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雷夫一起“走进”56 号教室

2013-08-15 00:48王华庆
湖北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走进雷夫期末考试

● 王华庆

雷夫带的班教室序号56,这间不到40 平米的房间,顶层有裂缝,如果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会下小雨。雷夫班级的生源大多来自贫困移民家庭,有许多“问题儿童”;他的工资也不高,一年只有4.2 万美元;他还要面对期末考试问题,学生的分数在官方的评价体系里越来越重要……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却同样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跟着雷夫一起“走进56 号教室”,我努力按照他的标准去做。雷夫老师提醒我们,孩子一直在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那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在学校里,我随时随地都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清扫场地、拾丢弃的纸屑、修剪黄杨,学生们看在眼里。所以,我清扫的场地很少有人扔垃圾。

雷夫的理念是:“不要想办法去控制你的孩子,关键是教会他们怎么样自我控制。”他通过自己独特的实践教育方法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礼仪、互助互爱……没有专制,没有呵斥,没有循规蹈矩。我被雷夫老师的作为所震撼,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

2011 年,我“临危受命”担任一个纪律差、成绩差的班级的班主任。这个班留守子女多,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我进行了苦口婆心的说教、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感化,似乎都收效不大。我尝试着在教室里挂了一本公开的《班级手记》,班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写,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写的内容是“值得表扬和需要改进的”,即评说班上发生的大小事件,明辨是非。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起初,有班干部记录了几次班级不好的现象,引发了同学们的关注,激起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于是课间操不守纪律、行为习惯差的同学遭到冷落。在这种氛围的熏染下,他们渐渐转变了自己的言行。也有同学主动记录了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敢于和困难作斗争的一些好现象,激发了大家的上进心。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的班级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生们遵规守纪,学习态度也端正了,期末考试成绩大幅提升。我们也算是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如今,孩子们升入高一年级了,我们还在坚持记着这本《班级手记》。当然,这还不够,雷夫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雷夫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他的教学方法,方法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可以因人而异,照搬照抄总不是最佳选择,我们要学的,是雷夫在教育中所表现出来的执着和锲而不舍的工作状态。雷夫老师的成功,是在于他把自己融入到了教育中、教学中、孩子们中,在开放、平等的环境下,没有权威,只有尊重、融洽和成长中的欢愉和谐。

《第56 号教室的奇迹》是一本充满睿智的教育专著。读完这本书,我们仿佛跟随雷夫老师的指引,径直走到了他的56 号教室,学习他把“谦逊”“支持”“协作”等良好的习惯传递给学生,学习他如何让学生相处在一个充满信任的教室里,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让学生的缺点得以改正,最终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他那近乎痴迷的执着与专注,深深的感动了我,并将激励我前行。

猜你喜欢
走进雷夫期末考试
向着期末考试,冲刺!
期末考试
成为“雷夫”,你准备好了吗?
期末考试
头发着了火的老师
VR技术帮忙 孩子们“走进”了课文
十年
无视我,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