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威夫特是恨世者吗?——解读《格列佛游记》

2013-08-15 00:54黄新星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格列佛游记格利格列佛

黄新星

(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一、乔纳森·斯威夫特简介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曾就读于三一学院,早年担任威廉·邓波尔爵士的秘书,于1973年受命成为都柏林圣帕特里克大教堂的教长,晚年饱受孤独寂寥与精神失常的折磨,于1745年辞世。

国外研究斯威夫特的批评家可以分为“强硬”和“温和”两个派别。[1]157“强硬派”包括萨缪尔·约翰逊、沃尔特·斯科特和威廉·萨克雷等人。萨克雷称斯威夫特是“一个恶魔,急切地叫嚣着,咬牙切齿地诅咒人类,撕下了每一缕端庄,抛却了每一点男子气概”。[2]11温和派的批评家则主张将斯威夫特的社交关系及其作品放在实际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公正地看待。[1]158国内的学者则普遍认为斯威夫特对世界持悲观的看法,但不憎恨人类,《格列佛游记》不能作为斯威夫特憎恨人类的证据。[3]72

二、斯威夫特的“反人类”倾向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无情地揭露了人类社会的阴暗面,范围覆盖了政治、教育、宗教、科学、殖民与人性等诸多方面,文笔犀利,描写夸张,以至于带有批评全人类的意味。

首先是对腐朽政治的讽刺。斯威夫特描述了小人国利立浦特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高跟党和低跟党。这两个政党的差别实际上就是他们鞋跟的高低。两党之间仇恨很深,以至于他们决不在一起吃喝,更不在一起交谈。[4]32这些描写暗指英格兰托利党和辉格党之间的宿仇。此外,在利立浦特,官员的任命与升迁体系十分可笑:一条极细的绳子固定在离地30厘米的位置,想成为国王重臣的人在绳子上跳来跳去,跳得最高又不摔下来的人就会获得最好的职位。[4]93在此,斯威夫特巧妙地讽刺了英格兰君主及其官员的荒诞无稽。

其次是对教育制度的抨击。利立浦特根据等级制度设立了不同的学校,有的专为出生高贵的男孩而设,有的为普通绅士、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孩子而设,农民和工人则将孩子养在家里。此处影射英格兰不公正的教育制度。同时,在利立浦特,打鸡蛋时惯于敲鸡蛋较大一头的人称为大端派,而敲较小一头的人则为小端派。这样一处微小的区别却引发了两个集团之间的仇恨与战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斯威夫特借此暗讽新教和天主教之间关于宗教仪式的无谓之争。[5]11为了批评英格兰不切实际的科学技术,斯威夫特在小说的第三部分中描绘了一个荒唐的科技中心——拉加多大学院。声名赫赫的科学家们在那里尝试着从黄瓜中提取阳光,将人的排泄物还原成食物,煅烧冰块来造火药,从屋顶开始建造楼房,用猪来犁地……

第三是对殖民主义的控诉。巴尔尼巴比受到悬浮于其上的飞岛勒皮他的殖民统治。勒皮他的国王通过两种方式迫使地上的民众臣服。第一种:让飞岛悬浮于发生叛乱的地区,使之得不到阳光和雨露,从而造成疾病和伤亡。第二种:向地面投掷巨石,将房屋砸成碎片。两种方式都十分惨无人道。这样的描述致使一些人认为斯威夫特憎恨人类,其实他只是对英格兰在爱尔兰的殖民统治感到不满罢了。爱尔兰是斯威夫特的祖国,斯威夫特敢于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愤怒,为支持爱尔兰人民争取自由与独立的战斗而直言不讳、大胆写作。毫无疑问,斯威夫特针对殖民者的残暴与血腥所进行的猛烈抨击很可能招致他们的厌恶与批评。

三、为何将斯威夫特扣上“反人类”的帽子

首先,《格列佛游记》之所以招致排斥与批评,部分原因在于他对人体及其不可避免的生理需要进行了乐此不疲的探讨,经常对触目惊心的细节之处大书特书,令人不堪其扰。[6]92例如,斯威夫特这样描写巨人国布罗卜丁奈格一个保姆的身体:“乳房挺起来大约有六英尺高,周长少说也有十六英尺,乳头大概有我半个头那么大。乳房上布满了黑点、丘疹和雀斑,那颜色那样子真是再没有什么比它更叫人作呕的了……”[4]124这可不是什么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读者们自然产生排斥感。此外,斯威夫特对人体生理的特殊兴趣还体现在他对大人国宫廷侍女们的描述中:“她们还毫不顾忌地当着我的面小便,将喝进去的水排掉,一次至少有两大桶,而装小便的容器容量在三大桶以上。”[4]22诚然,这样的景象实在令人倍感震惊,以致一些批评家们得出结论,称斯威夫特厌恶人类的身体。

其次,一些认为斯威夫特“反人类”的学者,也许仅仅是因为自身的特定视角、知识局限以及个人偏见,而误解了他的思想。首先,他们可能仅从个人好恶出发来解读《格列佛游记》,只看到了小说表面的粗俗内容,而没有领会深层含义。《格列佛游记》就好比艾伦·金斯堡的长诗《嚎叫》——这首诗曾一度被称作淫秽之物而禁止出版,后来却成为伟大的成功之作。其次,那些学者也许对斯威夫特的多舛命途不甚了解。年幼丧父的辛酸苦楚,遭受侵略的悲惨祖国,为人仆从的不快经历,郁郁不得志的政治生涯,令人愁肠百结的恋情纠葛,离世前多年的疾病缠身,都对斯威夫特的写作风格造成了影响,这些情况未必尽人皆知。观察者所处的环境会限制他们对他人境况的认识,有时甚至到了完全盲目的地步。这种环境所致的限制(尽管尚未到达盲目的程度),似乎影响了当代学者对斯威夫特所作的评价。[1]157雪上加霜的是斯威夫特的暴躁性格使他人缘不佳、缺少帮助。据萨克雷说,斯威夫特并不招人喜欢:“如果你在某些方面比不上他……他就会恐吓你、鄙视你、羞辱你;如果你不被他的显赫名声吓住,像个男子汉一样与他针锋相对,他便会在你面前退缩,连回应你的勇气都没有便悻悻然回家去,若干年后写一首下流的讥讽诗来骂你……”[2]4萨克雷还描述了斯威夫特和一些知名作家的关系:沃尔特·斯科特欣赏斯威夫特,但没办法让自己喜爱他,而萨缪尔·约翰逊则对斯威夫特从头到脚地打量一遍,视而不见地走向街道的另一边。[2]4谈及萨克雷自己是否乐意成为这位伟大教长的朋友时,萨克雷说,他宁愿给莎士比亚擦鞋(也不愿意做斯威夫特的朋友)。[2]4个人偏见一旦形成,误解误读便在所难免。

第三,显而易见,许多人的利益遭到了斯威夫特及其著作的严重损害。斯威夫特揭露了政治的黑暗、教育的弊端,讽刺了宗教教派与科学技术,抨击了殖民统治和人性堕落,因而得罪了政治家、皇室成员、教育家、宗教人士、科学家和殖民者,甚至得罪了普通大众。例如,在利立浦特游记中,斯威夫特嘲讽了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一世的容貌。尽管乔治一世丑得远近闻名,斯威夫特却故意称赞利立浦特的国王长相英俊:“他容貌雄健威武,长着奥地利人的嘴唇,鹰钧鼻,茶青色皮肤,面相坚毅端庄,身材四肢十分匀称,举止文雅,态度庄严。”[4]179此外,斯威夫特还大胆嘲弄了当时的英格兰首相:勒皮他的首相夫人逃往地面属国,与一个恶棍同居,“她住在一家偏僻的饭馆里,为了养活一个年老而又丑陋的跟班,她将自己的衣服都当了。跟班天天都打她,即使这样,她被人抓回时,竟还舍不得离开他”。[4]140再加上斯威夫特是爱尔兰的民族英雄,不可避免地遭到英格兰压迫者的憎恨。由于他鼓励爱尔兰人民进行反抗,英格兰压迫者的利益遭到了巨大损害。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斯威夫特抨击人性的弱点,便得罪了全体人类,无怪乎他给自己树立了众多敌人。

四、斯威夫并不“反人类”

《格列佛游记》被扣上“反人类”帽子的原因之一,在于斯威夫特对人体及其生理功能进行了令人十分反感的细节描写。诺埃尔·佩兰写道,格利佛带着厌恶描述了那些汗毛粗壮、斑斑点点、六英尺高的布罗卜丁奈格女人的胸部,这样的描写实在是粗俗不堪、有失体面、多此一举。[6]92人们一直对于小说中有关排泄物和性行为的描写感到恶心厌恶。[6]92然而,厌恶感具有不为众人所知的特殊作用。实际上,恶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生理反应。

首先,厌恶感可以作为一种提供道德标准的工具,因其具有调节功能,可为社会所用,以调控个人行为。[6]92倘若有人的举动违反了社会准则或忽视了社会规范,人们便表示厌恶,传递出一种抗拒或批评的信息,意在指出需要改正的错误。在公众场合袒胸露乳、在陌生人面前一丝不挂或随意解手,斯威夫特在描写这些粗俗场面时,是大为不悦而非饶有兴趣的。他的真实用意,并非引导读者们学习那些不文明的举止,而是发现它们、承认它们的存在,进而做出改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斯威夫特对恶心场面的描述,可以视为一种道德武器,而不是对人类的憎恨。

此外,厌恶感还是一种团结文化群体的方式。厌恶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作用力,能够恰如其分地树立禁忌、限制污秽、维护高洁,广泛地增强文化群体的凝聚力。[6]93对同一事物感到厌恶的人们,更容易彼此认同,团结成一个文化群体。文明开化的社会厌恶野蛮的行为,例如草菅人命、乱搞男女关系以及大规模屠杀野生动物等。因此,文明社会的成员们认为自己有别于野蛮族群。为了维护社会团结,必须对一些事物表示厌恶,以使普遍的社会观、价值观以及风俗习惯得以保留与传承。从这个方面来说,斯威夫特对于恶心事物的描写,可以看作是团结社会、教化众生的工具。杰基·斯达尔卡普写道:我们用恶心感来教导孩子们如何对难以驾驭的身体进行自控,方法是对自然的生理功能进行掩饰和克制,这些技巧使得现代生活不至于令人无法忍受,但我们并不是生来就知晓或掌握了这些技巧。[6]94

除去厌恶感,称斯威夫特“反人类”的批评家们还对斯威夫特的写作思想存在一些误解。事实上,斯威夫特对人类是爱之深,而非恨之切。

首先,斯威夫特描绘了完美的大人国,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树立了追随的榜样,显示了他对人类寄予的厚望。在大人国,用以约束国民的主要措施不是律法,而是常识、理智、正义和宽容;在大人国,学术、法律和军事都十分简单明了、切合实际。格利佛曾经自告奋勇,要为大人国国王制造火药,用以更好地控制臣民,国王却被这样的提议惊得目瞪口呆,命令格利佛不许再提此事。在这位国王看来,谁要能使本来只生产一串谷穗、一片草叶的土地上长出两串谷穗、两片草叶来,谁就比所有的政客都更有功于人类,对国家的贡献也更大。[4]144假使斯威夫特真的憎恨人类,他又怎么会苦口婆心地教导人类、救赎人类?假使斯威夫特真的憎恨人类,他应该幸灾乐祸地看着人类自食其果、自取灭亡。

斯威夫特还描述了飞岛勒皮他与巴尔尼巴比之间的敌对关系,以表达他对英格兰殖民统治的抗议,显示了他对爱尔兰人民的深情厚爱。假使斯威夫特真的憎恨人类,他还会同情受压迫的爱尔兰人民、还会为他们的自由而斗争吗?假使斯威夫特真的憎恨人类,他应该对爱尔兰人民的苦难漠不关心、不言不语。然而,斯威夫特却撰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鼓励和支持爱尔兰人民的革命。他对祖国的热情奉献为他赢得了爱尔兰民族英雄的称号。[1]1671745年,斯威夫特去世,享年78岁。他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捐赠建造了爱尔兰第一座精神病院。[7]351具有如此奉献精神的人,怎么可能“反人类”?斯威夫特一直视自己为人类自由的捍卫者,他为自己撰写了墓志铭:“这里安葬着乔纳森·斯威夫特的遗体——神学博士,大教堂教长。在这里,燃烧的怒火再也不能刺痛他的心。前进吧,行旅之人,如果你可以,去效仿这个捍卫自由的无畏勇士。”[8]130

最后,有些批评家认为,斯威夫特关于耶胡的描写证明他具有“反人类”思想,事实并非如此。他们认为,斯威夫特对人类的憎恨体现在格利佛对耶胡以及人类同胞的排斥中。必须承认,格利佛的确憎恨耶胡、憎恨人类。他从慧国返回人类世界后,总是用芸香薰衣草或烟叶把鼻子捂得严严实实,因为受不了人类的气味。刚回家时,他受到妻子的拥抱和亲吻,居然昏过去将近一小时。在最初的一年当中,他甚至无法忍受妻儿们出现在他面前。他买了两匹小马驹,每天至少和它们交谈四个小时。除去小马驹,马夫就成了他的最爱,因为他喜欢马夫身上的马厩味儿。细心的读者不难体会到,斯威夫特所描述的这一切显得十分滑稽可笑。事实上,对于格利佛重返人类世界的表现,斯威夫特是进行了讽刺和挖苦的。格利佛认为自己脑中满是高尚慧们的品德,批评人类骄傲自大。然而,他以为自己比其他所有人都要优越,恰恰犯了骄傲自大的错。格利佛不是斯威夫特的化身,他对人类的憎恨不能代表斯威夫特的观点。事实上,斯威夫特曾在写给蒲伯的信中,明确表示自己并不憎恨人类。[10]100那么,为什么斯威夫特要把人类比作令人作呕的耶胡呢?这样的比喻,与其视为诅咒,不如当作警告。正如寓言中的神明是道德的典范,《格列佛游记》中的耶胡是罪恶的警示。人类如若继续腐化堕落下去,恐怕就离成为耶胡不远了——这也许才是斯威夫特想要表达的意思。

五、结束语

对斯威夫特及其著作的恰当理解:其一,斯威夫特描绘了一个完美的国度,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树立了追随的榜样,显示了他对人类寄予的厚望;其二,斯威夫特表达了对英格兰殖民统治的抗议,显示了他对爱尔兰人民的深情厚爱;其三,慧国并不是斯威夫特心目中的理想之国;其四,斯威夫特关于耶胡的描写不能证明他具有“反人类”思想。

[1]Zeenat,Af rin.Writing Irish Nationhood:Jonathan Swif t’s coming to Terms with his Birthplace[J].Nebula,2009,(6):157,167.

[2]Thackeray,William.Essay on Jonathan Swif t[M].e-Book:Raleigh,N.C.,2008.4.

[3]张志庆.斯威夫特不是恨世者吗[J].山东师大学报,1985,(3):72.

[4]Swif t,Jonathan.Gulliver’s Travels[M].London:Penguin Books Ltd,1994.22.

[5]伍厚恺.简论讽喻体小说《格列佛游记》及其文学地位[J].四川大学学报,1999,(5):11.

[6]Stallcup,Jackie.Inescapable Bodies,Disquieting Perception:Why Adults Seek to Tame and Harness Swif t’s Excremental Satire[J].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2004,35:92,94.

[7]Lorch,Marjorie.Explorations of the Brain,Mind and Medicine in the Writings of Jonathan Swif t[M].e-Book:Springer,2007.351.

[8]吴刚.&张定铨.A New Concis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30.

[9]陶家俊,郑佰青.论《格列佛游记》和《塞姆勒先生的行星》中的反社会人性母题[J].外国文学研究,2004,(4):144.

[10]苏维洲.我要烦扰世人—谈谈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J].外国文学研究,1984,(1):100.

猜你喜欢
格列佛游记格利格列佛
判赔百万!无锡格利姆乐器侵权案,国家严厉打击!
格列佛游记
绘画赏析·瑟格利
格利法扎第四公共幼儿园
从《格列佛游记》漫谈斯威夫特的讽刺、批判与社会理想
从排字工到名编辑
《格列佛游记》中讽刺手法的运用探析
《格列佛游记》:让人笑让人哭的乌托邦之旅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