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3-08-15 00:45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21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肌力偏瘫

陈 玉

目前,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死率及致残率在不断增高,其导致的偏瘫患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研究对1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积极的早期康复及心理护理,促进了患者恢复,提高了其生活质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于我科住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均符合1996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患者均为患病1周内入院,肌力在0~Ⅰ级,男51例,女49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3±10.32﹚岁。左侧肢体偏瘫46例,右侧肢体偏瘫54例。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改善脑循环、预防并发症等治疗。

1.2.1 心理护理 (1)理解、同情、尊重患者,对焦虑患者应用陪伴技巧及非语言行为传达对患者的关怀,如触摸安抚、任其哭泣或诉说。(2)对抑郁患者,要鼓励其放弃悲观或自我责备的想法,鼓励患者用语言来表达感受,并引导其诉说感兴趣的事情。(3)提供能使患者转移注意力的活动,以降低其紧张度。(4)协助患者对即将发生的事件做出符合现实的描述。(5)介绍成功病例。(6)指导其使用放松方法,即让患者体位舒适,引导语言要安详有节奏,使患者全身肌肉逐步彻底放松,减轻其焦虑。(7)帮助患者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持,适时鼓励家属陪伴患者。(8)遵医嘱给予适当的药物,以减轻焦虑,时间为每日2次,每次30~45 min,2周为1个疗程。

1.2.2 饮食护理 及时充足的营养支持不仅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且也能避免或减轻患者营养状况的恶化。对于有球麻痹、吞咽呛咳的病人,喂饭宜慢,禁食流食,可给予果冻状食物,保证热量供应。对于吞咽功能良好的病人,只需鼓励病人多进食,必要时给予简单的帮助。

1.2.3 早期康复 早期指导患者于病床肢体良肢位的摆放及偏瘫肢体关节的屈伸、内旋、外展等,指导患者主动练习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患者自行排尿排便、洗漱、吃饭、移动、步行、穿衣等﹚。

1.3 疗效评定 于治疗后2周对所有患者的肢体肌力、日常生活能力、情绪的改善进行效果评定。显效:入院症状基本消失,肌力由0~Ⅰ级恢复到Ⅲ~Ⅳ级以上,生活能基本自理,情绪良好。有效:入院症状好转,肌力由0~Ⅰ级恢复到Ⅱ~Ⅲ级以上,半自理生活,情绪好转,仍有轻度焦虑、抑郁等症状。无效:入院症状无好转,肢体肌力由0~Ⅰ级恢复到Ⅰ~Ⅱ级,或无恢复,不能自理生活,情绪低落或焦虑症状明显。显效和有效数为总有效率。

2 结果

在100例患者中,显效50例,占50%,有效36例,占36%,无效14例,占14%。总有效率86%。

3 体会

脑梗死发病率高,其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肢体偏瘫、失语、情绪改变等症状,由于受年龄、文化等因素影响患者对脑梗死及其后遗症认识不足,出现肢体偏瘫等症状后,许多患者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有的不配合治疗,对康复训练缺乏主动性、参与积极性及持久性,甚至出现抑郁、焦虑情绪,严重者自伤、自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有研究证实[2-4],对偏瘫患者早期行肢体康复及心理疏导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状态,减少家庭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善于启发诱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

总之,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需要患者的配合,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护理人员正确指导患者的肢体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即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使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获得肢体康复基础训练及心理调节,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张井芬.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12):84 -85.

[3] 梁爱萍.早期康复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相关因素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师,2012,50(5):152-152.

[4] 李建标,何锦照.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师,2012,50(7):157-158.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肌力偏瘫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