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执法信息系统在泰安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2013-08-15 00:45郭立勤田焕峰
山东国土资源 2013年5期
关键词:执法人员巡查国土资源

郭立勤,田焕峰

( 泰安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山东泰安 271000)

0 引言

国土资源管理担负着土地、矿产、测绘三大职能,肩负着“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保持稳定”三大使命,在缓解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国土资源执法,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是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1-7]。

近年来,为探索执法监察工作的新模式,泰安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根据国土资源部“一张图”管地的总体思路,依托“一个平台、两个市场”基本框架,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1-4],在提高执法监察信息化水平、强化科技执法效能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笔者近期先后到所属县(市、区)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座谈会、问卷等方式,而后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科技执法信息系统运行基本正常,效果良好,发展前景广阔。

1 执法监察工作基本情况

1.1 保耕地的压力增大

全市国土总面积7 762 km2,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 个县(市、区),550 万人,其中耕地总面积36.47 万hm2,人均耕地0.066 hm2,低于全国人均耕地0.09 hm2和全省人均耕地0.081 hm2的平均水平。受土地指标及规划条件的限制,求发展与求保护的矛盾特别突出,比如全市2012 年实际用地0.15 万hm2,指标仅0.03 万hm2。个别违法占用耕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在城乡交界处及主要交通干线占用耕地甚至是基本农田乱搭乱建小作坊、小饭店的现象也接连不断。从近3 年的卫片检查看,违法图斑数和占地面积,都在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1.2 矿产资源保护困难

泰安是个铁矿石比较丰富的地区,但由于品位含量低,合法的采矿手续无法办理,部分违法户便采用游击式的方法盗采矿产品,同时破坏了大量基本农田;另外泰安还是个盛产泰山奇石的故乡,受利润的诱惑,个别人员不顾危险,以身试法。违法作业时间不分昼夜,给执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3 执法人员力量薄弱

从全市的执法队伍看,各乡镇(办事处)尽管也成立了国土所(或分局)并加挂执法中队的牌子。但人员配备却严重不足,平均在2 人左右,基层任务繁重,大部分乡镇人均巡查面积都在50 ~80 km2,正常的动态巡查制度很难得到落实。

1.4 国土资源违法现象发现难取证难

一是国土资源违法现象不受正常工作时间限制,他们会采取夜间或节假日等各种方式作案;二是有些违法现象是打游击式的作案,取证非常困难;如矿产违法,违法当事人往往采取将原材料盗走,异地进行加工处理,且盗采时间短,现场不易取证;三是对一宗国土资源违法现象定性时往往涉及多个科室,费时费力。

2 科技执法信息系统运行的应用成效

为解决国土资源违法现象发现难、取证难与查处难等问题,执法监察支队与局信息中心研制了国土资源信息化执法系统,系统运行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

2.1 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现场核查得到有效保障

作为国土资源执法人员,在执行巡查的过程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能不能及时发现并判定实施国土资源的行为是否违法、违法的面积、违法的程度等情况;二是能不能及时取得现场的各类证据,比如现场照片、音像等。单兵移动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它集卫星定位、测量、判读(规划、现状、影像等三图合一)、照像、视频、录像等功能于一体,是国土资源执法人员行使有效执法的有利武器。过去由4 个科室完成的事情,现在1 个科室就可以办理。

2.2 国土资源违法的发现机制得到有效提高

针对个别国土资源违法易发地区,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区、泰山石保护区、重要矿区等地方,试点试行安装固定探头监测系统,该探头具有红外线探测、报警、照像和储存等功能,这对于及时发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在泰山区辖区内安装了20 个监测探头,监测面积达80 km2。既实现了违法行为能及时发现、制止;又减轻了因执法人员不足造成巡查不到位的压力。系统运行以来,已发现并制止国土资源违法现象36 起。

2.3 国土资源执法的内部办公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过去进行案件会审或给领导请示汇报,一般是召集执法人员开会或当面请示。内部无线执法办公系统起用后,一是不用聚集人员就可以在网上进行会审案件;二是不用见面就可以让领导在网上批示相关材料,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批示。既提高了办事速度,又节约了大量纸张,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据统计,执法支队单就办公用纸一年就节约14 400元。

2.4 国土资源管理重点区域的巡查得到有效落实

为确保对泰山石保护区、重要矿区、各类开发区等重要区域的巡查到位,在每部执法车上安装了车载GPS 定位系统,并规定每周至少巡查3 次。该系统的最大好处就是能把执法车辆的运行轨迹实时传输并保存在“一张图平台”上。巡查制度能否落实,只在“一张图平台”上进行跟踪检查即可,不需要与执法人员见面。

2.5 国土资源执法与信访得到有效融合

作为一名国土资源信访工作人员,在接访的过程中,最难的事情就是对上访人反应的问题不能实地感受,更不能给上访者提供及时有益的答复。信息化执法系统起用后,一是解决了群众反应的涉及占地的种类、面积判定问题,可以随时答复相关的疑虑;二是可以及时与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生地的执法人员联系,通过视频共同对现场进行判定,情况属实的及时予以制止或查处。

2.6 国土资源执法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作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每年的卫片核查,特别是现场测量,都要动用大量的测绘队伍,花费巨额资金。比如2011 年度全市共下发疑似违法用地图斑1 069 个,面积676.29 hm2,如果动用测绘队伍核查,费用按每平方米0. 32 元计,则至少需要216.39万元,且至少需要30 天。单兵移动监测系统启用后,就立即解决了这一问题,7 天时间就可以全部摸清各图斑的基本情况,仅需支付部分车辆油料费用,节省了大量资金。

3 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试行,科技执法信息系统尽管显示了其优越性。但在推进的过程中,却依然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思想观念滞后。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个别领导对科技执法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怀疑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认为搞科技执法是图形式、做样子、假政绩。

(2)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有待于提高。由于科技执法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涉及技术上的处理与程序上的应用,部分同志的业务水平还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与需要。

(3)科技执法信息系统经费投入少。目前,从全市科技执法信息系统的调查情况看,市支队一级已进行了信息化执法的运行与管理,岱岳区分局和东平局也进行了信息化执法软件与硬件的安装,泰山区局进行了固定点监测和车载系统的试验。其他各县(市)均在论证期间。

4 相应对策

从社会的发展看,“效率、节约与质量”三要素是评价政府机关为民服务形象的最重要条件。走科技执法信息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而从国土资源执法的实践看,要求信息化执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为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也为保障执法监察工作切实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群众报、视频控的全方位、多手段、多途经发现和监管体系”,应该大力发展科技执法。

(1)切实转变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转变观念最重要的是领导带头转,只有各级领导对科技执法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实用性认识到位了,才能自觉克服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跨越性的实现观念的彻底转变。事实证明,自上而下的转变是最有效最迅速的办法。

(2)加强人员培训。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员来掌握依然无效。因此,要加大对国土资源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既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要掌握国土资源科技执法信息化的相关技术,确保执法工作如虎添翼。

(3)强力推进科技执法信息系统。在各单位领导对科技执法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的前提下,要想加快科技执法的步伐,只有靠制度、靠考核机制。因此,要把各单位落实科技执法信息化的情况列入执法监察工作政绩考核的重要目标之一,落实到位的加大奖励分值。

(4)加大经费投入。科技执法信息化看似投入大,实则是节约的重大措施。因此,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一是要尽快落实单兵移动监测系统的应用,从预算情况看,拥有12 个乡镇的县级单位,安装完毕仅需30 万左右;二是有条件的县(市、区)也可在基本农田保护区、重要矿区等国土资源违法现象易发区偿试安装固定监测探头,以提高违法的发现率;三是进一步完善单兵移动监测系统的配套设施。比如在执法车辆上安装微型电脑与打印机,确保执法文书能及时整理或打印并送达。

(5)完善科技执法信息系统的内容。自科技执法信息系统监管平台运行以来,各项指标总体是顺畅,但个别地方仍不够完善。要本着“实用、快捷、简便”的原则,进一步改进相关的程序设计,使之成为人人都会用、事事离不了的国土资源执法办公工具。

5 结语

泰安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目前面临耕地和矿产资源保护的严峻形势,在执法问题上存在任务繁重、资金投入少等问题,泰安市国土资源局创新理念,率先采用科技执法信息系统管理,国土资源执法与信访达到有效融合,降低国土资源执法成本,提高执法办公效率,从而达到动态巡查现场和发现机制的有效保障落实。从根本上改变工作管理模式,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泰安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

[1] 密长林,王荣华,孙景广,等.临沂市国土资源数字执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山东国土资源,2011,27(4):47-50.

[2] 邱国庆,蔡冠生,徐光. GIS 和GPS 在莱州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的应用[J].山东国土资源,2009,25(9):55-57.

[3] 季相卫.临沭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调查与思考[J]. 山东国土资源,2012,28(1):60-62.

[4] 曹永锋,汤科,王忠燕. 基于SDCORS 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J].山东国土资源,2012,28(10):56-58.

[5] 王现波.基层国土资源执法:困境与出路[J].中国土地,2012,(8):15-17.

[6] 肖坤荣.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联合监管机制的构建[J]. 国土资源导刊,2013,(1):54-57.

[7] 袁金球.3S 技术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中的运用[J].城市勘测,2012,(2):117-119.

猜你喜欢
执法人员巡查国土资源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昼夜巡查不间断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灵川县安监局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专项清理工作
自治区安委会巡查组分赴各市开展巡查工作
安徽中小型水库巡查值守实现GPS定位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