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本主义视域下学术权力型塑

2013-08-15 00:52周国俊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权力学术

周国俊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北碚 400715)

高等教育在新时代有新进展,其社会服务功能也在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延伸。高等教育学术成果的社会应用逐渐增速,学术通过市场转变资本也在随之增速,同时高等教育对社会资源与资金的利用也日益紧密,高校内部的学术格局也随之变化。学术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出现,日益凸显了学术权力,学术权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显示了新的意义,因此在学术资本主义的视域下学术权力型塑显得迫切而必要。

一、学术资本主义的内涵

斯劳特在其著作 《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创业型大学》中指出:学术资本主义指高等教育机构的和专业教师们的市场行为或者为了获得外部金钱的类似市场行为的努力。[1]学术资本主义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高等教育机构由于资源依附压力而采取的战略调整,而国家财政资助模式的转变迫使高等教育政策做出调整,以回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学术资本主义产生的直接外在动因。[2]

从历史和结构的视野来看,学术资本主义是对“洪堡理想”的一种继承和超越,而形成这种继承和超越关系的关键在于大学能够保持自主性以及社会的积极干预。[3]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学术资本主义即将学术资源、学术成果等作为获取资本的手段或方式,反应到社会发展之中,应用到相关领域,从而促进相关的发展并且在此过程中汲取资本,一方面履行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也能为学术发展也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从整体的系统角度看,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促成了组织的不稳定性,系统寻求动态平衡就是适应的过程,学术资本主义的兴起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逻辑。

全新时代下大学的自身发展逻辑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学术资本主义的生成深深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向。实际上,传统文化与理念将会永久作为满足新需求的一种制衡力量,帮助大学在应对新变化时迅速准确地识别变革的方向。学术导向的模式将个体主义传统文化与洪堡理想的核心继承下来,使其自行识别学术资本主义的新要求,有选择性地筛选出大学“可以做且又能做的”,拒绝“可以做但是不能做的”有损学术使命的商业机会。[4]对于大学知识生产中这种转变有很多学者展开了思考,表现出以下两种倾向:一种是站在“洪堡理想”的角度批判大学知识生产的实用化,并且认为危及了大学的基本精神;另一种则站在学术资本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大学知识生产的市场化和实用化是大势所趋,所谓“洪堡理想”已经成为“过去式”。于是,也有不少学者开始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问到“洪堡理想”和学术资本主义能否共存、两种价值观到底孰优孰劣等等类似问题。[5]

学术资本主义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一是高等教育机构,另一个是开放的市场。高等教育的成果只有通过市场才能顺利地转化成资本。市场的权力主要表现为市场是高等教育机构经费重要的来源之一,为其自身发展提供实质性的支撑;市场的竞争观念促进了高等教育机构对教育质量的重视,企业家的管理理念又进一步影响着整个高等教育机构管理过程;市场是高校培养输出人才的接收者,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市场化的需求。[6]而具有“市场特征”的学术资本主义已将高等教育卷入新一轮的变革浪潮中,一个新的局面正在形成。学术权力处于一种“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学术环境之中,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保障了学术自由,促进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以及不同学派间的知识共享。作为院校的高等教育和作为其劳动力的教学科研人员在20世纪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7]

于此同时,学术权力也需要进行全新的解读。

二、学术权力型塑

(一)学术权力本质

学术权力是高等学术自我发展的一种学术自觉,是高校自赋的一种权力形式,它的合法性源于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来自于学术共同体求真求实的追求,它强调自主、公正、开放。学术权力的主体是专家学者和学术组织,权力行使的对象是学术事务和学术活动,依据是学术本身的特点和规律,目的是保证高校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的顺利实现[8]。徐文娜认为学术权力就是拥有系统性高深知识和正在探索高深知识的人所具有的一种强制力或影响力[9]。王英杰认为学术权力是根据学术事务、学术活动及学术关系等特点和规律对其施加影响和干预的力量,是学科规劝和管理技术的结合,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目标而对其特定的管理对象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权力,主要由学术民主管理权力和学术行政管理权力构成[10]。学术权力本质上是一种建基于学术人员所掌握的高深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并由此而产生的对他人的影响力乃至控制力。

综上所述,权力这一概念的界定主要涉及到权力的主客体、权力的来源、权力实施的途径、权力实施的依据、权力的表征及权力的价值目标等。因此,所谓的学术权力是指拥有系统性高深知识和正在探索高深知识的学术人员或组织根据学术活动、学术事务及学术关系的特点及规律管理学术事务、组织学术活动、协调学术关系、评价学术水平的权力以及在权力的行使中对其他组织及其成员产生的一种强制力和影响力。[11]

学术资本主义视域下,学术权力不仅仅体现追求客观的真理的要求,更需要体现与社会发展的结合,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在价值取向上学术权力追求自治、民主,客观、公正,穷理尽性、求真求实、研究与探索是学术权力永恒的追求;反对过多地干预和约束,“毕竟学术事务是一个自由的王国,他有他的大经大法,他的神圣使命,他有他特定的学术范围和领域,别人不能够侵犯。”[12]同时在价值观上,学术权力也需要从学术研究价值观转向多元价值观,既要体现学术自身发展的诉求,亦须要结合社会的发展,将学术转换成资本,支持学术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社会的进步。

(二)学术权力对内的调节与适应

基于学术资本主义视域下学术权力的内涵、本质有了新的内容,学术权力的整个环境也相应地有一定的转换。在新的视域下学术权力要实现对内的调节和适应。

1、学术权力要回归学术使命

学术资本主义是否背离大学学术使命,市场导向型研究是否利于学术发展?对学术资本主义持批评态度的人认为,当大学更密切地与市场结合时偏向于市场导向而远离学术导向,大学教师和院校会失去其自主权。无论是支持还是批评,学术资本主义无疑是一种全新的视角,新时代的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更为专业的,具有社会化程度更高的新型人才要求增强学术权力。

因此对于学术权力的回归体现在人才的培养以及对学术本身的追求,对于学术资本主义的视角也需要结合我国的特殊环境,现在学术资本的积累也要真正地实现学术的本真探索。

对于现在发展的学科专业而言,应该改变轻人文社科重理科工商的局面,实现学科的内在平衡,同时在研究方向上也要实现应用学科和基础研究并举。

学术资本主义是存在一种功利主义取向,虽然,学术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术的发展,但是学术资本主义极度功利的发展,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伤害到学术的发展,因此在追求学术资本的同时,不可忽视学术本质目标和方向,增强学术权力可以保障学术使命的实现。

2、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实现内部整合

学术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高校内部的冲突,冲突体现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整合的诉求,冲突对学术权力群体和行政权力群体具有内部整合的功能。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高校实现内部系统治理的重要权力主体。从高校子系统内部的权力架构看,学术和行政权力实现力量均衡才能使子系统稳定运行。

大学目标的实现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整合的基础,单单依靠学术权力难以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适应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行政权力要充分发挥其优势,配合学术权力的实施。高校系统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角逐,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组织的活力和竞争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在同一个系统中运行,建立在共谋高校发展的事实上,当高校组织与外部社会组织发生冲突时,两者因面临共同的外界,从而增强了高校组织内部的凝聚力。

行政权力要起到相应的作用,而学术事务的管理应以学术权力为主,提高对学术权力重要性的认识,改变高校行政权力主导的现状,不断完善学术管理的体制机制,实现高校内部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整合。

3、学术权力要求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

学术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学术的独立,无疑要求增强学术权力的自主性,从而学术主体能够把握学术的动向,构架良好的强有力的驾驭核心。强有力的驾驭核心也即体现在学术的发展战略和学术抉择的自主性。自主性的保障即需要一定的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学术权力制度化不仅意味着高校学术权力已“沉淀”为一种重要的制度化结构,而且意味着权力行使及相关活动已固化为一种模式化的 “制度性实践”。

学术权力规范以及制度化不是屈服薄弱的自我驾驭能力,而是选择加深对加强管理能力的需要。无论是具有雄心壮志的大学还是担心自己会处于边缘地位、甚至担心自己生存能力的大学,都对不断扩大和变化的需求的反应变得更加迅速、灵活和集中。[13]

在学术权力规范和制度化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体现和保障学术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备强有力的驾驭核心,从而能更好地保障学术权力在学术资本主义运行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学术权力对外诉求与表达

学术资本主义的发展凸显了学术权力的重要性,学术权力通过内部调整和适应,以进一步满足学术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术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学术权力的对外诉求与表达日益显现。

1、学术权力要求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实现教育联合式发展

学术通过市场转化成资本,体现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学术的发展要使学术成果能及时地转换成生产力,就需要以市场作为学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学术市场的自发性等特性要求学术资源的重新整合,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各学术主体之间亦需要联合,以更好地实现联合式的发展。

2、学术权力发展体现学术成果对社会需求的满足

学术权力的作用体现在学术成果上,学术成果的社会应用应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学术资本主义不单单是要求作出学术研究理论成果,更重要的是主动地将学术理论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主动地应用新知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

3、学术权力要求其向外扩张

学术权力在学术资本主义的体系下实现了超越,超越其传统和形式的基本价值局限,作为一种权力表达形式,体现了对学术本真的尊重,并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消解了各形式的误解,都在致力于寻找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学术权力的向外扩张体现在高校学术组织塑造的普遍的创业意识和行为,形成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在学术的心脏地带传播,内化为普遍的创业意识和激情,甚至全面的创业行为,则标志着创业变革的成功。

学术权力的向外扩张即是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的表达,亦是学术发展的自我诉求。

[1]Shelia Slaughter & Larry L.Leslie:Academic Capitalism:Politics,Policies,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M].Maryland,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173.

[2]李木洲.学术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面临的变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2):124-128.

[3][5]王骥.从洪堡理想到学术资本主义[J].高教探索,2011(1).

[4][13][14]刘叶.学术资本主义浪潮中的西方大学变革路径[J].高教探索,2011(2).

[6][8]王建凯.高校系统治理的权力结构分析[J].教育评论,2011(5).

[7]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著,梁骁,黎丽译.学术资本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徐文娜.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学术权力结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9(3).

[10]王英杰.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冲突解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2).

[11]张伟,王云贵.博弈论视域下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配置模式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1(15).

[12]贺麟.学术与政治[A].杨东平:大学精神[C].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103.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权力学术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权力的网络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