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安与中古时期学问僧的培养——以长安为中心的考察

2013-08-15 00:54尚永琪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译经鸠摩义学

尚永琪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吉林 长春 130033)

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379 年),前秦苻坚的大军攻破襄阳,一代高僧释道安被俘,后被送到长安,苻坚将其安置在长安的五重寺,奉他为国师。

释道安在长安活动的时期,是中原佛教史上一个转折期,他所号召和培养的一批僧人,既接续了竺法护、竺佛念译经僧人中的中坚力量,又培养了一批以“义学”著称的学问僧,为后秦时期鸠摩罗什翻译佛经奠定了人才基础。

一、释道安到达长安之前的竺法护、竺佛念译经

西晋时期,长安已成为佛教中心之一,见于记载的活动频繁的佛教高僧有竺法护、帛远。竺法护在晋武帝时代曾随其老师天竺僧人竺高座到西域求法,取得多种胡本佛经东归,自敦煌至长安,沿路传译。其在长安译经有以下几种:太始二年(266 年)译出《须真天子经》,太康七年(286 年)译出《持心经》、《正法华经》、《光赞般若经》,元康七年(297 年)译出《渐备一切智德经》。

从太始二年(266 年)到永嘉二年(308 年)的42 年中,法护辗转于长安、洛阳、敦煌等地翻译佛经,在敦煌翻译佛经的助手主要有法乘[1]卷7《阿维越致遮经》、月支人法宝及李应荣、承索乌子、剡迟时、通武、支晋、支晋宝、荣携业、侯无英等30 余人[2]111,而在长安、洛阳译经的“笔受人”及“劝助者”先后主要有安文惠[1]卷2《新集撰出经律论录第一·须真天子经》,卷7《须真天子经记》、帛元信、聂承远、张玄泊、孙休达、竺德成、竺文盛、严威伯、续文承、赵叔初、张文龙、陈长玄、竺力、孙伯虎[1]卷8《正法华经记》、聂道真、折显元[1]卷7《魔逆经记》、赵文龙[1]卷7《贤劫经记》、刘元谋、傅公信、侯彦长[1]卷7《文殊师利净律经记》等。

以上参与译经者的具体身份虽然文献没有非常明确地记载,但是从姓名来看,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世俗信仰者而不是出家僧人。

东晋时期,竺佛念在长安开展译经活动。竺佛念是凉州僧人,在少年时代就出家为僧,对于西域语言比较精通,在苻氏前秦和姚氏的后秦时代,他是中原译经僧人中的一代宗师。

至于他是什么时间到长安的,文献记载中不太一致。《出三藏记集》说他是前秦建元中开始译经的,但什么时候到长安,没有明确记载[1]卷15《佛念法师传》。《古今译经图记》卷3 却认为竺佛念是在建元元年(365年)同西域僧人僧伽跋澄一起来到了长安,开始了合作翻译佛经的工作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册《史传部》。。这显然是错误的。按《高僧传》和《出三藏记集》的记载,西域僧人僧伽跋澄是建元十七年(381 年)才到达长安的[3]卷1《僧伽跋澄》。他参与佛经的翻译工作,也就是从此年开始的。

即使从建元十七年(381 年)算起,就译经的时间而言,从建元十七年(381 年)到弘始十五年(413年),在32 年的译经生涯中,竺佛念主持翻译或参与翻译的佛经共有以下诸部:

《耀论》20 卷,《菩萨璎珞经》12 卷,《十住断结经》11 卷,《鼻柰耶经》10 卷,《十地断结经》10 卷,《菩萨处胎经》5 卷,《大方等无相经》5 卷,《持人菩萨经》3 卷,《菩萨普处经》3 卷,《菩萨璎珞本业经》2 卷,《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1 卷,《中阴经》2 卷,《十诵比丘尼戒所出本末》1 卷,《四分律》60 卷,《增一阿含经》50 卷,《阿毗昙八犍度》30 卷,《长阿含经》22 卷,《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5 卷,《中阿含经》59 卷。总19 部合308 卷。

竺佛念的佛经翻译,慧皎在《高僧传》中作了两方面的评价,一是说其翻译“质断疑义,音字方明”[3]卷1《竺佛念》,一个“质”字,指出了竺佛念翻译的不精纯;二是“在符姚二代为译人之宗”[3]卷1《竺佛念》,指出了竺佛念在鸠摩罗什译经之前所具有的无人可以匹敌的译师地位。

竺佛念在长安译经32 年,同他合作译经的僧人有明确记载的就有18 人,其中域外僧人7 位:昙摩持、昙摩卑、僧伽跋澄、毗婆沙佛图罗刹、鸠摩罗佛提、昙摩难提、僧伽提婆;中原僧人11 位:释僧纯、慧常、僧导、僧睿、道安、慧详、昙究、慧嵩、法和、慧力、僧茂。西域、天竺僧人同竺佛念完全是合作关系。11 位中原僧人中,释道安是竺佛念后期译经的合作者,而其他僧人同竺佛念既没有师承关系,其佛学修养也各有千秋,如慧常是凉州名僧[1]序卷第9《渐备经十住胡名并书叙》,僧纯曾求法西域[1]序卷第11《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面见龟兹佛寺的最高统领者、鸠摩罗什的启蒙老师、小乘学大师佛图舌弥,并取得比丘尼戒本。

很明显,同竺法护的译经团体不一样,协助竺佛念译经的已经都是出家的僧人,而不再是世俗信徒,这至少说明,在长安存在着以竺佛念为中心的一个译经僧团。

作为一个译师,竺佛念由于出身当时西域商人、使者、僧人云集的凉州,对西域语言非常精熟,但是佛学、儒学修养都相当欠缺,《高僧传》谓其“讽习众经,粗涉外典,其苍雅诂训,尤所明达。少好游方,备观风俗。家世西河,洞晓方语,华戎音义莫不兼解。故义学之誉虽阙,洽闻之声甚著。”[3]卷1《竺佛念》正是因为他在“义学”方面的缺陷,所以可以推定其在当时的环境下,对长安及其周边地区僧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有限的,所以不能形成大规模的僧团组织。

对于僧团而言,译经和讲经是凝聚僧人成为一个成规模修习僧团的两种主要方式。对于当时的僧界来讲,有能力参与译经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仅仅翻译佛经并不具有凝聚大批僧人的优势,而讲经由于涉及对于经文的传播和讨论,所以不仅能吸引部分学问僧参与讨论,还能吸引大批僧俗信徒前来学习。因而,竺佛念译经时期的长安僧团,显然不具备组成大规模僧团的条件,当时的长安僧团应该是比较松散的,并没有形成一种团聚核心。但是他们的译经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释道安培养义学僧人提供了一个相对扎实的经典基础。

二、释道安对义学僧人的培养

长安僧团真正形成一个具有“义学”学术凝聚力的共同体,始于释道安。

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379 年),前秦苻坚的大军攻破襄阳,僧释道安被俘后被送到长安,苻坚将其安置在长安的五重寺,奉他为国师。释道安的到来,使得原来的长安僧团又加强了力量。道安到长安后,同竺佛念多次合作,翻译佛经。

可以想见,来到长安的释道安既然被苻坚称之为“圣人”、奉为国师,他又是佛图澄的受业弟子,早在邺(今河南临漳)的时候,就有数百僧人追随释道安,其在僧界的地位远在竺佛念之上,所以他对长安僧团的号召力自然非竺佛念所可匹敌。如僧契、僧睿、僧导等人此时就是释道安僧团的得力助手,他们也构成了后来鸠摩罗什僧团的主体。

道安抵达长安后,长安僧界发生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道安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儒学根基,加强了长安僧团的凝聚力。前秦国王苻坚明确敕令“学士内外有疑,皆师於安”[3]卷5《释道安》,用政治威权的力量确立了道安的学僧领袖地位,僧、僧睿等一批僧人分别在佛经义学方面成长了起来,为鸠摩罗什译经传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关键是释道安在邺、襄阳等地传教讲学多年,他不仅成为了当时佛经研究解说的权威,而且由于始终有数百僧人追随他,所以在襄阳的时候,他就制定了明确的僧团戒律仪轨[2]151,[4]240:“安既德为物宗,学兼三藏。所制僧尼轨范佛法宪章,条为三例:一曰行香定座上讲经上讲之法;二曰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三曰布萨差使悔过等法。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3]卷5《释道安》显然,他来到长安后,长安僧团也完全遵守这些仪轨。

据僧传,当年释道安在新野分张僧众后,尚有400 余人[3]卷5《释道安》随他到达襄阳,他在襄阳讲经15 年,其僧团成员应该有所增长。及至襄阳之破,危难之时,道安弟子再次被分遣各处,但也应有相当数量的僧人随他来到了长安,因而,《高僧传》说道安在长安五重寺有“僧众数千,大弘法化”。[3]卷5《释道安》这个数千的说法,显然是一个略显夸大的约数,这从其同后来的鸠摩罗什僧团的数量对比就能看出来。道安去世后十六年,鸠摩罗什抵达长安,奉后秦国王姚兴敕令随鸠摩罗什译经的长安学僧有800 人,当然,在当时的长安僧团中的僧人远不止此数,但肯定也没有数千。然而,当四方僧人听说鸠摩罗什在关中译经,纷纷前来学习,一时僧人数量大增,人数才达到3000 之众,这已经可以说是当时僧团的一个顶峰了。由此推断,释道安时期的长安僧团成员有上千人是可能的,但不致于有数千之多。

上千人的僧团,需要有一定之规加以管理。释道安时期的僧团管理由于尚没有建立官方意义上的僧官、僧制,因而,主要靠戒律和领导者的修行与道德权威来加以规范。王永会先生在研究中国佛教僧团的发展与管理时指出:“魏晋虽为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阶段,但成型的中国化佛教僧团已经出现。其时之佛教僧团,在组织形态上仍然一如原始佛教,依靠的是领导者的修行与道德权威。在管理制度上主要宗依佛制戒律,拥有高度的僧团依律自治的能力。同时,在并不完备的内律与中国本土思想和宗教习俗的调适融合中,因时因地因对象对旧规进行调整与创新,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中国化的教团体制。”[5]20这个论断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襄阳城破前避地东下的释道安弟子法遇维护僧团纪律的事例可以为此提供例证:

后襄阳被寇,遇乃避地东下,止江陵长沙寺,讲说众经,受业者四百余人。时一僧饮酒废夕烧香,遇止罚而不遣。安公遥闻之,以竹筒盛一荆子,手自缄封,题以寄遇。遇开封见杖,即曰:“此由饮酒僧也。我训领不勤,远贻忧赐。”即命维那鸣槌集众,以杖筒置香橙上。行香毕,遇乃起出众前,向筒致敬,于是伏地,命维那行杖三下,内杖筒中,垂泪自责。时境内道俗莫不叹息,因之励业者甚众。[3]卷5《释法遇》

法遇在江陵长沙寺维护僧团纪律的这个事例,一方面可以为我们认识释道安时期长安僧团的管理提供一个生动的例证,另一方面正如严耀中先生所指出的那样:“魏晋时僧团的维持主要靠自觉,僧团领导人也多以自身的模范来带动戒律的遵守。”[6]147

综上所述,释道安在学问修养上是长安僧俗之师,在僧团的模范带领及仪轨的制定与执行方面,已经建立制度化纪律。这是区别于之前的长安僧团的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因而,明确的学术趋向或修习目标的确立、严格的僧团仪轨的制定,这是成规模僧团产生并发展的最基本的两个基础。

释道安培养起来的义学僧人,在后秦时期的鸠摩罗什译经活动中担当了重要的学术任务,这些人主要有僧契、僧肇、僧睿、僧楷、道融、道生、昙影、慧严、慧观、道恒、道标、慧睿、昙鉴、慧安、昙无成、僧导、道温、僧业、慧询、僧迁、慧斌、法钦、道流。他们中的多数有的直接同释道安学习或合作过,有的受过他的影响。

如果我们从前到后审视在长安先后译经的竺法护、竺佛念、释道安僧团,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那就是在他们的僧团成员中,竺法护、竺佛念译经主要依靠的是世俗知识分子和信徒及部分西域僧人。从释道安僧团开始,世俗信徒或知识分子已经退出了佛经翻译的译场,而像僧睿这样的一些汉族学问僧开始逐渐发挥重要作用——这正说明,中古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义学”学问僧的出现,释道安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1]释僧佑.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释慧蛟.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M].李四龙,裴 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王永会.中国佛教僧团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1.

[6]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译经鸠摩义学
译经用字与译经词语新释
以小说的方式布道弘法
——谈谈徐兆寿长篇小说《鸠摩罗什》
晚清兰州府义学初探
“八宗之祖”鸠摩罗什,离红尘最近的高僧
佛教史视阈下康僧会译经之儒学化及其意义
一代佛学宗师:鸠摩罗什
论鸠摩罗什形象的世俗化演变
清代中越边境地区义学教育探析
清代山西义学经费来源初探
清代贵州义学经费来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