固醇食物。

4 肺栓塞患者出院后的指导

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自我观察有无出血的现象。按医嘱定期复查抗凝指标,了解并学会看抗凝指标化验单。生活中注意下肢活动,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可穿弹力袜,避免下肢深静脉的血液滞留、血栓形成或脱落。若病情有变化及时就医。

5 肺栓塞患者生活中要注意预防

防止肺栓塞病的发生应做到早期预防。在一般人群中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在高危人群中要加强对深静脉血栓形成认识。高危人群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保持良好心态。饮食方面减少油腻、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适量饮茶。乘飞机、车船长途旅行时,要多饮水。长期卧床患者,要适时按摩下肢,防止血栓形成。孕产妇不可长期卧床,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有静脉血栓塞史者,本人感觉腿痛、下肢无力、皮肤发绀、皮下静脉曲张并出现肿胀时,最好能及时就医接受检查。老年人特别肥胖的、高血脂的、曾患心血管疾病的、静脉曲张的、中风引起静脉瘀滞的均需要警惕肺栓塞的发生。长期卧床和各种大手术后的患者,要遵医嘱适时抬高下肢,必要时进行按摩,以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久坐电脑前不活动易引起肺栓塞,坐电脑前1~2小时就要有意识的占立活动下肢,加速下肢的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院就诊。护理工作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猜你喜欢
肺栓塞卧床溶栓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