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人的团队人均能量值最大?——基于团队规模的调查分析报告

2013-08-20 03:40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北京外企方胜商务调查有限公司
中国新时代 2013年5期
关键词:规模成员能量

|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执行 · 北京外企方胜商务调查有限公司

俗话说“众人捧柴火焰高”,也有说“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反映出不同团队的效率存在天壤之别。现代社会高度分工,一个人综合能力再强也无法成就大事业,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团队是一个有着共同目标和一定数量成员,发挥成员自身优势,有效配合达到目标的群体。公司、企业可以说是一个大团队,也可以说是众多小团队的组合。

拔河时大家都觉得自己用了最大的力气,人越多产生的合力也越大,但也越小于所有人最大力量之和,为什么?两点原因,所有人很难在同一时间用力,所有人很难在同一方向上用力。公司治理中同样如此,我们都希望发挥出团队力量的乘法效应,至少是加法效应,但最终结果却很可能是减法或除法效应。什么样的团队管理,才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个人能力,并促成综合能力?北京外企方胜商务调查有限公司针对这一问题开展调查,发现影响团队效率的关键因素,为高效的团队管理提供参考意见。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2月-3月,针对在公司工作的普遍意义的员工。调查共收集有效数据320份,如图一所示,分布在不同人数规模的团队中。这里的团队指一个部门、一条生产线,也指一个项目团队,按照人数规模及比例估计,平均每个团队人数14.5人。

团队人均能量值66.8分 交流表现最好 支持表现最低

如图二所示,将团队人均能量的评价指标分为五项指标:团队目标、成员交流、成员定位、相互支持、团队绩效。综合五项指标,平均人数为14.5人的团队,以100分为满分计算,团队成员人均能量值为66.8分,这样的分值仅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如果不考虑团队人数,成员交流的评分最高,为73.2分,相互支持各指标评分最低,为58.4分,另外三项指标在60-70分之间。最高分和最低分的两项反映出团队在知和行之间的差距,成员之间能够相互交流,但涉及到实际支持的时候,就会打折扣。

6-10人的团队人均能量值最高

如图三所示,在不同规模的团队中,人均能量值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对比来看,6-10人的团队人均能量值最高,为69.2分。人数不超过5人的团队人均能量较高,但并没有达到最大值。同时,随着团队人数的增加,人均能量值反而在不断降低,30人以上的团队,人均能量值评价只有60.7分,是最高人均能量团队的87%。由此可见,一味扩大团队规模,追求团队总能量的做法并不可取,其实是在浪费宝贵的人力资源。

团队成员扩大导致目标不统一 相互交流与支持显著降低

如图四所示,具体来看,在不同规模的团队导致了人均能量值变化的原因,可以看到,在大于5人的团队中,除了成员定位外,其他四项因素均随着人数增长而降低。这意味着团队人数增长了,每个成员在团队中的定位更清晰了,但是每个成员所认同的团队目标感在下降,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减少,工作中的相互支持在下降,导致团队人均绩效也随之出现下降。

5人以下的微型团队,成员清晰理解团队目标且保持一致,成员之间沟通顺畅,相互支持,大家都处于非常积极的状态。虽然每个人有自己的定位,但并不影响了解其他成员的工作,并对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需要注意的是,团队规模小,话语权更有可能被团队中拥有权力或影响力大的成员掌握,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人决策”,这在建立团队初期虽然有利于目标方向感,但并不利于长久的发展。这取决于团队的组建是一人倡导,还是几人群策的。不论什么样的情况,5人以下的小规模团队都是凝聚力最强的,只要目标正确,就能够快速发展。

6-10人规模的团队,成员之间有很多的互动机会,团队氛围良好,更容易融为一体,形成更强的凝聚力。在良好的团队氛围下,团队成员工作技能发挥更充分,输出良好的团队绩效。从人均绩效看,这一规模的团队是表现最好的。

当团队规模上升到10至20人时,成员之间的沟通和配合的机会减少,这时候成员由于亲疏关系,有可能形成2-3个小团队,而且会出现孤立成员。不同小团队之间会形成自己的子目标,虽然理论上来说这些子目标都应该服从于团队整体目标,但实际上会有偏差,不同子目标之间也会有矛盾。更重要的是,由于管理幅度的限制,团队领导无法再兼顾到每一个成员,小团队的形成也造成有些成员与团队领导沟通机会减少,被忽视的情绪开始滋生甚至蔓延,有些成员主动承担的意识变差,造成团队人均能量值降低。

当团队规模上升至20人以上甚至更多时,团队领导也意识到自己的精力有限,无法兼顾所有成员,而且分工的更细致要求中间负责人出现,因此团队领导会正式任命2-4名负责人,内部小团队正式形成。团队领导又会发现小团队之间的协调存在问题,因此会指定专人协调,或者制定出一套用于协调的规章制度,团队开始从能人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虽然成员定位更清晰,但成员的目标感、工作激情、成员间配合必然会下降。

针对团队规模的分析,6-10人的团队规模是最理想的,可以促使团队成员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并且保持一致向前。但现实中的团队规模更大,10-20人规模的团队开始出现成员偷懒和相互牵制的现象,但这一规模阶段并不严重,团队人均能量值仍处于较高水平。

事实上,最佳团队规模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会受更多的因素影响,如团队工作的单一性,即分工的细致程度,工作越单一团队规模就可以越大;如团队成员的性格与经验,性格越沉稳,经验越少,团队规模就可以越大。此外,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团队领导,相对来说权威型领导在小团队中发挥的作用最明显,但在大规模团队中,权威型领导就会明显感到吃力,下属更不听话了。团队领导最关键的是要清楚两点:自己的管理边界,团队成员的能力与性格,把最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自己做好协调工作。随着团队人员规模的增加,人均能量值必然会降低,但优秀的团队领导能够充分发挥粘合剂的作用,将这种衰减降至最低,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发挥出成员配合的乘数效应。

想一想,刘邦只要管好三个人就可以了,你应该管几个人,哪几个人?

猜你喜欢
规模成员能量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能量之源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开年就要正能量
凝聚办好家长学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