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务卡结算运行现状与思考

2013-08-15 00:53
关键词:刷卡公务商户

金 霞

(淮北师范大学 财务处,安徽 淮北 235000)

从2007年开始,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我国实施了公务卡制度的改革,通过在公务支出领域使用具有“消费留痕”特点的信用卡,逐步替代预算单位现金支付。经过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协力推进,目前,绝大多数中央部门及所属1万多个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约有38万多个地方预算单位实行了公务卡制度改革。公务卡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成为我国公务支出管理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制度。2011年开始,中央预算单位实施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除原使用转账方式结算的支出项目外,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公务接待费等16个公务支出项目都要使用公务卡结算,原则上不再使用现金,强制结算目录基本涵盖了预算单位正常运转的所有费用。

但高校作为以科研、教学为主要工作的单位,具有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经费支出业务复杂化、经费项目数量多样化等特点,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对高校公务卡结算运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公务卡的特点及意义

所谓公务卡是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的信用卡。

公务卡具有一般银行借贷记卡的共同属性,能够像其他信用卡一样,由持卡人方便快捷地办理支付业务并形成相关的消费信息,是一种现代支付结算工具。公务卡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透明度高,所有的支付行为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寻。实行公务卡有其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财政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建立公务卡制度,通过制度和管理创新,能够有效地生成公务消费的各项明细信息,使公务消费置于阳光之下,提高公务支出的透明度,从而有效地克服现金支付结算方式信息不透明而带来的各种问题。

二是有利于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简化财务报销程序,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相对于传统的现金预借、开具支票、审核报销等繁琐环节,持卡人只需在公务卡报销范围内刷卡消费,及时报销还款。单位财务人员不需要从银行提取和保管现金,公务人员也不需要提前向单位借款,简化了手续,相对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公务卡透支额度资金由银行负担,高校减少了大量的资金垫付,有效地提高了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有效从源头上遏制高校存在的腐败现象。目前高校预算执行中的现金支付办法,透明度差,违规问题较多,容易诱发腐败。强制采用公务卡支付,替代现金结算,可以减少和控制不合法和不合理的公务支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规现象。

二、高校公务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有卡不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笔者所在的高校为在职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办理了公务卡,但是利用率不高。公务卡成了“睡眠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很多持卡人对公务卡的作用、特点了解不深,同时也对公务卡的便捷和安全性不信任。对公务卡结算方式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公务卡利用率不高造成的资源浪费。

2.公务卡刷卡环境不成熟不便利

高校作为科研的预算单位,往往开展科研工作要到县级以下的基层农村或者地区开展,因商业服务设施配套不到位,没有布设POS(Point of Sales)机,公务卡强制结算项目比如办公费、差旅费等不能刷卡,严重影响了公务卡的正常使用。同时,公务卡的刷卡手续费是由商户承担的,有些商户为了避免支付额外的手续费,即使有POS机也会找借口拒绝公务人员刷卡,还有的商户将刷卡后的手续费转嫁给消费者,虚增了真实业务的发生金额,为公务卡的安全顺畅使用设置了障碍。

3.公务消费发票与POS机小票不符

在实践过程中经常能发现公务人员出示的发票与POS机票不符,发票上开的是办公用品,POS小票上显示的却是某服装专卖店;发票是住宿费,POS小票是某烟酒店。这是一种典型的弄虚作假行为,违反会计真实性的原则。公务卡消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现金交易,POS小票上能够清晰准确地反映出消费时间、地点、收款商户和交易金额等信息,基本上保证了消费金额与发票金额的一致性。但由于市场环境不规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交易漏洞。有的公务人员公务消费时将私人消费合并刷卡,并要求商户合并开发票用于报销,还有公务刷卡交易时依然可以虚开发票,通过商户直接返现的方式套取现金。

4.公务卡消费后报销出现两个极端

一是当天消费当天或者第二天就来报账,另一种就是自己先行垫付还款,迟迟不报帐。

持卡人必须清楚公务卡几个重要的时间概念:交易日、记账日、到期还款日、还款免息期。还款免息期是指持卡人实际刷卡消费交易日至到期还款日之间的时间,最短为20天,最长为55天。公务卡消费有个时间传输过程,太早来报销,消费信息不能显现,同时也没有利用金融机构提供的无息资金贷款,而如果不及时报账还款也违反会计的及时性原则,同时个人的信用将受到影响。

三、对公务卡结算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职工对公务卡的认同度

一方面通过校园网、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公务卡的宣传推广工作,引导教职工了解推行公务卡的目的、掌握操作规则、充分认识可能出现的交易风险,转变消费观念,提高对公务卡的认知度。另一方面通过与发卡行协商,提高公务卡的服务功能,对消费金额超过一定规模的可以延长还款期限,提高信用额度,也可以使用公务卡提现不收手续费等。特别是对于高校学术活动较多的教授,可以申请双币种结算的公务卡,有利于高校在对外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发生的费用不受单币卡的制约;科研经费报销过程中可能涉及教职工自行垫付还款,影响公务卡结算的推广,这种情况下,可以另外单独申请网上支付额度,以方便网上结算。

2.加强公务卡与POS机联用推广,规范消费环境

一方面要增加POS机布设的数量。为了能够促使公务卡结算制度推广,银行部门需要加大POS机的布设,特别要增加中西部地区、县城及以下地区的POS机的布设数量,这就需要相关部委配套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商户共同配合受理银行卡。另一方面,明确相关消费的定点单位,并把银行刷卡受理作为条件之一,同时进一步规范商户行为,对于转嫁手续费等违规操作商户应予以处罚。

3.完善高校内部公务卡结算制度

高校财务部门必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健全公务卡管理制度。一方面要求高校要科学编制预算,最大限度地发挥预算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强化预算执行力度,严格控制支出。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增强相关人员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公务卡结算制度,严格控制现金使用范围和额度,确保公务卡使用的刚性。对强制执行目录中不使用公务卡结算的项目,由消费人员自行处理,

4.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

在公务卡结算过程中,为了防止新的腐败现象发生,一方面要加强教职工用卡的风险意识,针对用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要在平时的报销过程中预以提醒,对已经出现的风险要及时协助处理。另一方面,要建立内部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使用公务卡消费、弄虚作假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并给以曝光。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公务卡报销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从而完善公务卡结算的风险防范。

公务卡是一种现代化的支付结算工具,更是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随着公务卡结算方式在高校的普及,它改变了以往现金支付结算使用范围以及路径中监控缺乏的弊端,有效实现了对高校资金动态的监控,保证每一笔支出都公开、透明,对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刷卡公务商户
江苏赣榆农商行 上线商户回访管理系统
“543”工作法构建党建共同体
八项规定精神
———公务接待
妨害公务罪谨防滥用
工商银行 银行业首家商户发展中心成立
妨害公务案件的侦查要领和证据收集要求
刷卡
刷脸就可以购物
公务接待出新规,彰显制度力量
宅急送开始推行终端POS机刷卡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