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新政:新能源汽车的福音

2013-08-15 00:44
商场现代化 2013年28期
关键词:行动计划电动车电动汽车

◎文/ 本刊记者 成 岩 潘 烨

在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各国普遍认识到节能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新能源汽车具有高效、节能、零排放等显著特点,将成为21世纪清洁、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交通工具。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到来,实现了百姓的愿望,应合了环境的呼声,唱响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各族人民的福音……

治污新政:鼓励消费新能源汽车

国务院于9月12日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一届政府成立伊始,就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作为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作出全面部署。

《行动计划》提出了奋斗目标:“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行动计划》还提出了具体指标:“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行动计划》本着“谁污染、谁负责,多排放、多负担,节能减排得收益、获补偿”的原则,实施分区域、分阶段治理。《行动计划》中的十项具体措施专门提到了突出抓好机动车污染防治、提高车用燃油品质与机动车排放标准。“采取划定禁行区域、经济补偿等方式,逐步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到2015年,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基本淘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500万辆黄标车。到2017年,基本淘汰全国范围的黄标车。”

《行动计划》要求“加快推进低速汽车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低速汽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节能环保要求,减少污染排放,促进相关产业和产品技术升级换代。自2017年起,新生产的低速货车执行与轻型载货车同等的节能与排放标准。”

《行动计划》专门提出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公交、环卫等行业和政府机关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采取直接上牌、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个人购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会议要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既要有政策支持,更要创新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包括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要推动节能环保和再生产品消费。政府公务用车、公交车要率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同步完善配套设施。到2015年,使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

新政反响:社会各界呼声高涨

近年来,环保意识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汽车生产厂家也十分重视环保、节能的理念与技术,研发了一系列以电动汽车为主体的新能源汽车。2012年底,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还启动了“电动汽车质量万里行”的活动,宣传电动汽车及其发展方向和世界趋势,向消费者传播推广节能减排的理念。

国务院最近开启的大气治污新政支持和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对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都产生了较大的额激励效应。

电动汽车生产厂家十分看好此行业的发展前景,认为电动汽车业有很大的销售空间。与此同时,生产厂家也争相上马,纷纷打出招牌:“高档轿车享受,低于摩托车的消费,百公里仅需6元钱!”并且不断的研发新技术,提高电动汽车的质量,解决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相关问题。

在众多的消费者中,电动汽车最受中老年人青睐,他们大多认为市区代步足够了。一位检查自己的电动汽车车况的市民老高说,他对车子的工艺还是很满意的。对于电动汽车车速慢的这一特点,老高的老伴却认为这是好事。“我们买这车就是为了接接孩子、买买菜,千万别快了,快了不安全。就这样老头子开出去我还得挂念着。”多数电动汽车消费者表示,100多公里的续航里程在市区足够用了,如果出现故障,在市区内维修也方便。

然而电动车行业目前遭遇的困难也不少。有业界人士指出:“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地区在积极的搞试点工作,其他地区或是放任发展,导致市场中的产品良莠不齐;或是一概管制限行,阻碍了低速电动汽车的健康发展。”不过他认为:“新兴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会经历各种磨难,只要公司能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下足功夫,就一定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靠市场的力量持续发展壮大。”

常州电时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金明先生阅知了《行动计划》后欣喜不已,在接受本刊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国务院大气治污新政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国务院《行动计划》明确规定了包括电动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可以‘采取直接上牌、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个人购买’,那有关部门就应该照此精神为我们的低速电动汽车‘直接上牌’、鼓励购买上路了!”

对于中高端汽车消费者来说,他们越来越多地寻求质量更高、更可靠的产品。像成都居民罗女士这样的潜在购车者,仍对中国电动车技术持怀疑态度,并且对充电设施不足存在担忧。

IBM商业价值协会公布的消费者与厂商官员调查报告发现,消费者对车价以及油价相当敏感,很多人还是愿意为环保多花钱。40%的受访者说,他们愿意多花最多20%的费用购买一辆纯电动汽车。

在媒体界,电动汽车也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相关评论指出:任何新鲜事物的推广,最好的方式就是体验式营销,电动车亦然。不让电动车走入寻常百姓家,电动车的推广就是空谈。目前国内电动汽车行业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政府部门热、企业热,消费者冷。消费者为什么冷?不是不爱电动车,而是没有用车的环境。亟待各方为电动汽车的发展让出一条道,否则2015年达到5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只是浮云。

与此同时,微博、博客上的反响也是此起彼伏。有人说:“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对电动汽车的产业规划,而锂离子电池被业界一致认为是未来电动车的电池首选目标,无论从政策层面、目前市场态势还是从技术商用成熟度来说,未来的电池市场锂离子电池成为赢家的概率最大。”

一位名叫石刘的网友表示:“电动车在华破冰,未来市场表现仍可期待。电动汽车的发展还需要以配套设置的完善为基础,结合电动汽车的属性以及私人市场需求,对电动汽车配套设施进行科学布局和建设,将是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化的重要因素。同时,还有网友提出“电动汽车的未来路在何方?”的疑问。指出这是一个价值万亿的问题,电动汽车技术路线是充电还是换电池?是延续锂电路线还是期待新的技术突破?人们对电动汽车有所保留的一个关键,在于驾驶电动汽车能否拥有驾驶燃油汽车的那种自由感?

本刊反馈:连续报道献计献策

治污新政的出台,与本刊九月上旬刊《封面演义》专题文章《让电动汽车圆百姓汽车梦》一文发出的呼吁不谋而合。这是一种巧合、偶然,也是一种上下共同关注的必然,更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大势所趋。本刊记者结合连续报道的同时,再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六项对策建议:

1.及早制定低速电动汽车标准,适应百姓市内交通需求,让时速最高60公里的低速电动汽车合法上牌,推广上路。

2.加速扩大新能源汽车运行推广试点范围,尽快推广试点城市的有效经验,未列入试点的地区也应该允许结合本地特点先行探索。

3.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免于限号限行。

4.购买新能源汽车不论公车私车一视同仁给予政府补贴。

5.奖励消费新能源汽车免收路桥费。

6.统一推广实施海南特区成功经验,把路桥费纳入燃油费中。一则可以省去全国大量的过路过桥收费站及其数十万人员的成本,二则鼓励汽车少用油或不用油。使用电动机车便是零耗油和零污染。

猜你喜欢
行动计划电动车电动汽车
电动车有可能没有高档和豪华车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㵲阳河守护行动计划
电动车新贵
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
电动汽车
电动车来了 充电桩还会远吗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如何制定30天行动计划?
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