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原因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2013-08-25 08:02李桂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难产指征剖宫产

李桂梅

山西省五寨县中医院,山西 五寨 036200

近年来,剖宫产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引起了妇产科学界的高度关注。为探究其原因,我们选取了我院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10年间5204例产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剖宫产指针变化中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找出可能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10年间我院妇产科产妇病例5204例,其中剖宫产病历2245例,从中每年抽取100例,共1000例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研究方法 此项工作由专人负责,对所选资料先逐年计算剖宫率,进行剖宫率的变化分析,再在剖宫产病例中抽取样本1000例,对其剖宫产指征进行归纳总结,回顾性分析所有数据,最后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剖宫产率的变化情况 10年间我院产科分娩总数5204例,剖宫产2245例,平均43.14%,剖宫产率逐年上升,2003年与2012年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718.75,R=10,P<0.01)。详见表1。

2.2 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 每份病历同时出现几个手术指征的,只统计第一指征。剖宫产病例分为难产(骨盆狭窄、头盆不称、巨大儿、胎头位置异常、产程异常)、胎儿窘迫、妊娠并发症(妊高症、前置胎盘、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社会因素(高龄初产、珍贵儿、无明确手术指征家属要求)、臀位、其它(胎膜早破、过期妊娠、羊水过多、脐带绕颈),具体情况详见表2。

表1 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剖宫产情况表(%)

表2 2003年至2012年剖宫产指征情况表

从表2中可看出,2003至2012年剖宫产指征中,难产一直占首位,呈上升趋势;胎儿窘迫比率变化不大,略有下降,占第二位;社会因素比率在逐年增加,占第三位,2012年比2003年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1)。

3 讨论

3.1 剖宫产率的变化 资料显示,剖宫产率逐年增加,其变化趋势与国内报道相一致。我院2003年剖宫产率

29.37%,到2012年升到57.36%,10年间增高 27.99%,每年平均递增近3%。按这样的速度发展,剖宫产率几年内将可能达到60.00%,甚至更高,远远超过美国等其它国家25%左右的水准,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3.2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3.2.1 难产是主要原因 本研究显示,难产手术指标占样本的48.5%,居首位。明显骨盆狭窄才是剖宫产的合理指征,其所占数量并不多。而因相对头盆不称手术才是主要因素,因为这个比较灵活,其中巨大儿比例增多,是由于群众性保健意识增强,渴望胎儿健壮,孕妇饮食不合理,孕期过多休息,使胎儿体重明显增加所致。有些头盆不称作为诊断标准掌握不够严谨所致,宫缩乏力时,对产妇过度疲劳未纠正,用催产素而未达到有效宫缩,枕后位、枕横位和产程异常,试产时间不足,未严密观察产程,及时进行转化治疗,即以头盆不称手术,也是剖宫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对策:做好孕期保健,加强合理膳食指导,应用妊娠图监测胎儿发育,避免胎儿过大,同时经充分试产后再诊断头盆不称,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3.2.2 胎儿窘迫居高不下 原因:资料显示,胎儿窘迫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在剖宫产指征中居高不下,占手术指征的第1或2位,多为第2位。其原因是很多大夫以一时的胎儿心率异常为手术指征,行剖宫产,提高了剖宫产率。正确的做法要结合临床和其它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观察,这样才能使因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有所下降。但如胎儿宫内缺氧,若不及时分娩可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甚至胎死宫内。因此,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虽有下降趋势却仍高居第二位。对策:如何掌握胎儿窘迫的正确诊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医生应对母儿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根据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力求做到既不盲目增加手术产率,又不延误治疗,这样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将会有所下降。

3.2.3 社会因素逐年上升 原因: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很重要。本资料中社会因素在剖宫产指征中呈逐年增加趋势,2002年已占剖宫产指征的57.36%,而实际社会因素的比率比这还要高。因为据笔者所知,有一部分社会因素剖宫产是以相对头盆不称或胎儿窘迫而实施手术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产妇及家属优生优育的愿望强烈,要求围生儿不仅存活,还要保证今后发育正常,错误地认为剖宫产较阴道分娩对胎儿安全,生出的小儿聪明而要求剖宫产。也有部分产妇因害怕阴道分娩失败后再行剖宫产走弯路,不愿试产,无指征要求手术。还有一些产科医生担心在分娩过程中万一发生意外会受到家属指责,放宽了剖宫产指征手术。对策:采取多渠道、多种形式对孕妇及家属进行有关剖宫产的健康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剖宫产手术的利弊,同时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这样因社会因素而出现的剖宫产才会得到有效控制。

3.2.4 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可助长剖宫产 原因:近年来医务人员剖宫产技术更加熟练,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缩短,以及麻醉方法的改进和抗生素的应用,使剖宫产的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避免了过去一些复杂的阴道助产给母儿带来的损伤,使剖宫产手术范围扩大,手术率随之升高。对策:加强卫生知识普及,让广大群众知道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病死率,但剖宫率上升到一定水平后再盲目提高剖宫产率,围生儿病死率并不能随之下降[1-2]。剖宫产对高危妊娠确实有很大作用,但对母儿也并非是绝对安全分娩方式。剖宫产儿未经产道挤压,有可能产生肺液潴留,从而引发并发症。

3.2.5 妊娠并发(合并)症 妊娠并发(合并)症剖宫产各年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是剖宫产的合理指征。综上所述,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指征是难产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社会因素及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因此,要控制剖宫率的上升趋势就应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加强优生知识普及,减少人为干预,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1]鲁小红,黄醒华.剖宫产率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8):455.

[2]汪炼.剖宫产率上升与围产儿病死率的关系[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5,11(4):201.

猜你喜欢
难产指征剖宫产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影响荷斯坦牛产犊难易的原因分析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我院2012年剖宫产临床分析和研究
我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分析
奶牛难产的诊断及助产