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3-08-15 00:44张丽娜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乡镇企业劳动生产率小城镇

张丽娜

(黄冈师范学院人事处,湖北黄冈438000)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和非农产业比重不断提高,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但城乡社会仍存在明显差异,严重制约经济、社会整体发展。[1](P41)从长远看,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导思想的城市化也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而目前城市化水平及现实国情决定了小城镇发展即城镇化将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性

城乡差别的存在阻碍城乡资源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不利于实现城乡间协调发展,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障碍。但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最终将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通过城乡资源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高度融合,充分发挥城乡各自优势和作用,各具特色,达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使城乡居民共享先进物质与精神文明成果。因而,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就必须消除城乡差别。

应该看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乡不可能同时同步发展,必然要由劳动生产率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率先发展,促进各种资源和要素有序流动,获得效用最大化,再带动农村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发展。这颇有些类似于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的“先富与共富理论”及“两个大局的思想”,符合事物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规律。城市化过程中能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在城乡间有序流动,促进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文明普及。另外,随着城市产业转移与扩散,带来农村非农产业的建立与振兴,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速经济一体化进程。虽然目前城市化某种程度上表现为加大城乡差距,似乎背离城乡一体化,但从更深层面上看,只有先发展城市,才能实现由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化加深了城乡间相互联系的程度,加速城乡在经济、信息、科技、文化各方面广泛融合,促进了城乡一体化。[1](P42)因而,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驱动力。

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注意到现实国情。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味着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待提高,物质、精神财富尚未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另外,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多,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如果将城市、工业化发展比作城市化的拉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作城市化的推力,根据国情,城市化进程表现为拉力不足,推力过强,严重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面对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重视路径选择,在进行城市化的同时,辅以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和农业人口转移为非农人口的过程。农村城镇化是由我国特殊国情决定的。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可以使城市化比较平稳、不受过多干扰地发展;同时,更多农民脱离农业劳动,大量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为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进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2](P9)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在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人口可获得改善劳动条件、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

实行农村城镇化一举两得,不仅有利于推动城市化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并最终消灭城乡差距,在城镇化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发展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因而,农村城镇化是立足于特殊国情,顺利推进城市化、促进农村发展、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二、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之一: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无法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农业剩余(即农业发展和供给能力提高)是进行城市化的首要前提,是指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指农业劳动力)和农产品相对于需求的剩余,是城镇工业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以极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前提。发达国家正是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出现农业剩余,才为农业人口脱离农业部门、进入城镇工业创造了条件,促进工业增长和城镇化发展。[3](P5-6)

我国表面上也显现出“农业剩余”,但较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第一,农产品生产主要采用手工劳动,劳动生产率远低于采用机械化作业的发达国家。出现“农产品剩余”是因为生产主要依靠“人海战术”,将劳动力捆绑在土地上来增加产量。第二,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只需少量劳动力,一旦高于这个限度即为农业剩余人口,是“绝对剩余劳动力”。而我国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数量远远超过了在高劳动生产率下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即便这样,由于农村人口过多,农村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相对于那些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量劳动力而言,这部分劳动力过剩,是“相对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对剩余劳动力”将不断增加。

因而,必须注意到: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紧缺,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容易造成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同时,由于财力有限,不可能从国外大规模输入农产品来维持城镇化进程。[4](P116)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农业劳动生产率上升空间很大,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我国必须同时也能依靠发展本国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利用有限耕地资源并尽可能地节省成本,来推进城镇化正常发展。否则,一旦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纳入城镇,农业将无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无法为城市化、城镇化提供必要的支持。

问题之二:小城镇发展水平不高,无法吸纳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利于农村和城市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现阶段小城镇发展水平有限,无法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导致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然而,目前城市能容纳的劳动力有限。城市内部势必产生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争夺就业岗位的矛盾。同时城市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如果吸纳过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会造成交通拥挤、供电不足、供水紧张、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城市自身的健康发展。

试想一下,我国农业转变为以机械化劳动为主要方式的现代农业以后,生产率极大提高,剩余劳动力将极剧增加,如果仍单纯依靠发展城市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将严重超过其可承载人口的最高限度,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无法正常发展。

因而,为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势必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进入城市,也无法进入城镇,只能滞留农村。这部分劳动力无助于农业发展,还会降低农村人均收入,成为农业发展的负担,使农业仍停留在较低发展水平上,阻碍农村经济发展。这样无法缩小城乡差距,更谈不上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问题之三: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有产业支撑,乡镇企业应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目前乡镇企业过度分散、无序的状况使它难以发挥作为城镇化发展力量之源的作用 有人认为,设市设镇就是城市化、城镇化。应看到,设市设镇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能提高非农产业聚集规模效益和现代化水平。但城镇化不仅要从行政区划上设市镇,而且要有自身产业经济作支撑,城镇化发展要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乡镇企业应该而且也可以发挥支撑作用,但首先要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曾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职业转移提供了可能和载体,[1](P43)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迅速兴起的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无序、分散道路,75%到80%的农村工业分布在村庄,乡镇非农产业布局带有很大离散性和随机性。由于长期城乡二元分割,乡镇企业始终限于“就地转移”、“离土不离乡”,农村人口缺乏流动和集中。这种分散工业化严重阻碍工业化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提高,造成外部不经济。乡镇企业过度分散使土地大量浪费,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尖锐;工业污染点多面广,危害生态环境;物质运输极不经济,产品成本加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造成投资浪费。产业结构雷同,缺乏应有的分工协作,难以发挥专业化和地区优势,还导致相互间恶性竞争,阻碍产业升级换代,乡镇企业发展日益陷入困境。[5](P38-39)对于这种“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发展模式的弊端,应引起重视。

(二)对策 1.我国农业要进行“现代化革命”,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经营来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每个农业人口负担的非农业人口数量,为城镇化提供支持和必要前提;也可使劳动力和人口转移出现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形成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良性循环。因而,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现存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2.小城镇是联结城乡的纽带,具有接近农村的空间区位优势,同时又应是各种设施相对集中、可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工业生产要求、成为农村非农产业集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想基地。[1](P44)通过发展小城镇,以城镇产业经济为依托,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向传统城市体制外的小城镇,避免对城市造成巨大冲击,[6](P15)对城市化起到保护、支撑和配合作用。反之,如果小城镇得不到健康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冲击城市这个城市化的主体系统,那将对城市、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造成灾难性后果。[7](P40)因而,必须重视城镇发展的策略,发展城镇和非农产业。

3.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城镇工业化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乡镇企业散布在农村的状况,并依靠产业发展促进小城镇人口集聚,逐步发挥聚集效益,推动城镇发展;同时,把乡镇企业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相对聚集,开展分工协作,避免相互间恶性竞争。这样不仅可为乡镇企业发展赢得空间,还可通过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城镇经济发展,使城镇化发展有坚实经济基础,并最终把乡镇企业从业的农民变为“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镇)”的城市市民,[2](P116)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4.小城镇还应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根据自身在区位、交通、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不同发展模式,最终达到发展经济,带动城镇化发展的目的。[8](P43)这样才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保障支持,不至于使城镇化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通过农村城镇化,推动城镇健康发展,是促进城市化进程顺利进行的需要;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生活方式转变,农民生活质量、文明程度提高,最终必将促动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城乡最终将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通过城乡资源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高度融合,充分发挥城乡各自优势和作用,各具特色,达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使城乡居民共享先进物质与精神文明成果。

[1]陈晓红,李城固.我国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4,(2).

[2]仇保兴.我国城镇化的特征、动力与规划调控[J].城市发展研究,2003,(1).

[3]冯尚春.发达国家城镇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4,(1).

[4]任宗哲.中国地方政府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

[5]赵之枫.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1,(2).

[6]赵大治.新经济时代中国可持续发展城镇化道路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3,(1).

[7]唐恢一,陆明.我国目前发展小城镇的规律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1,(4).

[8]隋干城,李世泰,王富喜.烟台市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城市问题,2001,(4).

猜你喜欢
乡镇企业劳动生产率小城镇
浅谈《乡镇企业法》废止的理由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分析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分析我国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城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