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2013-08-15 00:54董瑞婷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成员目标教师

董瑞婷

(河南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河南 开封 475001)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1],在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是我国近年来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和福茨在《教育改革研究》一书断言:“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前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2]”。

随着对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如: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3]”。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是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单位,系统并且动态地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并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个人和小组习得成果的互助合作学习策略体系[4]。”李广平认为,合作学习指学习者结成一定的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从而促进学习者在认知、情感和态度等方面得到积极发展的学习活动[5]。

综上,小组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弥补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诸多不足,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大学英语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关系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持续学习,有助于达成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语言的互动是一种合作的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学习方法、课程内容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促进了学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具体体现在:1.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之间要彼此适应,求同存异,客观分析不同的观点,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并不断进行反思,这有助于克服个人主义,促进了合作精神的形成。2.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借鉴、交流学习经验的过程,又是相互帮助、相互接纳、相互信任、情感沟通的过程,每个学生都需要不断调整自身认知角度和沟通方法,找到合适的交往途径和心理支撑,从而逐渐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本质上是一种集体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以个人自主学习为基础的。小组合作学习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小组内的每个学生按各自的能力和专长进行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分担任务和充分交流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个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为小组的共同目标做出贡献,使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挑战和对自我学习的责任感,激发了个人学习的潜能,将合作学习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动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有助于克服学生封闭、个人化的静态思维模式,自觉、自主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及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负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有助于学生克服语言焦虑感

有关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语言感觉到焦虑时,他们往往采取的是低效、表面化的学习策略,而小组合作学习营造的合作、尊重、互助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克服语言焦虑感。具体来说:1.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共同承担学习任务为目标,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每个学生可在小组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大大降低了学习者的焦虑感,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自信心。2.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呆板教授模式,使得学生不再是课堂里的看客,转而成为课堂的主人[6]。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学生在小组其它成员的帮助和鼓励下自由表达观点,不断得到认可和进步,收获自信,从而有助于学生克服语言焦虑感。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已经得到初步应用。但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一些低效现象,具体表现有:

(一)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形式化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1.有的英语教师不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每一节课中都安排一次或多次小组合作学习,使得课堂教学混乱无序,从而造成学生抓不住学习重点;2.小组合作学习前,有的英语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解,任务安排过于粗略,学生没有完全掌握此次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3.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由于课堂时间和教学内容过多的制约,往往是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只有有限的数分钟合作学习时间,学生无法充分思考和讨论,致使对有关学习任务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久而久之,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学习习惯;4.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确定后,由于某些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事先准备不充分,在没有深入学习和思考的情况下就参与讨论,极易出现盲目认同、人云亦云的现象,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小组分配不合理

异质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小组内各成员之间的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日常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存在小组分配不合理现象,具体表现在:1.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分配时,某种程度存在忽视小组内成员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别等因素,造成学习成绩好或口语好的学生自然成了各小组的管理者。而学习较差或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得到锻炼,成为旁听者,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成为优异生个人表演的舞台,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和有效性得不到体现;2.小组人员数量不合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及分配小组过多导致汇报结果过长等因素,影响了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能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中;反之,如果小组人员分配数量过少,则不利于完整、较复杂学习任务的完成,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3.随着学习内容和学生自身学习状况的变化,小组分配也应采取相应的变化。但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教师关于合作学习小组的确定往往是固定的,学生完全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评价不全面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本身就决定了其评价方式要比传统教学方式的评价方式更为复杂,有时就会出现教师评价不全面的情况,具体表现在:1.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些教师只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即只对代表小组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对整个小组的评价;2.在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某些老师只重视对小组整体性的评价,而对小组中的每个个体普遍关注不足,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表现出的坚强意志、价值观念缺乏足够的肯定;3.有些教师只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对该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步骤及合作方式的评价;4.大多数教师很少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及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成绩较差、表达能力欠缺的学生更是缺乏中肯的指导意见和激励性的言语,这种不全面的评价方式某种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推进大学英语教学

(一)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建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1.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一般为4-6人,小组内的人员构成应遵循“组内异质”的原则,要兼顾小组成员的性别、思维特点、特长、学习成绩、个性特征、家庭背景,以有助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异质分组的目的是提倡同伴互教,为低成就学生提供好的学习习惯的榜样,并且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2.合作学习小组内的任务分配要坚持权责对等的原则,要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只有努力实现个人的任务,才能确保小组任务的实现,这需要小组内成员的共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得到锻炼,同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目标。3.合作学习小组间应坚持“组间同质”的原则,组间同质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7]。

(二)增强合作学习小组凝聚力

小组凝聚力,是指小组成员愿意留在小组的程度。增强合作学习小组凝聚力能够使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获得更强的归属感、认同感,从而更高效的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目标:合作学习小组目标应具有合作性的结构,它既要实现学生在认知上有所发展,也要保证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成长[8]。因此教师在制定小组的学习目标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以及情绪、学习态度等因素。2.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为了有效完成合作学习小组的目标,教师应采取切实措施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对有关合作技能的重要性、具体操作步骤进行详细的阐释,确保每个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合作技能,并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利用现实场景强化学生对合作技能的理解和把握。3.协调学生的人际关系:合作学习小组是和谐信赖关系为依托的团体,而且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小组之间良性互动的保证,有助于推动小组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应有意识的协调学生的人际关系。4.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足够的团队意识。5.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愿景:小组合作学习做为一种目标导向性的学习活动,其共同的愿景是由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个人愿景汇聚而成的,体现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成长规划,因此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培育合作学习小组文化

合作学习小组文化对于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培育合作学习小组文化:1.制定小组规则∶小组规则是小组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对小组成员的行为具有约束和矫正功能。具体应采取以下方式:(1)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平等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不仅对形成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有很大促进作用,也对整个小组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2)重视教师的模范作用:教师作为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对象,其一言一行对小组规范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3)引导广泛的组间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获得一致答案,进而要将各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组间讨论、分析。教师应积极引导广泛的组间讨论,要对发现的错误及时指正,对正确的结论加以肯定,保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组内学生之间、小组之间搭建良性的沟通桥梁,促进合作氛围的营造,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科学确立合作学习小组的共同目标。共同目标是小组内成员有意识地选择并能表达出来的方向,共同目标对小组至关重要,只有当小组成员致力于实现共同关注的目标时,才会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产生自觉的创造性。确立的共同目标应把握以下方面:(1)共同目标的难度应当适中:研究表明,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比容易实现的目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但目标过难、无法达到的目标也会使学生受到挫折、丧失信心;(2)目标应当被个人所接受:只有被学生接受的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3)对目标进程要有及时的反馈:一般来说,对目标及时的反馈更能激励学生的行为,更能对学生行为起指导作用,更有助于保证学生行为向学习目标前进。

[1]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N].中国教育报,1995-12-29.

[2]金洲.合作学习[M].福州:福建教学出版社,2005.78.

[3][美]戴维·约翰逊,罗格·约翰逊.合作学习[M].伍新春,郑秋,张洁,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4]Slavin,R.E.Cooperative Learning[M].New York:NY Long man,1983.78.

[5]李广平.教师间的合作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5,(3):5.

[6]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17-23.

[7]余慧娟,赖配根.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J].人民教育,2002,(10):34-36.

[8]靳玉乐.合作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09-210.

猜你喜欢
成员目标教师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