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102例临床分析

2013-08-21 01:45黄明镜翁向新余俊杰
中外医疗 2013年24期
关键词:挫裂伤瞳孔复查

黄明镜 翁向新 余俊杰

涵江医院神经外科,福建莆田351111

为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与效果,该院自2005—2011年间共收治GCS 6~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2例,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共 102例患者,男 67例,女 35例,年龄 15~70岁,平均41.2岁,受伤原因:车祸伤76例,坠落伤11例,跌倒伤9例,打击伤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3 h内者74例,4~6 h 21例,6 h后7例。

病例选择标准:①GCS 6~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②年龄≤70岁;③无致命性出血、休克,无复杂的复合伤;④原发性脑干损伤者除外。

根据病情按伤后时间实施手术分为A组57例(受伤到手术时间<6 h),B组45例,(受伤到手术时间>6 h),两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表现

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6~8分102例,瞳孔变化:23例单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18例瞳孔缩小光反应迟钝,62例瞳孔无变化。

1.3 入院时头颅CT检查

脑挫裂伤并发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或脑肿胀67例,脑挫裂伤并发脑内血肿或颅内多发性血肿24例,脑挫裂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合并颅骨骨折或硬膜外小血肿32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脑室受压及中线结构偏移。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A组病人术中2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膨出,43例术后立即复查颅脑CT、14例术后24 h复查颅脑CT,其中17例出现迟发颅内血肿予再次手术。B组病人是在入院第1次CT检查(其中包括受伤6 h后入院的7例病人)后6 h再次CT复查或由于病情加重复查CT发现脑挫裂伤、血肿、水肿扩大而进行手术,2例术中出现脑膨出,术后复查CT发现迟发颅内血肿2例予再次手术。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再手术比较:A组术中脑膨出人数、术后迟发血肿人数、再手术人数均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并发症比较[n(%)]

术后6个月,按GOS评判标准评定疗效,良好率:A组为40.35%、B组66.67%。残死率:(重残+植物生存+死亡)A组为38.6%、B组15.56%。两组良好率及残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预后比较[n(%)]

3 讨论

颅脑损伤的预后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患者年龄、损伤机制、伤后意识状态、GCS评分、有否发生脑疝及瞳孔改变、血肿大小及形成速度、原发性脑损伤的程度及范围、有无合并伤、低血压、低氧血症、高血糖,还与救治的时机、方案、并发症的程度等等有关[1]。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已成为颅脑创伤急性期治疗的重要手段,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由美国Beckeer等提出,1998年由江基尧介绍引入后,现在国内已广泛应用[2]。该手术能有效缓解颅内高压,清除颅内血肿,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目前已作为重型颅脑损伤首选的手术方法之一[3-4]。如何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是神经外科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重点。该院通过回顾性分析GCS 6~8分重型颅脑损伤102例手术患者发现伤后6 h内进行手术的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术后迟发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扩大、残留、再手术以及死残率均较6 h以后手术的高。影响预后的原因该院认为主要与下面两方面有关:①伤后病情进展快,脑疝出现早。②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迟发血肿形成、再手术而造成脑组织的二次损伤。国内外资料显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会严重影响预后,有很高的残死率>50%[5-7]。至于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迟发颅内血肿的发生原因很多,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是压力填塞止血效应突然缓解或消除,使原已破损的颅内血管或骨折板障出血形成血肿[8-9]。该院观察B组病例术前CT显示远离手术区合并有颅骨骨折、硬膜外或脑内小血肿,而减压术后只出现2例血肿明显扩大需要再手术,明显低于A组。所以该院认为还应与血凝块收缩时间关系密切。因为正常人体生理止血过程包括三部分功能活动:首先是小血管受伤后立即收缩;其次是血液离开血管数分钟后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形成一个松软的止血栓以填塞伤口;0.5~1 h后,血凝块开始收缩,血浆中可溶的纤维蛋白源转变成不溶的蛋白分子多聚体,最后形成了由血纤维与血小板一道构成的坚固的止血栓,有效地制止了出血,整个过程大约需要24 h[10]。所以伤后时间越短,血凝块稳固性越差,一旦颅内压发生明显变化,血凝块就越容易脱落导致再出血。田恒力等[11]研究发现,受伤到首次头颅CT检查的时间是颅内出血进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受伤后2 h内行首次CT检查者出血进展的发生率(50.5%)。所以合理把握手术时机非常关键。该院体会到,对于颅脑创伤在短时间内(3 h)完成CT检查发现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或脑内血肿并有颅骨骨折的患者,GCS≥8分,生命征稳定,瞳孔无变化,即使硬膜下血肿厚度≤10 mm,中线移位≤10 mm也不要急于手术,应严密监测,做好术前准备等处理,6 h后复查CT了解有无颅内血肿扩大或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以确定最终手术方式及范围。当然在监测过程中一旦出现脑疝就应立即手术。开颅术中还应考虑可能出现脑膨出,所以应在剪开硬脑膜前,术野彻底止血,硬脑膜予以缝吊并预置引流管做好关颅的准备。快速清除血肿和碎裂脑组织,特别应先处理前颅窝及中颅窝底部病灶,防止颅压增高时难以处理,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若术中出现脑膨出或脑渐膨出趋势,术后立即复查颅脑CT,发现迟发血肿,有手术指证,应及时再次手术清除。

综上所述,对于中重型颅脑损伤大部分病人的首次头颅CT检查特别是受伤后3 h内检查的不能真实反映颅内出血情况,半数以上可能发生进展,过早手术可能对部分病人造成二次脑损伤,因此正确掌握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指征,合理把握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改善预后。

[1] 李国合,王富启.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55-57.

[2] 谭永康,许晓波,施小龙,等.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疝中的应用[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1,(2):54-56.

[3]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100-101.

[4] 莫贻敏,秦坤明,杨朝华.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985-993.

[5] 胡晞,刘科,许毅,等.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若干问题[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2):107-110.

[6] 蒲建章,苏群,李力,等.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5(2):15-17.

[7] 李朝辉,梁前垒,付红.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636-639.

[8] Meguro K,Kobayashi E,Maki Y.Acute brain swelling during evacuation of subdural hematoma caused by delayed contralateral extradural hematoma:report of two cases[J].Neurosurgery,1987,20:326-328.

[9] 刘敬业,张赛,只达石,等.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34-36.

[10] 罗慰慈,主编.协和医学词典[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336,888.

[11] 田恒力,吴炳山,林在楷,等.颅脑创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危险因素及CT复查策略[C]//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42-445.

猜你喜欢
挫裂伤瞳孔复查
“天眼”的“瞳孔保健师”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瞳孔里的太阳
瞳孔
瞳孔
首批7所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迎接复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