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重螺旋的行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体系研究

2013-08-15 00:54王建军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螺旋校企协同

王建军

(外交学院 人事处,北京 100037)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后,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作为高等教育的子系统,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本行业高层次专业人才和科学技术研发的重任,与社会生产经济活动的联系紧密。能否培养和造就出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行业人才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很多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教学体系与行业产业发展不适应,普遍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一些毕业生基本的职业训练不够,动手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从总体来看,当前的行业人才培养还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学研合作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经验,也是我国行业院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受体制机制的制约,当前校企合作教育仍处于浅层次阶段,持续深入的合作育人机制亟需建立。

一、基于三重螺旋的行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三重螺旋模型理论

三重螺旋模型(Triple Helix)主要研究创新系统中大学、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历史上看,国家创新系统中大学、产业、政府间的关系是一个发展转化的动态过程,存在着三种模式,即国家干预主义模式、自由放任主义模式和三重螺旋模式[1]。在前两种模式中,企业、大学、政府三方有严格的组织边界,彼此独立且分离;官产学三方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通常只有一个单元作为主驱力,是创新的组织者,其余两方的创新活力则容易受到限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大学功能的扩张,大学和企业的边界变得模糊,传统的创新系统理论难以对此做出解释。在此背景下,1995年美国的亨利·埃兹科维茨教授和荷兰的罗伊特·劳德斯多夫教授提出运用生物学中的三重螺旋原理来解释创新系统中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并认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官产学三方应当相互协调,以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和升级,促使系统在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2]该理论尝试打破部门界限,通过官产学三方职能的相互转化和共生实现创新。“无论是国家还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都需要官产学三方协同作用,通过组织结构性安排和制度性设计等机制,加强三方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平等的伙伴关系,以达到科技资源运用效率与效能的提高,进而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3]

(二)合作教育理论

合作教育是一种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它最早可追溯到英国的三明治课程。1906年赫尔曼·施奈德教授正式提出合作教育,主张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工程师。此后,合作教育逐步由最初的工程领域向经济商业、法律、教育学等其它领域延伸。作为一种教育策略,合作教育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工作经验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的实践机会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它是“将校内学习和校外工作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合作、共同育人的高等教育模式”,“其本质是寻求高等教育自身规律与现实社会对人才需求之间矛盾的解决,是高等教育封闭性与开放性这一矛盾对立和统一的体现”[4]。

二、基于三重螺旋的行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体系的运行机制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我国建国初期培养行业人才的重要经验。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受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校企合作培养行业人才被制度阻断,高校成为人才培养的单一主体,行业企业失去了人才培养的资格成为被动的行业人才接受方。构建基于三重螺旋的行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体系,把原本游离于人才培养体系之外的行业企业和政府纳入合作教育网络,通过官产学多方的相互协调与协作,为高素质行业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基于三重螺旋的协同培养体系充分发挥网络内各方在行业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高素质创新型行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我国高校行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理论学习多、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弱、创造能力差”的问题,切实提高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多方互动、合作育人是校企协同培养体系的基本运行方式。在基于三重螺旋的校企协同培养体系中,高校和企业是主体,政府是主导。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一贯主体,继续发挥其在学科、人才、科研、教学组织等方面的优势;行业企业作为人才培养价值链的终端可以发挥其在市场信息、资金、生产科研设备、实训场地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本行业人才的培养;政府作为校企合作的主导,为合作育人提供政策支持和创造良好的环境。这一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了官产学三方的优势,打破了传统的组织边界,把原本封闭、分散、低效的教育资源在市场配置和政府调节的双重作用向高校集聚,通过教育资源配置的整合和优化提升整个社会行业人才的培养效率。

校企合作培养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网络,人才培养过程是一个高校与社会各界相互参与、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交互过程。校企合作网络的建立,为高校与社会互动搭建了制度化平台。高校不仅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互动平台让行业企业对学校的 “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人才素质与能力结构、实践与实习环节、科研方向与重点甚至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等提出建议和要求、提供咨询与全过程指导”[5],还可以通过合作办学、订单培养等形式,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让行业企业真正成为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力量。在培养过程中,行业院校利用企业的场地、设备和专业人员设立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围绕行业产业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让师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探究和学习,在实践中发现知识和运用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政府则主动担当校企合作教育的领导者与倡导者、组织者与推动者、协调者与监督者的职责,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组织协调、投入保障、信息服务、评估监督等功能[6],为合作育人提供政策支持和创造良好的环境。总之,在基于三重螺旋的行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体系中,在政府的主导下,企业与高校成为人才培养的双主体,企业不是局部而是全方位地参与行业人才的培养。

三、基于三重螺旋的行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体系的特征

传统的教育体制中,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单一主体,企业是人才的“消费者”。基于三重螺旋模型的校企协同培养体系并不否认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而是强调行业企业在培养行业人才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所具有的先天优势,在行业人才培养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拥有大量行政资源的政府也应该通过行政整合力,把原本分散低效的教育资源聚集到人才培养中来。基于三重螺旋的校企合作培养体系的主要特征就是将高校、行业企业和政府三方联合起来,打破传统的组织边界和功能划分,注重三者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同互动。具体表现为:

(一)实践性

行业人才的协同培养是一种实践教育,强调应改变以课堂教学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课堂学习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被置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以项目为载体,面向本行业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创造性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种专业实践中,学生“不仅需要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同时需要为雇主创造一定的价值”,这种职业人身份“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与构建以及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7]23

(二)社会性

行业人才的协同培养强调行业人才培养的社会化。首先在培养主体上,校企合作教育强调行业企业与学校一样都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社会各个单元都负有人才培养的责任,因此校企协同培养体系表现出培养主体的多元化。其次,在合作过程中,“合作教育的合作性本质要求它比一般的传统教育更具有社会性,即与社会诸因素之间有着更加频繁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7]23。而且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在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以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的知识和职业技能,还要学习企业文化、经营理念、职业素养等内容以养成积极的工作态度,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因此,很大程度上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过程。最后,从目的来看,校企协同培养行业人才就是要提高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用性,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行业企业的需要。

(三)多样性

行业人才协同培养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行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合作的模式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多样性和层次性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不仅需要大批现场生产服务性行业人才,还需要大批设计开发人才和研究型人才,行业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标准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此外,从发展历程来看,高等行业人才培养中的社会合作会随着时间变迁而改变,在不同的时期行业院校开展社会合作的内容与方式也不尽相同。在合作实践中,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合作双方关系、对校企合作的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校企合作的内容、形式和层次也具有多样化特征。

(四)交互性

交互性也称为互动性。校企协同培养行业人才体现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协同,这不仅要求行业院校要面向行业企业实际需要培养人才,也要求行业企业主动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是一种社会行为,存在着广泛的社会互动。”[8]这种交互性源于合作主体的多元化。作为一个“合力式”[9]的培养模式,校企协同育人是通过战略联盟各参与主体的协同协作来培养人才的,因此“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学校与社会各界相互参与、相互配合、相互协调”[10]。这种合作培养行业人才的行为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互动方式,要求参与各方具有较强的合作性。而且这种合作性不仅体现在政府、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中,还体现在学生内部、学生与学校、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学习合作中。

四、基于三重螺旋的行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体系的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促使和推动合作教育网络内各单元积极参与行业人才培养的机能。其功能在于激发系统内部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动机,并将这种动机转化为合作培养人才的推动力。“从组织行为的角度讲,校企合作的原动力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共同目标的驱动力、双方利益的驱动力、外部环境的要求(政策、法规等要求)、组织领导决策的作用等”。[11]其中,市场竞争、政府的命令和政策法规的引导属于外部动力,对合作行为有推动和引导作用;而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满足自身利益是各合作主体参与行业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对合作行为有驱动作用。校企合作育人行为的产生是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动力的存在是促使校企合作的根本,而外部动力则最终促成合作育人行为的产生。校企协同培养行业人才的动力,归根到底来自系统内部各利益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校企合作育人的动力机制的实质就是通过一定的经济利益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系统内部各参与要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整合行业企业的各种教育资源,改善教学条件,解决办学资金不足、实践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将打破行业院校封闭的办学模式,密切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高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本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的社会适用度。吸引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本行业急需人才的培养,加快教学模式的转变,有助于提高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

对于行业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缩短了人才引进到使用的周期,有助于行业企业“量身打造”和获得符合自身需要、认可企业文化的人才,提高自身用人的能动性,也有利于控制自身的人力资源成本。企业利用合作院校在人才、智力、学科等方面的资源开展员工培训、技术升级、产品研发,解决自身在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的难题,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此外,参与校企合作有利于行业企业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为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也是校企合作的受益者。促进教育和企业健康发展和繁荣地方经济是政府的责任。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将优化本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既减轻了政府在教育投入上的压力,又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服务。校企协同培养行业人才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利于政府打造区域人才优势,提高本地区技术资金的吸引力,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繁荣地方经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基于三重螺旋的行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体系较好地遵循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了相关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抓住了合作各方的利益结合点,较好地处理了行业院校自身发展与其他利益主体和谐共存的问题,构建了良好的校企协同培养行业人才的动力机制。

五、结语

构建多方互动、共同参与的行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体系是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的校企合作仍处于“由学校主导、以感情联络为主的浅层次合作阶段”[12],无论是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还是成效都有待提高。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关系脆弱,合作中行业企业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优势没有得到发挥。究其原因,既有行业企业缺乏人才培养意识的因素,也同政府缺位和行业院校自身办学不足有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行业企业的利益诉求关注不够,对行业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调动不足。在行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体系中,高校、企业、政府作为基本构成要素,它们各有优势,且角色不同,功能各异,不可替代。校企合作教育要有效运行,需要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保障和控制。这就需要官产学三方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行业企业与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和高校本着“优势互补、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互动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行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的新模式,推动校企合作不断走向持续、深入和高效。

[1]刘福成.基于三重螺旋的校企合作策略[J].技术经济,2007,26,(9):108-111.

[2]郁秋亚,吴倩.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0,(9):46-47.

[3]马永斌,王孙禺.大学、政府和企业三重螺旋模型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29-34.

[4]陈解放.合作教育本质与特征浅析[J].教育发展研究(素质教育专辑),1999:9-12.

[5]罗承选,蔡世华.企业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参与、支持体系的构建[J].煤炭高等教育,2006,24,(4):1-4.

[6]翟向阳,潘立本,钟文乐,等.论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行政功能与作用[J].职教论坛(2-综合版),2006:23-25.

[7]李元元,邱学青,李正.合作教育的本质、历史与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

[8]王运宏,白鸿辉.高等工程教育校企合作特征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7,25,(3):46-48.

[9]叶忠海.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让创新性人才争相涌现[N].中国人事报,2010-7-19(1).

[10]刁叔钧.论高等工程教育与社会合作的时代特征[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18-20.

[11]李洁.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3):45-48.

[12]欧阳河.打破利益格局促校企合作制度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1-01-10(2).

猜你喜欢
螺旋校企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旋风“螺旋丸”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螺旋变变变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