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转业军官谋划职业人生——成都市青羊区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搭建就业创业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2013-08-24 02:25肖光喜吴立虹
四川劳动保障 2013年9期
关键词:军转岗位干部

■肖光喜 吴立虹

脱下戎装,告别军营,摆在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们面前的不仅是军地身份的转变,更是职业人生的重大转折。近年来,成都市青羊区人社局把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优势与国家和社会、辖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积极搭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平台,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帮助他们到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领域和岗位实现就业或创业,真正实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现状

自2001年以来,青羊区接收安置的有就业(创业)意愿的161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中,实现稳定就业(创业)的72人,灵活就业(经常换岗无固定单位)的39人,未就业的50人。调查表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到企业工作的人数比例较大,占61.1%;从事个体经营和自办经济实体的占21.1%,到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帮助工作的占17.8%。稳定就业的72人中,担任技术性岗位的40人,担任行政岗位的25人,担任管理岗位的7人。专业技术类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相比较而言更易于就业。

做法

为给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牵线搭桥,区人社局军转办着力加强服务的针对性,切实提高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成功率。

依托街道社区搭建信息平台做好调查统计和信息收集。通过街道、社区对辖区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择业、就业、创业、培训需求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并积极与本地和外地的企业沟通,挖掘用人信息,通过两方面的信息收集,推动实现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职业需求对接。

依托“青羊人才网”和青羊军转QQ空间动态搭建互动平台做好政策宣传和信息发布。区军转办将收集整理的国家、省市、区县有关扶持中小企业创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等政策规定发布在“青羊人才网”上,引导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用好用足税收、财政、信贷等帮扶政策,树立就业创业和发展事业的信心。同时,通过网络及时公告招聘活动安排、企业用人需求信息等,宣传军转干部就业创业典型,树立自主择业,竞争择业的观念。

依托工业园区搭建实习平台提升就业技能。区军转办利用青羊工业总部基地这一资源优势,组织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实地见习观摩,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现场讲解,进一步增进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对社会的了解,掌握一技之长,增强他们的就业、创业信心,真正起到“加油站”和“孵化器”的作用。

依托参加招聘会搭建活动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区军转办针对部分用人单位需要军事管理和军事技能人才,积极向工会、非公有制企业、民办高校、培训机构、街道社区等推荐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近年来先后为中国大地财产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国腾集团等单位推荐了30余人。协调相关部门先后为20余名有创业愿望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申请创业贷款、办理工商执照等手续。今年3月,成都市自主择业办举办2013年第一期就业推介会,中国水利水电有限公司、成都东软学院等国内11家大型企业提供了120多个就业岗位,一些岗位年薪高达30万元。军转办第一时间向近三年安置到辖区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群发就业信息,介绍此次就业推介会相关情况,贴心提示应聘时需携带的材料、面试技巧等注意事项,组织了辖区24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参加。目前已有2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通过参加此次招聘会实现了再就业。

困惑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虽然年富力强,但大多是团职以上干部及领导干部,职务偏高、年龄偏大,实现就业(创业)面临诸多问题和考验。

就业意向——期望值偏高。区军转办与50名有就业意愿未就业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进行了意向沟通,绝大多数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曾担任部队的领导干部,职业期望值较高,希望担任管理岗位,而一般行政岗位乏人问津。

就业瓶颈—缺乏专业技能。据对青羊区近三年接收的89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调查统计,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87人,占97.8%,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但从事医疗、教育、测绘和通信等军地通用专业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只有20人,仅占22.5%.大部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缺乏地方所需专业劳动技能,这是造成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

就业形势—僧多粥少十分严峻。今年四川近百所高校有33.85万毕业生面临就业,宏观经济低于预期增长,计划招聘岗位数下降。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年龄大多在40岁左右,相比大学生年龄偏大,学历也不占优势,就业岗位更加紧张。

思路

针对目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所面临的困惑,笔者提出以下思考与建议,旨在为今后进一步抓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开拓思路。

网络平台实时更新,以信息服务带动就业。大部分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后闲置在家,基本上通过网络、电视了解社会动态。因此区军转办在通过网络动态实时更新、发布就业信息的同时,分别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职业定位与职业准备、职业发展、中年创业就业的优势劣势比较、创业步骤等方面进行分析,发布心理调适建议、就业成功案例,帮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转变观念,认清自身局限和就业形势,激励他们在经济建设战线上建功立业。并通过网络互动经常与他们沟通思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其安心就业。

侧重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技能带动就业。针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缺乏地方所需专业劳动技能这一现状,应加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除针对就业创业设置相关课程外,适当开设汽修、中医、种植、养生等课程,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精选一些课程进行认证或与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合作,提高培训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增强培训课程的吸引力等;可开设“战友创业就业经验分享”的课程模块,邀请成功创业就业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现身说法,调动他们的就业创业积极性。

鼓励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经商,以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在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报到、春节和建军节等时机,及时宣传本辖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经商、办企业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创业就业。通过市、区联动研讨,关注市场动向和创建创业项目平台,面向有创业意愿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通过合伙、投资等方式开发创业项目。

猜你喜欢
军转岗位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新时代军转培训的市场之路
从军转干部到创业者
重庆成立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发展分盟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莆田市进一步完善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机制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