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驱油藏剩余油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

2013-08-15 00:51许学健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9
化工管理 2013年12期
关键词:均质水驱油藏

许学健 (中国石油 吐哈油田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 哈密 839009)

耿瑞娟 (中国石油 吐哈油田公司 丘东采油厂 新疆 鄯善 838202)

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它既是世界性难题,也是地质物理和油藏工程等领域的前沿课题。很多专业人员从未放弃对剩余油开采理论的研究,很多成熟的理论也层出不穷,为解决油田剩余油的问题提供了很多理论与实践武器。因技术原因,我们对于油田剩余油的分布的研究,大多采取非均质模型的方式进行,部分理论采用数据对比和分析的方法,有一定的偶然性。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我国在动态监测和油藏管理方面的技术已接近国际,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在发展中解决。

一、水驱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及现状分析

一是剩余油总体分布特征及现状。我国油田分布大多是基于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华北五大油田的基础之上,拓展和衍生的。从开采方法及特征上看,大多都是含水率大于五分之四,储采比五分之三以上的“双高”油田。为了提高出油率和开发效果,我们钻了很多密闭取心井,采取了调整和加密等多项增产方法及措施,从实际效果来看,当井网密集到一定程度,底层内的非均质性和重力对水淹厚度影响很小,并且随着含水量的增加,油层的水淹厚度也会随之上升。

二是水驱油剩余分布特征及现状。在剩余油分布特特征上,大致可以分为大尺度、中尺度和微细尺度三种。其中大尺度非均质剩余油主要是应用于开发初期,间距较大,其可控采储量大约只有70%左右;中尺度非均质剩余油的分布主要是与沉积成因有关的非均质类型,受砂体形成和规模影响较大,适用于构造相对复杂的地区,可以有效提高微构造和断层等剩余油分布较多区位的开采;微尺度主要是适用于小规模、交错纹理和一些小裂缝,它对于剩余油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会造成剩余油的高度分散。

三是国内剩余油分布的基本分析。在对于水驱油藏的分布评价上,我们往往还是使用前苏联国家的评估标准,将其分为六类。比如注水沿局部变差边缘部位、水动力滞留区、滞留在小孔隙受毛细管力束缚的剩余油等。从我国当前的现状来看,剩余油的分布评价受储层状况、注采方式和层系井网等影响较大。砂体在井网边角地带、低渗地带绕流等形成的余油占最大比重,受垂直渗透率和渗透变异系数的影响,水驱油的原油粘度对正韵律厚油层影响较大,对于小尺度和微观非均质原因形成的余油不好计算。

二、水驱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具体方法

一是数据模拟计算法。在计算水驱油藏剩余油分布上往往是通过确定定量模型的方式加以计算,主要是用于油田的动态变化的预测、开发前期设计和机理研究等。这种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取决于建模的精度,但建模的精度往往与油藏描述相关。所以,细小误差会导致精度不准。使用这种方法,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实现藏模一体化,确保计算精度。

二是地质成因计算法。地质成因学说是我们研究剩余油分布的基础,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多年实践和研究基础上,主要是研究微沉积、储层微相等间接的、静态的研究。其分类较多,比如层序地层学研究法、岩石物理相研究法和储层流动单元法等。这种计算方法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主要原因在于地质分类不同以及不规则性,可以通过数据对比和数据均值提高其精确度。

三是试验分析计算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通过建模,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室进行相关试验得出相应的数据的方法。比如运用核磁共振方法对实际岩心和原油进行流动测试,从而利用该数据得出相应条件下推断结果或者测定的对照数据。同样,也可以采取毛细管压力、对流自吸测试以及动态相对渗透实验等方法,以期获得剩余油饱合度的相关数据。

三、水驱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发展趋势

油藏剩余油是潜在资源,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其后续开发价值将会越来越大。从国际、国内的研究来看,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是提高学科技术储量,探索新的方法。单一学科研究不能够满足现有发展需求,必须大量容纳相关理论,综合运用地球、岩石、油层物理学,流体力学以及油藏工程学等学科理论,构建更加完善的模型,提高计算精度。

二是充实完善地质学说,提高描述精度。要加强对应用开发地质学科的深度挖掘,以油藏储层微相为研究基础,对油藏描述方法进行精细化处理,确保数据准确,形成准确的判断和预测方法,提高描述的精度。

三是宏观微观多层结合,促进研究发展。必须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同时进行研究,要明确剩余油也是矿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从能源战略的角度出发,加大研究的力度,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研究的深度和本质上把握,提高驱油率。

四是贴近开发研究实践,确保稳产高产。从研究发展的方向来看,提高水驱油剩余油的开发效率,必须要在“一体化”上下功夫,如勘查开发、开发测试、测试使用等,确保一线提供数据、一线组织研究、一线实践应用,在不断发展创新的基础上,提高储产比和,确保稳产高产。

[1]吴世旗,钟兴水,李少泉.套管井储层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评价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24.

[2]俞启泰.注水油藏大尺度未波及剩余油的三大富集区[J].石油学报,2000,21(2).

猜你喜欢
均质水驱油藏
低渗油藏注采结构调整与挖潜技术
特高含水后期油藏水驱效果评价方法
基于模糊数学的油藏干层识别研究
强底水礁灰岩油藏水驱采收率表征模型
聚合物流变性对非均质油藏波及效率的影响
注CO2混相驱候选油藏筛选评价新方法
水驱砂岩油藏开发指标评价新体系
低矿化度水驱技术增产机理与适用条件
致密油藏多级压裂水平井数值模拟及应用
非均质岩心调堵结合技术室内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