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后长效管理

2013-08-15 07:52张孟希
湖南水利水电 2013年2期
关键词:水厂饮水供水

张孟希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市 410131)

贺万峰

(湖南省水利厅 长沙市 410007)

自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共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1 142处,累计投入近60亿元,解决了1 336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湖南省规划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口为2 159.40万人,2011年已解决246.36万人,2012年已解决300万人,规划内剩余人口1 613.04万人。“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份民生大考交出了比较满意的答卷。下一步我们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效益到位及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目前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结合本地实际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都很行之有效,公众参与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后管理是确保工程长效运行有效管理机制之一。

1 发动群众,加强水源保护、水质监测

安全饮水运行管理首先就要从水源开始,认真划定落实水源保护区,广泛发动群众,宣传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知识,提高农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意识,自觉保护水资源。针对农村水源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合理选择保护区域和保护方式,制定相关公约,自觉践行水源保护。

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各级农村饮用水管理单位和部门要加强水质监测,受益农户和政府职能部门全员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要发动群众观测水质变化情况,受益户每天都要开展人工水质观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条件的可设立县级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机构或委托检测机构,定期进行检测。采取利用卫生部门的检测设备、整合共享县内资源的方式进行农村水质检测。县水利部门与卫生部门共同制定年度检测计划,卫生检测部门负责饮水工程的水源水质、出厂水质、管网末端水质的检测工作,乡镇所在地水质检测每年不少于4次,村级水质检测每年不少于2次,暴雨期或突发事件时增加检测次数。责任和义务要落实到村和有关人员,多渠道地利用实用性强、群众易学易用的水质人工观测办法。

2 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

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实行“行业指导、农民参与、协会管理、双向监督”的农村安全饮水管理模式。工程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等过程农民用水户协会要全过程参与,物价管理部门要广泛听取农村群众的意见,了解农民的承受能力,实行听证会制度,测算运行成本,按照补偿成本的原则分类型确定水价,工程建后管理模式上要体现以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为主。

3 各行业各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惠民工程”,是公益项目,一直以来许多单位都把它当作一般的商业项目对待。如所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地都按工业、商业政策征地,用电按商业用电价格收费,高出居民用电60%,更高于农排电价。在建设过程和运行过程中,也没有任何税收优惠,一些部门还要收取各种各样的费用,名目繁多,不堪重负。造成工程建设、运行成本太高,难以维持。

为确保工程长效运行政策上的扶持势在必行,要大力优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的社会环境。上级部门要出台较明确的相关扶持政策文件,协同各行业各部门在征地、用地、用电、办证、税收、水质化验监测等方面给予优惠或减免。各类行政性收费只收工本费;各类事业性收费要按照保本微利的标准收取;工程建设中的建安税要严格按标准收取,新建水厂3年内免税;国土资源部门在工程征地中要按农村征地标准给与支持;电力部门要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提供电力保障,执行最低电价标准;工商部门在登记、年检收费上只收工本费;卫生部门只收取水质检测和监测成本费,免人员健康检查费等。

对困难小水厂给予适当扶持。在一段时期内,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农民承受能力有限的农村亏损小水厂,及时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包括对大修和折旧经费的补贴,或者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的农村供水工程基金,对工程进行大修或更新改造,并在更新改造中引导向规模化供水发展,使水厂走向良性循环。同时,也可以通过村民“一事一议”形式,解决管网维修和设备更新的资金。

4 建立公众参与的管护机构

(1)分级建立农村饮水管理机构,落实人员和相关制度根据农村饮水的特点,要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管理机构,以参建人员为主落实管理人员,明确水费的收取和使用办法,实现“以水养水”。县级管理机构要分类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书面台账资料等供乡镇、村级管理机构选择使用,逐步形成规范化管理。

(2)落实建后维护管理资金,农村饮水工程按规定收取了一定的水费,山丘区农村人口分散,各村收取的水费有限,不能满足维护管理的支付需求,政府要落实一定的维护管理资金用于建后管理。建后维护管理经费应由水费和政府补助资金两部分组成。各县为实现建后长效运行,县政府应从财政资金中安排维护管理资金,用于补偿建后管理费用的不足,并制定了建后维护管理资金使用办法,明确资金用途,各乡镇设立专项饮水维护基金,弥补农村饮水管理经费的不足,同时也为今后工程的大修储备了基金。

(3)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

●以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机构(如农村饮用水办公室或水厂等)直接管理农村饮水工程,落实专职的水费收取和维修人员。

●乡镇级供水站或水厂管理模式,由乡镇供水站或水厂管护人员联片管理辖区内村饮用水工程。

●乡镇供水站在辖区内每个村中落实管护人员,管护人员与供水站签订协议。

●乡镇制定统一的水价,进行社会招标承包。

5 结 语

目前湖南省农村水利向小康型水利迈进的步伐在明显加快,对已建和正将兴建的村镇供水工程,在供给的水量、水质、供水保证率以及供水环境等方面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后管理必须跟上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继续抓好村镇供水工程建设的同时,要重点抓好工程建后管理,广泛发动公众参与,多方献计献策,多方投入扶持,确保农村供水工程实现良性运行并长期发挥效益,真正达到解除民忧、谋求民利的目的。

1 裘丽恩.浅谈富阳市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后长效管理机制[J].浙江水利科技,2010,5:79-80.

2 刘成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J].湖南水利水电,2012,4:100-102.

猜你喜欢
水厂饮水供水
某水厂源水铁锰超标处理试验研究
简易饮水鸟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超滤膜在再生水厂应用工程实践
水厂环状管网平差计算与分析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饮水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