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纺织稳中求进努力打造新优势

2013-08-22 07:33
纺织报告 2013年3期
关键词:纺织江苏

文/本刊记者 王 翔

继续保持万亿产业地位

从板块来看,纺织、化纤、服装、纺机等4个板块的工业总产值2012年1-12月分别完成6243.5亿元、2389.36亿元、3436.5亿元和32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1%、9.83%、12.28%和9.44%。在棉纱、棉布、呢绒、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主要产品产量及产业规模保持全国领先的同时,在劳动生产率、产品品质、品种开发上拥有一批走在行业前列的企业。如在纺织装备领域,2012年江苏省39家重点纺机器材企业统计,出口交货值9.49亿元,同比上升4.95%,在全国纺机订单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江苏一些纺机产品在市场上逆势上扬,市场份额不降反升,金昇集团的清钢联设备,连云港鹰游纺机的毛皮后整理设备,常州地区的经编机械,江阴四纺机和华方的整经机销售都超过了2011年;昆山凯宫的精梳机订单达到了2011年水平;常州的喷丝板、钢筘也保持了2011年同期水平。

江苏纺织业2010年实现产值10520亿元,在全国率先迈入了万亿产业行列,2011年、2012年继续保持万亿产业的规模。其中,千亿产业基地和百亿企业的贡献巨大。据了解,作为千亿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江苏省江阴市、吴江市和常熟市攻坚克难,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盛泽镇、周庄镇、三星镇、湖塘镇、古里镇、塘桥镇、璜泾镇、虞山镇、祝塘镇、新建镇、梅李镇、碧溪镇、海虞镇、金港镇等14个百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及恒力集团有限公司、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海澜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华芳集团有限公司、澳洋集团有限公司、盛虹集团有限公司等百亿纺织服装企业,为“千亿产业基地”和“江苏纺织万亿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针对新形势新课题灵活应对

2012年4月以来,国内外棉花无税价差基本维持在5000元/吨左右的高位,国内外棉价倒挂,致使棉纺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出口受阻,严重削弱了棉制产品的竞争力。针对这一新形势新课题,江苏棉纺企业不等不靠,灵活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适当加大加工贸易;同时调整原料结构,降低用棉比例,广泛应用新原料、新工艺、新方法开发新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强化基础管理,提高产品档次,尽最大可能避免同档次、同质化的恶性竞争。

“棉花政策短期不变,企业不能依赖政策,要学会适应政策,做好转型升级”,无锡一棉老厂长李光明道出了江苏棉纺业企业家们的所思所想。2012年无锡一棉坚持走高端路线,做高支纱,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减少用棉量,提升附加值。据悉,目前无锡一棉粘胶等非棉原料比例上升到40%。江苏悦达纺织集团针对国内外棉花市场价格差距大的情况,调整生产工艺,推进加工贸易,利用加工贸易配额的原料价格优势,有效地控制原料使用成本,抢占江浙沪的精梳纯棉中粗支纱市场。南通双弘纺织投入1800万元更新改造12台细纱长车,有计划地进行规模等量置换,提高装备水平,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打牢基础。

大生集团拥有“中国纤维素纤维精品基地”称号,2012年继续拓展纤维素纤维产品的应用领域,采取顺价销售方式,抓住赛络紧密纺畅销的机遇,加大粘胶紧密纺产品的销售力度,粘胶等非棉原料比例达到80%。如皋市丁堰纺织有限公司也将化纤等新型纤维的利用比例扩大到80%,无锡四棉和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的原料非棉比例则更高,不再单纯依赖棉花。

调结构应对低成本竞争

国内原料、劳动力和商务费用成本的上涨,给了东南亚等地区更多以低成本参与竞争的机会,在此情形下,江苏纺织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加快走出去的步伐。2012年江苏纺织出口431.08亿美元,基本与2011年持平。

据介绍,江苏化纤工业在新型纤维的开发利用上,碳纤维、高强聚乙烯、耐高温纤维、各种功能性纤维、生物质纤维的研发,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形成了特种、功能、生物、差异化等纤维系列。

印染方面,努力挖掘节能减排潜力,推动印染产业绿色升级。如盛虹集团,7年蝉联印染行业十佳,2012年荣获中国印染行业协会颁发的“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称号,成为印染行业内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宜兴乐祺等印染企业充分利用中水回用循环系统,进一步强化了环保能力。

家纺产业是江苏南通市一大亮点,2012年南通家纺产品提档升级,累计出口18.8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占该市出口总额的10%。

纱线方面,以无锡一棉为代表的棉纺企业,开发的全棉紧密纺纱线、涤棉C V C紧密纺纱线、粘胶紧密赛络纺纱线以及新型纤维紧密纺纱线,市场反映热烈。

面料方面,新品研发数不胜数,盛虹印染开发生产的数码机印面料,呈现出过渡式朦胧感的风格,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苏州森尼纺织针对户外市场推出的抗U V皮肤衣面料系列、仿棉快干衣面料系列和无胆防绒羽绒服面料系列,有效满足了消费者对成衣功能性、舒适度、耐磨性等方面的需求。江苏华业纺织开发的管状色织布、新型竹炭户外运动服装面料、健康舒适竹炭户外运动服装面料申请了多项专利。志向集团为自己规划了一条“技术密集型+创新研发型纺织企业”的道路,每年投入相当比例的研发费用,用于对流行趋势、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的研究、开发。

纺机器材方面,江苏棉纺设备中的清梳联、精梳机、粗纱机、细纱机、紧密纺装置,及各类弹力丝机、经编机、空调滤尘设备、人造毛皮设备、部分化纤设备和印染后整理设备等产品技术水平、产量等在全国领先,针布、钢领、皮辊皮圈等独占鳌头。常州润源的经编机2012年实现了批量出口。

更加重视品牌建设与内部管理

严峻的经济形势,让江苏企业在加固制造优势的同时,更深层次地强化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对“管理出效益”的认知。

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是推动经济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江苏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部署之一,更是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的重点工作之一。江苏纺织拥有2个中国世界名牌,50多个中国名牌,3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300多个江苏省名牌。2012年,又有不少品牌加入进来,如南通大东公司的“D D”、南通丝乡丝绸有限公司的“丝乡”、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金太阳”、圣夫岛(南通)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圣夫岛”、江苏梦之雨卧室用品有限公司的“梦之语”又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每年一度的江苏国际服装节,更有力推进“品牌江苏、时尚江苏”的建设。其中,博览会、江苏时尚创意周、专业论坛已成为江苏国际服装节的三大特色。三大特色相互支撑,在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时尚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2年,波司登、红豆、雅鹿、黑牡丹等知名品牌继续在品牌建设和渠道开发上起着引导与表率作用,而一些新兴品牌走出了自已的道路,如被国家工业和信息部授予“中国快时尚品牌重点建设示范基地”称号的江苏阿仕顿服饰有限公司等。一些纺织企业和外贸企业也迈入了品牌创建和提高新品牌知名度的行列。如振阳集团新注册了“苏蒂娜”等3个商标,开发了以仿兔毛、仿貂毛高克重衣服用料为主的高端产品,实现在内销市场零的突破;江苏鹿港科技分别创建了SINFONIA、ARMONIA、LANIFICIO LA MALPENGA等纱线、面料和服装品牌,踏上了品牌经营之路。

2012年,江苏悦达纺织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又实施了能源管理体系。通过优化工艺、控制落棉、提高单产、控制用工、降低包装成本、回收托盘包装物、新品开发、技术改造、国产配件代替进口配件等合计节约成本600多万元。2012年,通过加强管理来扩展生存空间的企业还有很多,他们将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分解量化到每一道工序、每一台车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12年初,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提出了打造江苏纺织业“效率优势、品质优势、品牌优势、时尚优势、人才优势、可持续发展”等六大新优势。2013年,江苏纺织行业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结合江苏纺织业实际,破解发展难题,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大力推进产业升级,继续强化江苏纺织在新时期发展的新优势。

2012年江苏纺织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394.15亿元,同比增长9.97%。出口方面,全年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431.08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其中纺织品出口193.78亿美元,同比下降0.61%,服装出口237.3亿美元,同比增长2.75%。面对困扰纺织业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江苏纺织业继续坚持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想方设法寻找突破口。

In 2012 annual, the total indus trial output valueof above- scale textile indus tries was 1239.415 billionyuan, increas ed 9.97% than las t year, in J iangsu.The total amount of exports was 43.108 billion yuan,increas ed 1.21% than las t year in Textile and clothingon export, which textile exported 19.378 billionyuan, decreas ed 0.61% than las t year, and clothingexported 23.73 billion yuan, increased 2.75% thanlas t year.

猜你喜欢
纺织江苏
中国纺织
Changes in China in the eyes of a foreigner
1-6月纺织服装出口保持稳健增长
数读江苏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RX-润轩纺织办公室
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