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太原和合国际中心消防设计与安全疏散

2013-08-21 01:17
山西建筑 2013年25期
关键词:每层连廊用房

李 东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3)

0 引言

如今建筑设计水平日益提高,建筑高度不断增加,功能日趋复杂,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更大,并且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因此,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与安全疏散显得尤其重要。

1 建筑概况

和合国际中心项目位于太原市长风商务区S6地块,是以商业、办公为主的超高层建筑,用地北侧为商务西四条,西侧和南侧邻接干渠路,东接商务西环路。在用地的东南角和西北角分别设置了南北两座塔楼,两者之间沿用地采用4层连廊连接,连廊首层架空处理(见图1)。地下3层均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2层局部设置甲类核6级常6级人防物资库,地下3层局部设置甲类核6级常6级人防物资库和甲类核6级常6级人员掩蔽所;地上部分,南楼为29层,高度为127.1 m;北楼为33层,高度为143.5 m。1层除主楼部分,其余为架空的连廊,主楼部分1层设大堂、商业、消防控制室等;2层设餐厅、厨房;3层设厨房、餐厅、会议室;4层以上全部为商务办公。南楼在15层设避难层,北楼在15层及30层设避难层。

图1 和合国际中心鸟瞰图

2 消防设计的重点

由于建筑高度较高,垂直疏散距离大,导致疏散时间长,加之建筑核心筒内的管道井、电梯井等竖向管井较多,发生火灾时极易产生烟囱效应使火势加速蔓延,从而增加消防设计的难度。另外,建筑裙房设有餐厅、厨房等人员相对密集、火灾危险性较高的场所,此处一旦发生火灾,也易导致伤亡的发生,因此在设计时,此处的防火分区及人员疏散也应重点处理。

3 和合国际中心消防及安全疏散设计

1)总平面设计与建筑防火。在总平面设计中,鉴于建筑物主体四边全部落地,沿建筑周边设置4 m宽的环形消防车道,除建筑物入口处及架空连廊与主体连接处外,其余上空无障碍物,消防车道的设置满足荷载与扑救要求。

建筑防火:地上1层仅有作为主体的南北塔楼落地,其余部分为架空连廊,层高为7.5 m,南北塔楼各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均小于2 000 m2,且设有2部疏散梯;2层~4层每层设置3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均小于2 000 m2,且设有2部疏散梯,其中:北塔楼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南塔楼与西南侧架空连廊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东北侧架空连廊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南北塔楼主体每层各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小于2 000 m2,每个防火分区均设置有2部防烟楼梯间,南塔楼1部、北塔楼2部梯速为4 m/s、载重量为1 600 kg的消防电梯;地下部分每层除去设备用房按照1 000 m2一个防火分区划分外,其余部分设3个防火分区,每个分区建筑面积均小于4 000 m2(按照平层机动车库的要求划分),设置有2个直通室外的防烟楼梯间。

2)关于疏散人数的确定。结合现有JGJ 67-200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和投资方对于使用的要求,定为每层按15 m2/人计算总人数。北塔楼标准层建筑面积为2 000 m2,经计算,每层疏散人数按140人考虑,即疏散总宽度为1.4 m;南塔楼标准层建筑面积为1 500 m2,经计算,每层疏散人数按100人考虑,即疏散总宽度为1.0 m。南北塔楼的疏散楼梯宽度均能够满足此疏散宽度的要求。

3)避难层的设计。根据国家标准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中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 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0人/m2计算。”在北塔楼的15层和30层分别设置了避难层(含部分设备用房),根据计算避难厅的有效面积分别为 589.03 m2,1 306.17 m2,均满足5.00人/m2的规范要求;在南塔楼的15层设置了避难层(含部分设备用房),根据计算避难厅的有效面积为344.81 m2,满足5.00人/m2的设计要求。

4 结语

对于综合性的大型建筑,主要安全疏散设施是指疏散楼梯、公共走道和门;对于高层旅馆、饭店和写字楼,还有安全疏散辅助设施,如疏散阳台、缓解器、救生袋等,超高层建筑还有避难层或避难间等。合理进行消防设计,布置安全疏散设施,为人们安全疏散创造条件,对于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事故和严重经济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燕娟娟.建筑消防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12,38(14):118-119.

猜你喜欢
每层连廊用房
高层建筑大跨度钢结构连廊设计分析
攀登脚手架
智取钻石
多塔连廊人行荷载TMD 舒适度减振控制
剧场扩声技术用房建筑技术条件的研究
每层球有多重
河南黄河防洪工程管理用房典型设计
连廊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非对称己型连体建筑连廊风载动力特性分析
火警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